图书介绍
物证技术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物证技术学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5114343.jpg)
- 李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39595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物证-司法鉴定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物证技术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物证科学技术渊源1
第一节 物证与物证科学技术1
第二节 物证科学技术与专业分类3
第三节 法庭科学4
第四节 物证科学技术与刑事科学技术、司法鉴定技术4
第五节 物证鉴定与物证检验7
第六节 物证技术进步与现场勘查内容扩展10
第七节 中外鉴定人法律地位的比较11
第八节 探讨当前物证鉴定集体负责制12
第二章 刑事技术执行主体15
第一节 现行刑事侦查体制的弊端15
第二节 现场勘验是侦查人员职责之一26
第三节 物证检验是侦查工作职责之一28
第四节 刑事侦查体制改革的展望29
第三章 物证技术的本质34
第一节 物证技术的本质与天然误差因素34
第二节 不同法系对鉴定结论风险的规避措施36
第三节 物证鉴定结论的正确使用37
第四节 不同法系对物证技术人员出庭的要求40
第五节 鉴定人自由裁量权的研究41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物证知识44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44
第二节 世界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50
第三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形式52
第四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59
第五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71
第五章 事物同一性联系75
第一节 联系75
第二节 属性76
第三节 特征78
第四节 认识物证的途径84
第五节 系统论84
第六节 事物内部联系的链环原理86
第七节 本质特征链环的建立91
第八节 矛盾特殊性系统是种群内事物个体相异的根据92
第九节 事物同一性联系原理95
第十节 事物同一性联系的条件97
第十一节 同一性联系的正确表达方式99
第十二节 同一性联系的质、量、度标准101
第六章 物证同一鉴定103
第一节 比较研究法103
第二节 物证比较研究法105
第三节 种属鉴定106
第四节 同一鉴定与物证同一鉴定108
第五节 传统物证同一认定与现代物证同一鉴定之别109
第六节 物证比较研究法存在论证与推理114
第七节 物证鉴定程序115
第七章 物证鉴定具体方法118
第一节 观察法118
第二节 几何法120
第三节 实验法123
第四节 仪器检测法124
第八章 DNA鉴定131
第一节 遗传与变异131
第二节 基因、染色体与基因组的联系131
第三节 DNA133
第四节 突变是生物遗传多样性的源泉135
第五节 DNA亲子鉴定137
第六节 人身识别的DNA鉴定139
第七节 DNA鉴定的缺陷143
第八节 DNA同一鉴定结论表达145
第九章 掌跖印纹鉴定148
第一节 指纹传统认识的误差148
第二节 人体皮肤构成与功能149
第三节 汗腺的构成152
第四节 掌跖乳突纹线形成机理153
第五节 掌跖乳突纹线人各不同的遗传变异机制155
第六节 掌跖乳突纹线及其印纹排列规律158
第七节 掌跖印纹鉴定程序161
第八节 同一鉴定的掌跖乳突纹线的最小面积单位165
第九节 典型案例剖析168
第十节 指纹自动化识别的原理169
第十章 笔迹鉴定171
第一节 技能172
第二节 习惯174
第三节 技能与习惯的内在脑机能——动力定型176
第四节 书写习惯与书写智力习惯、书写运笔习惯178
第五节 书写规范178
第六节 书写运笔习惯的形成180
第七节 书写运笔习惯的单位184
第八节 笔迹特征的生成机制184
第九节 笔迹特征分类与标识187
第十节 书写习惯重复再现的机理192
第十一节 书写习惯人各不同原理195
第十二节 笔迹鉴定199
第十三节 慢涩生变法则206
第十四节 文字书写规范种属特性与笔迹鉴定专属特性207
第十一章 摹仿笔迹鉴定212
第一节 研究摹仿笔迹的重要意义212
第二节 摹仿笔迹鉴定依据214
第三节 摹仿笔迹基本特征216
第四节 摹仿笔迹典型案例剖析223
第十二章 表观痕迹鉴定232
第一节 事物表观形态的特异性与母本性232
第二节 表观痕迹的同源性与反映性233
第三节 表观痕迹的渐变性与阶段性234
第四节 表观痕迹的空间属性235
第五节 表观痕迹鉴定235
第十三章 微量物证鉴定238
第一节 微量物证概念238
第二节 微量物证的形式239
第三节 微量物证的作用241
第四节 微量物证的鉴定241
第十四章 法医类鉴定243
第一节 法医病理鉴定243
第二节 法医临床鉴定252
第三节 法医精神病鉴定254
第四节 法医物证鉴定255
第五节 法医毒物鉴定256
第十五章 视听资料鉴定257
第一节 视听资料概述257
第二节 声纹鉴定259
第三节 磁学鉴定261
第十六章 鉴定文书与侦查检验报告书264
第一节 当前鉴定文书存在的问题264
第二节 鉴定文书发展方向265
第三节 分列式鉴定文书266
第四节 分列式侦查检验报告书269
第十七章 鉴定人法律修养与职业道德272
第一节 鉴定人必须具备法律修养272
第二节 鉴定人职业道德273
第三节 可鉴定范围研究275
第四节 司法鉴定改革进程中的不和谐现象276
第五节 探讨物证鉴定领域中的实验室认可制度277
第十八章 物证鉴定的风险因素282
第一节 物证客体形成条件的复杂性282
第二节 样本客体形成的复杂性283
参考文献285
后记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