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铁工程设计创新与实践 南京地铁工程设计总结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铁工程设计创新与实践 南京地铁工程设计总结
  • 朱悦明,佘才高,杨秀仁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978711317492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270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地下铁道-铁路工程-设计-南京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铁工程设计创新与实践 南京地铁工程设计总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现状1

1.1.1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1

1.1.1.1 城市概况1

1.1.1.2 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3

1.1.1.3 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6

1.1.1.4 换乘站规划9

1.1.2 线路运营和在建概况10

1.1.2.1 通车运营的线路10

1.1.2.2 正在建设的线路11

1.1.3 北京院承担的总体总包和单项设计任务14

1.2 主要技术标准16

1.2.1 南京地铁一、二、三号线的主要技术标准16

1.2.1.1 共性标准16

1.2.1.2 不同标准17

1.2.2 宁天城际线的技术标准18

1.2.3 小结18

1.3 建设投资18

1.3.1 各线建设投资主要指标18

1.3.2 降低建设投资的因素分析19

1.4 运营效果19

1.4.1 客流情况19

1.4.2 运营收入19

1.4.3 运营安全20

1.5 设计在工程建设中的引领作用21

第2章 设计理念创新22

2.1 创新是灵魂22

2.2 设计理念创新22

2.2.1 设计理念创新的背景22

2.2.2 设计理念的内涵22

2.2.2.1 公众地铁22

2.2.2.2 绿色地铁23

2.2.2.3 安全地铁24

2.2.2.4 经营地铁24

2.2.3 设计理念的丰富及发展26

2.2.3.1 要深入现场,不要闭门造车26

2.2.3.2 要尊重规划,不要盲从不变27

2.2.3.3 要控制风险,不要留下隐患27

2.2.3.4 要合理创新,不要硬套规范28

2.2.3.5 要综合平衡,不要顾此失彼28

第3章 设计管理创新29

3.1 对设计总体、总包的认识与定位29

3.2 设计管理模式的选择29

3.2.1 设计总承包模式29

3.2.2 设计总体管理模式29

3.2.3 南京地铁设计管理模式30

3.3 总体、总包工作要点30

3.3.1 组建一流的总体总包团队30

3.3.2 实行完善的总体总包管理制度31

3.3.3 总体工作要点32

3.3.4 总包工作要点50

第4章 技术创新与主要成果62

4.1 线路与运营62

4.1.1 科学规划,严格控制沿线用地62

4.1.1.1 南京规划控制用地工作62

4.1.1.2 南京城市轨道交通用地规划控制法规70

4.1.2 精心选线,减少沿线建筑拆迁72

4.1.2.1 建设与拆迁的矛盾72

4.1.2.2 减少拆迁的设计指导思想73

4.1.2.3 典型案例回顾74

4.1.2.4 既有工程拆迁总结79

4.1.3 线路先行,源头控制工程风险80

4.1.3.1 与线路设计相关的工程风险分析80

4.1.3.2 工程风险源头控制的措施及案例分析81

4.1.4 功能为主,合理确定车辆选型和车站配线86

4.1.4.1 前瞻性的车辆选型86

4.1.4.2 合理设置车站配线91

4.1.5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地铁96

4.1.5.1 和谐地铁概念的提出96

4.1.5.2 以人为本对设计的要求96

4.1.5.3 正确处理以人为本与选线设计矛盾的案例分析97

4.1.6 统筹线网资源,实现资源共享102

4.1.6.1 资源共享的目的与原则102

4.1.6.2 资源共享方案103

4.2 建筑109

4.2.1 融入城市,描绘地铁的绿色之美109

4.2.1.1 用景观理念指导设计109

4.2.1.2 仙林大道上的亮丽风景线110

4.2.1.3 中庭式车站设计116

4.2.1.4 依山傍绿的花园式车辆基地119

4.2.1.5 绿树掩映中的地面四小件121

4.2.2 关注人文,彰显古都文化底蕴123

4.2.2.1 人性化设计123

4.2.2.2 地铁枢纽及公交一体化127

4.2.2.3 地铁线上的文化长廊135

4.2.3 创造资源,统筹地铁的商业开发144

4.2.3.1 黄金商圈中的新街口站144

4.2.3.2 三位一体的大学城停车场149

4.2.3.3 地面四小件组合商铺,实现经营景观双赢151

4.2.3.4 地铁站点TOD开发模式——油坊桥站152

4.2.3.5 新建线路的开发方案155

4.2.4 乘客至上,构建地铁的安全体系158

4.2.4.1 消防设计要点158

4.2.4.2 防淹设计163

4.2.4.3 以人为本,全面加装安全门166

4.2.5 提高品质,率先开展标准化设计166

4.2.5.1 地铁设计模式所存在的问题166

4.2.5.2 标准化、模块化设计理念的提出167

4.2.5.3 车站标准化设计167

4.2.5.4 车站设备与管理用房区模块化设计167

4.2.5.5 出入口标准化设计168

4.3 结构169

4.3.1 控制建设风险和投资的主要技术措施169

4.3.1.1 控制建设风险的主要措施169

4.3.1.2 控制投资是结构设计的重要指标176

4.3.2 基坑支护技术不断创新180

4.3.2.1 SMW工法的技术突破与应用180

4.3.2.2 套管咬合桩工法的应用与实践198

4.3.2.3 软土地区复合土钉墙的应用与实践205

4.3.3 国内第一次在国铁站场下方用浅埋暗挖法施作车站211

4.3.3.1 工程项目背景211

4.3.3.2 工程方案研究及重难点分析211

4.3.3.3 过轨区工程设计与研究213

4.3.3.4 施工新技术研究216

4.3.3.5 技术创新点及推广应用218

4.3.4 大直径盾构机穿越长江218

4.3.4.1 工程项目背景218

4.3.4.2 工程重难点分析及方案研究220

4.3.4.3 工程设计与施工228

4.3.4.4 工程风险分析及措施230

4.3.4.5 技术创新特点及推广应用231

4.3.5 浅埋暗挖穿越软流塑地层232

4.3.5.1 工程项目背景232

4.3.5.2 关键技术方案研究232

4.3.5.3 工程设计与施工237

4.3.5.4 长管棚顶入新工法特点及关键技术238

4.3.5.5 创新技术特点及推广应用238

4.3.6 新型U梁的研究与应用239

4.3.6.1 工程项目背景239

4.3.6.2 U型梁的特点239

4.3.6.3 U型梁的关键技术研究240

4.3.6.4 工程设计与施工243

4.3.6.5 技术创新点及推广应用246

4.3.7 单索面曲线斜拉桥首次应用246

4.3.7.1 工程项目背景246

4.3.7.2 工程设计与施工247

4.3.7.3 关键技术研究251

4.3.7.4 技术创新点及推广应用256

4.4 设备系统257

4.4.1 集成闭式通风空调系统257

4.4.1.1 “集成”概念的提出257

4.4.1.2 集成闭式系统的构成258

4.4.1.3 集成闭式系统的优势261

4.4.1.4 集成闭式系统在南京地铁的应用262

4.4.2 供电系统263

4.4.2.1 创新的刚性和柔性悬挂同时应用的接触网技术263

4.4.2.2 车站UPS电源整合266

4.4.2.3 恒张力弹簧补偿器的创新与应用272

4.4.3 ACC及线网AFC互联互通新技术276

4.4.3.1 研究背景与问题276

4.4.3.2 解决思路与方法277

4.4.3.3 研究成果与效果278

4.4.3.4 技术创新与推广283

4.4.4 通信信号285

4.4.4.1 公务电话专用电话一体化新技术的拓展与应用285

4.4.4.2 国内首次采用全高清数字视频监控系统288

4.4.4.3 信号系统与PIS系统共用无线局域网293

4.5 节能与环保297

4.5.1 节能297

4.5.1.1 概述297

4.5.1.2 线路平、纵断面及节能坡298

4.5.1.3 车辆选型与节能300

4.5.1.4 合理的运营组织300

4.5.1.5 首次提出光环境设计方法301

4.5.1.6 业内首次应用动态补偿滤波装置(SVG)304

4.5.1.7 首创应用水动风机冷却塔306

4.5.1.8 行业内首次提出能耗指标计算方法307

4.5.1.9 节能效果汇总307

4.5.2 环保308

4.5.2.1 概述308

4.5.2.2 环保理念引导线网规划、线路设计309

4.5.2.3 环保措施融入轨道设计310

4.5.2.4 车站设计体现环保要求311

4.5.2.5 方案决策引入绿评机制311

4.5.2.6 创新技术提升环境质量312

第5章 总结与思考316

5.1 南京地铁设计特色316

5.1.1 创新思想是灵魂,先进理念是指导316

5.1.2 设计龙头要当好,总体总包最重要316

5.1.3 科研攻关解难题,创新设计硕果多316

5.1.4 设备系统配置高,乘客出行服务好316

5.1.5 工程建设造价低,运营成本支出少317

5.1.6 土建设备齐努力,节能环保效果佳317

5.1.7 商业经营资源多,良性发展后劲足317

5.1.8 建设风险得控制,运营安全有保障317

5.1.9 机电设备选型好,国产化率创新高318

5.2 问题与思考318

5.2.1 线网规划缺乏一定的前瞻性318

5.2.2 重要的换乘节点缺乏对大规模换乘客流的预见性318

5.2.3 对特殊地质工况下的风险认识不足319

5.2.4 车站设备管线综合设计需要进一步完善320

5.2.5 交通衔接设计的不足320

参考文献3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