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6年北京文化发展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川生,宋贵伦主编;韩震,刘勇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ISBN:978750393408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117MB
- 文件页数:455页
- 主题词:文化事业-发展-研究报告-北京市-2006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06年北京文化发展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北京十八区县文化建设年度亮点展示7
一、东城区:繁荣群众文化 发展创意产业7
二、西城区:提倡文化兴区 强化首都意识13
三、崇文区:建设天坛文化圈 发展美好新崇文17
四、宣武区:挖掘历史资源 打造宣南文化园20
五、朝阳区:以文化促文明 以文明促和谐24
六、海淀区:高端引领 自主创新 强化创意产业发展28
七、丰台区:优化共建、共享、共和谐的文化格局35
八、石景山区:打造北京CRD 构建和谐石景山39
九、门头沟区:提升文化品位 建设旅游大区43
十、房山区:构建富裕、靓丽、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区47
十一、通州区:挖掘运河文化底蕴 建设滨水宜居新城51
十二、顺义区:以信息化手段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55
十三、大兴区:努力搭建北京新经济和文化创业的平台61
十四、昌平区:机遇与挑战并存 建设和谐宜人的昌平67
十五、平谷区:以绿色、效率、诚信、和谐塑造新形象71
十六、怀柔区:建设文化新都 构筑创意新区75
十七、密云县:以文化为内涵 构筑北京生态涵养发展区80
十八、延庆县: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大力建设生态文化87
第二编 文化创意与北京文化创新93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北京传统文化93
(一)北京创意文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94
(二)北京创意文化个案研究99
二、京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比较研究110
(一)京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内涵比较111
(二)京港文化创意产业现状比较112
(三)京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能力比较116
(四)京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比较121
(五)加强合作,提升京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124
三、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整体规划研究129
(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基本概念130
(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运作模式132
(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基本属性136
(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基本要求137
(五)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137
(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评估方法140
(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案例分析142
四、“欢乐谷”——创想文化娱乐新主张148
(一)打破传统游乐方式,以文化构筑欢乐灵魂149
(二)借助文化创意提升品牌,通过产业链拓展影响156
(三)以文化旅游产业为定位,带动区域相关经济发展157
五、另一种生产力:对闽龙陶瓷总部基地的文化考察160
(一)文化创造精品161
(二)闽龙与文化同行162
(三)潜能无限的文化生产力166
第三编 文化和谐与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170
一、首善之区的和谐文化建设170
(一)首善之区和谐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172
(二)首都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条件174
(三)首都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目标和主要任务177
二、首都精神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179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181
(二)精神文明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中的重要作用183
(三)以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优势,促进全社会共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187
三、文化遗产与文化安全189
(一)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190
(二)文化安全与文化交流192
四、影视文化对北京地区未成年人的影响与对策195
(一)北京地区未成年人观影数据分析196
(二)北京地区未成年人收视数据分析202
(三)对策研究之一(电影部分)211
(四)对策研究之二(电视部分)213
五、网络媒介与北京大众文化生态216
(一)互联网行业发展与使用情况调查217
(二)大家上网都在干什么?218
(三)互联网对北京文化生态的影响225
第四编 人文奥运与北京文化发展230
一、奥运培训与学习型社会建设230
(一)加强奥运培训,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233
(二)开展奥运培训工作的主要内容234
(三)推进奥运培训工作的主要措施236
二、奥林匹克教育遗产内涵的研究238
(一)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的形式:文化遗产239
(二)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的内容:奥林匹克教育240
(三)奥林匹克教育遗产及其内容分类242
(四)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的特色244
(五)发展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的建议246
三、奥运会广告与北京的国际形象248
(一)2008北京奥运会背景下的中国广告业249
(二)2008北京奥运会广告与北京国际形象251
(三)2008北京奥运会形象广告的现存问题253
(四)2008北京奥运形象广告实施策略254
四、奥运会的议程设置与北京文化建设的策略和方向258
(一)奥运议程设置理论和政府对社会软控制之间的关系259
(二)奥运议程设置特质分析260
(三)奥运会的议程设置与政府的文化建设策略263
第五编 北京文化名城建设271
一、大学与北京的文化品格271
(一)“北京的大学”:大学对北京社会文化进程的推动272
(二)“大学的北京”:北京文化与大学文化276
(三)加强大学文化特色,提升北京文化品格283
二、大学生电影节与首都文化品牌建设286
(一)建构一流文化品牌287
(二)中国电影百年与北京大学生电影节288
(三)作为首都文化品牌的全国示范作用291
(四)力争为北京人文奥运增光添彩293
三、北京老字号的文化底蕴及现代转型295
(一)北京老字号的历史与特征296
(二)北京老字号的现状与困境299
(三)振兴北京老字号的措施与建议302
(四)有关北京老字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304
四、北京地名文化遗产保护307
(一)北京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309
(二)近20年北京中心城区历史地名变迁314
(三)城市实体空间建设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317
(四)北京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对策322
五、汇古今藏品传文明薪火:潘家园文化产业园区考察326
(一)北京的城市文化名片:潘家园旧货市场327
(二)“新北京、新奥运”下的北京古玩城339
第六编 国际视野下的文化互动351
一、北京文化与汉语国际推广351
(一)汉语国际推广强势开展下的北京352
(二)北京文化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历史使命363
(三)汉语国际推广对北京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365
二、北京“韩国村”的文化考察373
(一)北京“韩国村”的形成374
(二)“韩国村”在北京的文化生态378
(三)“韩国村”与北京文化的互动388
(四)对北京“韩国村”的文化思考392
三、在京外来餐饮文化的扩展分析——以肯德基和星巴克为例395
(一)外来餐饮文化在京城的落脚397
(二)外来餐饮文化的多元化发展403
(三)外来餐饮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