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可再生能源与建筑能源利用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可再生能源与建筑能源利用技术
  • 郝小礼,陈冠益,冯国会,张国强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6288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再生能源-应用-建筑工程-高等学校-教材;建筑-能源利用-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可再生能源与建筑能源利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可持续能源之路1

第二节 能源的分类及特点3

一、能源的分类4

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5

第三节 国内外能源利用现状6

一、世界能源消费与探明储量现状6

二、我国能源现状10

本章参考文献12

第一篇 可再生能源及其在建筑领域内的应用15

第一章 太阳能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15

第一节 太阳能资源与利用15

一、太阳能15

二、我国的太阳能资源17

三、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利用18

第二节 自然采光19

一、自然采光的形式20

二、自然采光设计21

第三节 被动式太阳房28

一、被动式太阳房分类28

二、被动式太阳房设计31

第四节 太阳能热水系统33

一、太阳能热水系统形式33

二、太阳能集热器34

三、家用太阳能热水器38

四、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39

五、太阳能热水系统冬季防冻措施41

第五节 光伏发电42

一、太阳能光伏电池42

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43

三、光伏建筑一体化46

课后思考题49

本章参考文献50

第二章 风能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51

第一节 我国的风能资源51

一、风能概述51

二、我国风能资源特点52

三、我国风能资源的区划53

第二节 风能利用技术概述54

一、风速和风级54

二、风能密度和风能的计算58

三、风力发电原理62

第三节 风力发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67

一、风能在建筑中的应用68

二、建筑中风能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73

课后思考题76

本章参考文献76

第三章 地热能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77

第一节 地热能资源概述及地热资源分类77

一、地热能资源概述77

二、地热资源分类77

第二节 我国的地热能资源概述78

一、高温对流型地热资源79

二、中低温对流型、传导型地热资源79

三、高温岩体地热资源81

第三节 地热能发电技术82

一、地热蒸汽发电技术82

二、地热水发电技术85

三、其他地热能发电技术87

四、地热能发电电站实例简介89

第四节 地热能供暖、制冷及热泵技术92

一、地热能供暖技术92

二、地热能制冷技术101

三、地热能热泵技术105

第五节 地热能利用新技术及其工程应用109

一、地热资源梯级利用工艺109

二、混合水源联动运行空调技术115

三、深层地层储能反季节循环利用技术119

第六节 地热能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124

一、地热生物工程技术124

二、地热烘干技术127

三、地热医疗技术128

课后思考题130

本章参考文献130

第四章 生物质能及其在建筑中的利用132

第一节 生物质能概述132

一、生物质能定义及其物质基础132

二、生物质资源估算与发展潜力134

三、我国生物质能资源量及分布140

第二节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与现状141

一、生物质能利用现状141

二、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及发展趋势143

三、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水平147

第三节 生物质能在建筑中的应用151

一、生物质能直接燃烧利用151

二、生物质能高效气化利用155

三、生物质能厌氧发酵利用159

四、生物质能多联产转化利用161

课后思考题165

本章参考文献166

第二篇 建筑能源利用技术171

第五章 热泵技术171

第一节 热泵的基本知识171

一、热泵的定义171

二、热泵机组与热泵系统171

三、热泵空调系统173

四、热泵的评价174

第二节 热泵系统的分类175

一、根据热泵在建筑物中的用途分类175

二、按低位热源的种类分类175

三、按驱动能源的种类分类175

四、按低温端与高温端所使用的载热介质分类176

第三节 热泵的节能效益和环保效益177

一、热泵的节能效益177

二、热泵的环保效益178

第四节 空气源热泵系统179

一、空气源热泵及其特点179

二、空气源热泵在我国应用的适应性180

三、空气源热泵热水器182

四、空气源热泵在寒冷地区应用与发展中的关键技术183

第五节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185

一、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分类185

二、地表水源热泵的特点187

三、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特点187

四、土壤耦合热泵系统的特点189

第六节 污水源热泵系统189

一、污水源热泵的形式190

二、污水的特殊性及对污水源热泵的影响191

三、污水源热泵站191

四、城市原生污水水源热泵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92

五、防堵塞与防腐蚀的技术措施193

第七节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194

一、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组成194

二、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特点194

三、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特点195

第八节 热泵在建筑中的应用196

课后思考题197

本章参考文献197

第六章 吸收式制冷技术200

第一节 吸收式制冷技术发展历史及现状200

一、吸收式制冷的发展历史201

二、吸收式制冷技术发展现状201

第二节 吸收制冷空调技术发展前景203

一、世界能源消费格局有利于推动吸收制冷技术发展204

二、中国天然气能源战略为吸收式制冷空调设备应用提供能源保证204

三、燃气驱动的吸收制冷空调设备有利于保护环境205

四、燃气驱动吸收式制冷空调设备低成本、低能耗、低运行费用205

五、燃气驱动吸收式制冷空调设备缓解电力峰谷,平衡燃气季节峰谷206

六、国家和地方政策鼓励发展燃气驱动吸收式制冷空调设备207

第三节 吸收式制冷机的分类207

一、按吸收制冷循环级(效)数划分208

二、按驱动能源划分209

三、按工作循环功能划分210

四、按吸收工质对划分210

第四节 吸收式制冷循环工作原理211

一、吸收式制冷循环概述211

二、无精馏器吸收式制冷循环工作原理213

三、吸收式热泵工作原理228

第五节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特点231

一、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优点231

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缺点232

第六节 吸收式制冷机的典型应用实例232

一、某体育中心冷热源设计方案232

二、北京市某综合大楼冷热源设计方案236

三、某商场冷热源设计方案237

课后思考题240

本章参考文献241

第七章 冷热电联产242

第一节 冷热电联产技术概述242

一、冷热电联产技术的出现242

二、冷热电联产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分类243

三、冷热电联产技术的优点244

第二节 冷热电联产技术的主要设备及组成形式245

一、集中式冷热电联产系统245

二、建筑冷热电联产系统248

第三节 冷热电联产工程实例简介259

一、美国马里兰大学建筑冷热电联产系统259

二、北京某大楼建筑冷热电联产系统简介261

课后思考题262

本章参考文献262

第八章 蓄热(冷)技术263

第一节 蓄热(冷)技术原理及应用263

一、蓄热(冷)技术原理263

二、蓄热(冷)技术在建筑中的作用265

第二节 太阳能蓄热266

一、太阳能蓄热的原理266

二、太阳能蓄热技术266

三、太阳能蓄热系统实例269

第三节 空调蓄冷系统269

一、蓄冷空调系统270

二、蓄冷系统形式271

三、蓄冷系统的运行与控制274

课后思考题276

本章参考文献277

第九章 建筑热回收技术278

第一节 能源回收利用的意义及利用现状278

第二节 空调排风热回收技术279

一、排风热回收的原理279

二、排风热回收的主要形式与主要设备283

第三节 冷凝热回收技术287

一、冷凝热回收的原理287

二、冷凝热回收的常见方案288

三、冷凝热回收应用实例289

课后思考题290

本章参考文献290

第十章 农村建筑能源利用技术291

第一节 农村被动式供暖太阳房291

一、适合农村采用的两种被动式太阳能供暖方式291

二、太阳房的总体设计292

三、被动式太阳房热工设计295

四、被动式太阳房的建筑结构设计296

五、太阳房建筑材料的选择299

第二节 农村能源生态模式配套建设技术300

一、农村能源生态模式概述300

二、沼气的使用及管理300

三、沼气池的几种池型结构301

四、生物热制气技术303

五、秸秆压缩技术304

第三节 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灶砌筑技术304

一、高效省柴节煤炕连灶技术304

二、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火炕技术307

课后思考题312

本章参考文献3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