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文学批评导引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文学批评导引 第2版
  • 王先霈,胡亚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40161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文学批评导引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文学批评的性质1

一、文学批评的思维性质4

二、文学批评的两个基本侧面7

第一部分 文学批评的历史和功能15

第一章 文学批评的历史15

第一节 中国文学批评的历史与现实15

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15

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23

第二节 西方古代文学批评32

第三节 20世纪文学批评的范式与转换37

一、20世纪文学批评的哲学背景38

二、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世纪特征40

第二章 文学批评的功能47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阐释功能47

一、文学批评的中介作用48

二、文学文本的意义阐释50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功能52

一、文学批评的社会评价作用52

二、文学批评中的审美价值判断54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哲学功能55

一、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文学史的革新55

二、文学批评与思维方式的革命57

第二部分 文学批评方法论63

第三章 社会历史批评63

第一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发展历史63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滥觞63

二、西方社会学批评64

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65

四、社会历史批评在近现代中国的发展66

第二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理论特征68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学观68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69

第三节 社会历史批评的操作方法72

一、阐释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72

二、考察作家与所处时代、环境的关系74

三、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77

第四节 社会历史批评评述78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与庸俗社会学78

二、社会历史批评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80

三、开放的社会历史批评82

第四章 印象批评85

第一节 印象批评概述85

一、西方印象批评85

二、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89

三、印象批评在中国的发展92

第二节 印象批评的理论特征94

一、推崇主体的创造性与个性色彩94

二、强调批评过程中的印象和直觉97

三、突出批评的审美特性98

第三节 印象批评之应用99

一、印象批评的基本步骤100

二、中国印象批评举隅101

第四节 印象批评评述103

一、印象批评的特色104

二、印象批评的局限104

三、印象批评与当今文学批评的建设105

第五章 心理批评108

第一节 心理批评概述108

一、心理批评的对象及视阈108

二、心理批评的滥觞109

三、现代心理批评浪潮的兴起与发展112

第二节 心理批评的理论资源114

一、内部经验与文学114

二、意识流与文学115

三、精神分析与文学115

四、原始意象与文学118

五、结构精神分析与文学120

六、格式塔与文学121

第三节 心理批评的途径、方法与形态121

一、科学的途径与人文的途径122

二、心理批评的主要方法123

三、心理批评的形态126

第四节 心理批评的前景131

一、心理学的当代境遇与心理批评131

二、用批评家的心灵触碰人类、时代的问题132

第六章 文体批评135

第一节 文体批评概述135

一、中国古代文体批评136

二、中国现代文体批评的兴起及发展138

三、西方古代文体批评140

四、西方现代文体批评的兴起与发展141

第二节 文体观与文体批评模式144

一、选择说144

二、变异说145

三、突出说147

第三节 文体批评的操作方法148

一、应具备的文体意识148

二、文体构成层次及其分析149

三、文体批评在不同文学类型中的运用161

第四节 文体批评的特色及局限165

一、文体批评的特色165

二、文体批评的局限168

第七章 文本批评172

第一节 文本批评概述173

一、俄国形式主义173

二、新批评174

三、结构主义175

四、解构主义176

第二节 文本批评的理论特征与关键词177

一、推崇文学文本的独立自主性177

二、突出语言的本体论地位179

三、文本批评的关键词181

第三节 文本批评的运作方式184

一、诗歌分析与细读法184

二、叙事文分析187

三、解构文本193

第四节 深刻的片面195

一、文本批评的价值195

二、文本批评的内在矛盾196

第八章 性别批评199

第一节 性别批评概述199

一、女性主义与社会性别199

二、西方性别批评主要流派201

第二节 性别批评的理论特征207

一、政治倾向性207

二、否定的悖论207

第三节 性别批评的内容与范围209

一、性别批评作为文学批评209

二、性别批评作为文化批评211

第四节 性别批评与本土化进程212

一、历史背景的差异212

二、意识形态背景的差异214

三、学术背景的差异215

第九章 文化批评218

第一节 文化批评概述218

一、文化批评界定219

二、文化批评的主要类别222

三、文化批评的批评理念228

第二节 文化批评的理论特征和关键词233

一、文化工业233

二、大众传媒236

三、话语和文化霸权237

四、大众文化239

五、身体242

六、图像244

第三节 文化批评的操作方法和批评实例247

第四节 文化批评评述250

第三部分 文学批评的写作259

第十章 文学批评的主体构成259

第一节 批评主体的心理结构259

一、批评主体的感知力259

二、批评主体的想象力264

三、批评主体的创造力266

第二节 批评主体的智能结构270

一、批评主体的知识结构270

二、批评主体的修养274

第三节 批评主体的建设277

一、经验积累与材料搜集277

二、情感积蓄与批评冲动278

三、社会环境与批评条件279

第十一章 文学批评写作282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写作步骤283

一、细读和感受283

二、选题、立意和运思289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写作技巧296

一、复述297

二、描述和论证302

三、文字与结构308

第十二章 文学批评文本313

第一节 文学批评文章的分类315

一、论著体文学批评316

二、随笔体文学评论320

三、对话体文学评论322

四、书信体文学评论324

五、序跋体文学评论325

第二节 文学批评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326

结语 文学批评的未来332

附录 关键词338

后记343

修订后记3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