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环境法的逻辑嬗变 从“权利本位”到“义务本位”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论环境法的逻辑嬗变 从“权利本位”到“义务本位”](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0550368.jpg)
- 王彬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7577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8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环境法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论环境法的逻辑嬗变 从“权利本位”到“义务本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前言1
第一章 环境法本位概述1
一、法之本位1
(一)本位1
(二)法的本位2
(三)法学界关于法本位问题的讨论7
(一)环境法本位概念20
二、环境法之本位20
(二)研究环境法本位的意义21
(三)环境法学界关于环境法本位问题的几种基本观点25
(四)对前述几种基本观点的评价29
(五)研究环境法本位的方法39
三、应然与实然:环境法本位的合理界说43
(一)法的应然与实然概说43
(二)法的应然与实然的辩证关系44
(三)环境法实然与应然本位:一种法哲学视角48
一、当代中国环境法制的实证分析——“义务本位”51
(一)我国环境立法中“义务本位”的表征51
第二章 “义务本位”:环境法本位的实然51
(二)环境执法和守法中“义务本位”的表征56
二、环境法“义务本位”成因之考察61
(一)我国环境立法发展轨迹61
(二)社会时代背景考察64
(三)法律文化背景考察70
三、环境法“义务本位”之辩证思考74
(一)“义务本位”环境法在一定程度上的优势74
(二)“义务本位”环境法之反思77
(一)权利87
第三章 “权利本位”:环境法本位的应然87
一、“权利本位”——对环境法中权利地位的应然判断87
(二)权利与法律的一种基本认识:权利本位92
(三)环境法权利体系:一种独立形态的权利组合96
(四)环境法权利与环境权之关系107
二、理性辩护——环境法“权利本位”的支撑体系109
(一)个人自由与社会关系的统一——“权利本位”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的支撑109
(二)发展观念的扩展——“权利本位”社会发展学的证成113
(三)权利的界定与分配——“权利本位”经济学的分析117
(四)环境公共信托与社会制衡型环境政策理念——“权利本位”政治学的基础124
(五)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权利本位”社会学的进路131
(一)环境立法社会背景的深刻变革136
三、实践需要——环境法“权利本位”的必然136
(二)2004年人权宪法保障之日趋完善141
(三)环境保护制度失灵与人的权利144
第四章 从应然到实然:以权利为本位完善中国环境法制149
一、“以人为本”:完善“权利本位”环境法制的基本理念149
(一)“以人为本”: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发展的主线之一149
(二)“以人为本”:权利本位范式的精髓157
(三)“以人为本”在环境法律体系中的表征159
(一)以保护公民环境权为核心原则164
二、以权利为本位完善中国环境法制的基本原则164
(二)权利公平原则168
(三)权力衡平——控权和保权统一原则177
三、以权利为本位完善中国环境法制的初步思考182
(一)现行环境法权利体系存在问题及完善视角183
(二)宪法当代化的标志:公民基本环境权的确认187
(三)扩展公民环境权利受保护的广度195
(四)增强公民环境权利受保护的密度200
(五)建立公民环境权利实现的保障机制207
(六)准确定位政府在环境法中的角色:从“权力主体”到“责任主体”223
一、环境权:环境法学权利模式研究的基石范畴229
(一)确定环境法学权利模式研究基石范畴的意义229
第五章 环境法学权利模式研究体系的构建229
(二)环境法学权利模式研究的基石范畴:环境权231
二、环境法学权利模式研究中的方法论236
(一)环境法学研究中的方法论236
(二)环境法学权利模式研究中整体主义方法论的误区240
(三)个体主义方法论在环境法学权利模式研究中的生命力246
(四)两种方法论在环境法学权利模式研究中的结合249
(一)权利模式研究框架的建立251
三、环境法学权利模式研究框架的基本设计251
(二)环境法相关权利的分类研究254
(三)“生态人”的理论预设260
(四)与权利相关的三种关系研究265
(五)制度层面的环境权利研究273
(六)运作层面的环境权利研究275
(七)权利文化与生态文化研究278
参考文献284
后记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