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旅游资源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旅游资源学
  • 陈福义,范保宁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 ISBN:750322158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33页
  • 主题词:旅游资源-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旅游资源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对象1

第二节 研究内容6

一、旅游资源的成因7

二、旅游资源的功能7

三、旅游资源的特点9

四、旅游规划的理论10

五、旅游资源的保护11

第三节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2

一、与旅游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关系13

二、与资源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关系14

三、与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关系14

四、与其他相邻学科的关系15

第二章 中国旅游资源的分类16

第一节 概念论述16

一、旅游资源的含义16

二、旅游资源的内涵18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特点21

一、广域性和地域性21

二、多样性和综合性23

三、季节性和时代性24

四、永续性和共享性25

五、原生性和萌生性26

六、发展变化性和特殊效用性27

一、分类的原则和依据28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类型28

二、旅游资源分类方案32

第三章 中国地质旅游资源43

第一节 概念论述43

一、地质旅游资源的含义43

二、地质旅游资源的形成44

第二节 类型归纳及地区分布46

一、典型的地质构造旅游资源46

二、典型的标准层型地质剖面旅游资源48

三、观赏岩石、矿物旅游资源48

四、古生物化石旅游资源50

五、火山、地震遗迹旅游资源51

六、海蚀、海积遗迹旅游资源52

七、典型的冰川活动遗迹旅游资源53

八、地质公园54

第四章 中国地貌旅游资源56

第一节 概念论述56

一、地貌旅游资源的含义56

二、地貌旅游资源的形成57

三、地貌与旅游的关系57

第二节 特点分析及旅游功能59

一、地貌旅游资源的特点59

二、地貌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60

一、山岳旅游资源62

第三节 类型归纳及地区分布62

二、特殊地貌旅游资源73

第五章 中国风景水体旅游资源77

第一节 概念论述77

一、风景水体旅游资源的含义77

二、风景水体旅游资源的特点78

第二节 构景要素和旅游功能80

一、风景水体旅游资源的构景要素80

二、风景水体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81

第三节 类型归纳及地区分布82

一、风景河段83

二、风景湖泊88

三、风景瀑布94

四、风景泉97

五、风景海域99

第六章 中国风景气象、气候与天象旅游资源105

第一节 概念论述105

一、风景气象、气候与天象旅游资源的特点105

二、风景气象、气候与天象旅游资源对旅游活动的影响107

第二节 类型归纳及地区分布109

一、云雾景109

二、雨景110

三、冰雪景110

五、旭日夕阳景111

四、霞景111

六、雾凇、雨凇景112

七、蜃景112

八、宝光景113

第七章 中国观赏生物旅游资源115

第一节 概念论述115

一、观赏生物旅游资源的含义115

二、观赏生物与旅游的关系116

第二节 构景因素和旅游功能119

一、观赏生物旅游资源的构景因素119

二、观赏生物的旅游功能122

第三节 类型归纳及地区分布127

一、观赏植物旅游资源的分类128

二、观赏动物旅游资源的分类133

第四节 自然保护区的开发与保护135

一、自然保护区135

二、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137

第八章 中国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141

第一节 概念论述141

一、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的含义141

二、历史文物古迹在旅游业中的作用144

第二节 特点分析146

一、历史性和时代性146

三、民族性和地域性147

二、广泛性和集中性147

四、人为性和不可再生性148

五、多样性和动态性149

第三节 旅游功能150

一、古人类文化遗址的旅游功能150

二、古建筑的旅游功能151

三、古民居的旅游功能153

四、宗教文化的旅游功能154

第四节 类型归纳及地区分布155

一、人类历史文化遗址155

二、古代建筑167

三、文物遗存214

第九章 中国城镇类旅游资源217

第一节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17

一、历史文化名城的含义和特点217

二、历史文化名城的类型218

三、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功能223

四、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域分布及其特点224

第二节 中国特色小城镇233

一、特色小城镇的类型234

二、特色小城镇的地域分布235

三、历史城镇的旅游现状与开发保护方法237

第十章 中国民族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239

一、民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含义240

第一节 含义和特点240

二、民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特点241

第二节 旅游功能244

一、开发表演性、参与性、观赏性、娱乐性、教育性紧密结合的旅游项目,是旅游目的地的活力源泉244

二、展现民族风情,显示神州风采,弘扬民族文化、民族艺术和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245

三、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丰富旅游者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开阔旅游者的眼界246

四、促进交流,加强了解,增进友谊247

第三节 地区分布247

一、物质民俗旅游资源的分布247

二、社会民俗旅游资源的分布258

三、精神民俗旅游资源的分布262

风景名胜区类型268

第十一章 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268

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268

第二节 世界遗产277

一、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78

二、世界文化遗产280

三、世界文化景观遗产281

四、世界自然遗产281

五、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282

第十二章 中国文学艺术类旅游资源284

第一节 概念论述284

一、文学艺术与文学艺术旅游资源284

二、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的特点286

第二节 旅游功能288

一、可以单独形成高文化品位的旅游景点290

二、提升旅游景区(点)的文化品位291

三、提高游客的旅游审美水平295

第十三章 旅游资源审美297

第一节 旅游美学与旅游资源美学297

一、旅游与审美297

二、旅游美学与旅游资源美学的关系299

三、旅游资源审美的意义300

第二节 旅游资源审美特征301

一、自然旅游资源审美特征301

二、人文旅游资源审美特征305

第十四章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307

第一节 旅游资源调查307

一、旅游资源调查的目的和原则307

二、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309

三、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311

四、旅游资源调查的程序314

第二节 旅游资源评价316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原则316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318

三、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330

第一节 旅游资源开发348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348

第十五章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规划348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区域旅游开发和旅游开发的关系349

三、旅游资源开发原则350

四、旅游资源开发程序354

第二节 旅游规划357

一、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目的357

二、旅游规划的特点和要求358

三、旅游规划的类型和内容362

四、区域旅游规划报告的基本内容366

第一节 旅游资源环境保护369

一、旅游资源环境的概念369

第十六章 旅游资源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369

二、破坏旅游资源环境的因素372

三、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必要性376

四、旅游资源环境保护措施377

第二节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382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382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387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391

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衡量392

附录一 我国国家地质公园一览表394

附录二 我国国家4A级旅游区(点)名录表401

附录三 我国优秀旅游城市一览表(共205个)416

参考文献4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