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型城镇化与生活环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蔡书凯著;倪鹏飞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4543345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城市化-生态环境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型城镇化与生活环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言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4
三、基本概念7
(一)城市化的内涵7
(二)城镇化的内涵8
(三)“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12
(四)生态环境14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15
一、理论基础15
(一)外部性理论15
(二)悲剧性选择理论17
(三)PSR框架模型18
二、文献综述20
(一)理论研究方面20
(二)实证研究方面23
(三)对相关研究的评述27
第三章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29
一、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效应的内涵29
二、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增值效应31
(一)城镇化的资源集约效应31
(二)城镇化的人口集散效应32
(三)城镇化的教育效应34
(四)城镇化的污染集中治理效应35
三、城镇化的生态环境胁迫效应36
(一)城镇化的气候胁迫效应36
(二)城镇化的水环境胁迫效应37
(三)城镇化的生态环境胁迫效应38
(四)固体废弃物、城镇噪声与放射性物质污染的生态胁迫效应38
(五)城市交通扩张的生态环境胁迫39
四、城镇化生态效应的阶段性39
(一)初始阶段的生态效应40
(二)加速阶段的生态效应40
(三)最终阶段的生态效应40
第四章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格局42
一、生态城市概述43
二、中国生态城市发展阶段45
(一)认识深化与理论摸索阶段45
(二)城市生态环境整治阶段46
(三)生态城市建设全面推进阶段46
三、中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47
(一)指标选取47
(二)数据处理方法49
四、生态城市发展现状50
(一)从格局看,城乡间分离严重50
(二)分区域看,中部地区占优53
五、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54
(一)相关生态城市法律法规不健全54
(二)规划不够合理科学54
(三)缺乏公众的广泛参与55
(四)城乡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56
六、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原则56
(一)循序渐进的原则56
(二)多元化原则57
(三)政府主导原则57
(四)系统性原则58
(五)和谐性原则58
(六)规划先行原则58
七、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59
(一)加强政府管理59
(二)合理科学规划60
(三)完善法律法规62
(四)加强城市建设的生态硬约束63
(五)加强城市内外的协作63
(六)优化公众参与机制64
(七)强化市场机制64
第五章 排污权交易制度:基于企业参与的实证研究66
一、文献综述69
二、排污权交易在我国的实践72
(一)我国排污权交易的发展情况72
(二)我国排污权交易企业参与现状74
三、排污权交易存在的问题75
(一)企业参与意愿不强75
(二)政策宣传不到位77
(三)政策法律支撑不足78
(四)市场活跃度不足79
(五)技术支撑欠缺79
(六)监管能力不强80
四、实证研究81
(一)引言81
(二)理论框架82
(三)数据来源86
(四)模型结果分析87
(五)研究结论90
五、对策建议91
第六章 面源污染及其治理95
一、面源污染的含义96
(一)含量含义96
(二)特点96
二、农业面源污染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97
(一)化学农药污染97
(二)化学肥料污染97
(三)秸秆焚烧污染97
(四)畜禽养殖污染源98
(五)生活污水98
三、治理政策下的农户响应分析:以病虫害统防统治为例98
(一)研究方法99
(二)数据来源和描述性分析105
(三)模型结果分析106
(四)简短的结论111
四、面源污染治理的秩序重构112
(一)以正向的激励补贴制度为主112
(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113
(三)提升农村技术服务和推广体系的有效性114
第七章 生态补偿:问题与对策116
一、生态补偿的含义118
二、生态补偿的方式119
(一)政府补偿120
(二)市场补偿120
(三)社会补偿121
三、生态补偿的文献综述122
四、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124
五、生态补偿的地方实践126
六、生态价值估计的主要方法127
(一)直接市场法127
(二)替代市场法128
(三)条件价值法128
(四)选择试验模型法128
七、我国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129
(一)生态补偿资金不足129
(二)生态补偿制度不完善129
(三)生态补偿手段不合理130
(四)管理体制不健全131
(五)现有补偿机制限制个人发展权131
八、健全生态补偿的对策建议132
(一)完善法律法规132
(二)拓宽生态补偿的融资渠道132
(三)大力推动生态补偿的市场化进程133
(四)制定科学的生态补偿标准133
(五)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制度134
第八章 新型城镇化下生态环境建设融资问题研究135
一、新型城镇化下地方政府融资需求巨大136
二、生态环境投融资体制存在的问题139
三、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分析141
四、地方政府融资机制存在的问题142
五、地方政府融资的结构转换挑战146
六、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及其价格差异149
(一)不同融资渠道的价格149
(二)不同融资方式比较分析152
七、完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的途径154
第九章 生态城市构建的实践:案例研究158
一、芜湖:滨江山水园林城市158
(一)表现158
(二)原因159
(三)做法161
(四)经验164
二、贵阳:生态文明的典范165
(一)表现165
(二)做法167
(三)经验168
三、苏州:生态城市新坐标173
(一)表现173
(二)做法174
(三)经验177
四、克拉玛依:环境脆弱工业聚集的生态城市180
(一)表现180
(二)做法181
(三)经验183
五、案例总结184
(一)要选择适宜的模式184
(二)全面建设生态城市184
(三)以提高生态能力建设为重点185
(四)注重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和城市设计186
(五)构建科学合理有效投入机制186
第十章 政策建议188
一、实施环境集约型的城市化战略188
二、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产权制度193
三、大力发展低碳经济196
四、发展绿色贸易制度198
五、构建城乡一体的全域城市199
六、优化城镇化和生态保护融资机制203
参考文献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