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戏曲论题探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戏曲论题探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0717352.jpg)
- 司徒秀英著;曾永义总策划 著
- 出版社: 国家出版社
- ISBN:978957361128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8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戏曲论题探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曾序3
序言5
【宗教与戏曲】17
唐人故事与明代传奇的宗教回响17
一、绪论17
二、韩愈故事:从《酉阳杂俎》、《仙传拾遗》到《升仙记》19
三、狄仁杰故事:《广异记》和《望云记》38
四、结论51
《昙花记》「万缘皆假」与佛土常净之辨53
一、屠隆的壮心热情54
二、壮心归向:「狂」、「静」之双重超越56
三、核心价值的追寻和建立59
四、统一矛盾以求圆通的辩证方法62
五、禅净兼修64
六、屠隆与莲池大师:以净业补狂禅67
七、结语70
传统戏曲的女性成佛观72
一、绪论72
二、《昙花记》写女子修道之境况74
三、「女身成佛」和女身不净观念84
四、戏里戏外对女身「不净」到「无垢」的辨识90
五、断绝爱河以超苦海还是执著情根不放95
六、传统戏曲中的轮回转生99
七、结论108
【杂剧】111
元杂剧的「抑·扬」——文学小传统在大时代文化之沉潜起伏111
一、绪论111
二、从本事到戏剧的审美建造113
三、元代杂剧「仕·隐」和「发·藏」的意义121
四、「抑·扬」志气的文化意蕴123
五、退忍与等待·读书人的生活定向128
六、「发迹」·在征服文化中沉潜起伏129
七、结论134
狂书笑苍生——沈自徵《簪花髻》寄意新探137
一、绪论137
二、沈自徵《簪花髻》与杨慎形象138
三、山川·酒·博南山人141
四、杨升庵《簪花髻》:男子壮心的艺术象徵143
五、滇中妓龙蛇竞练裙:杨沈情寄的隐喻147
六、结论152
才子之哭、霸王之泣——论沈自徵《霸亭秋》杂剧的风格154
一、绪论154
二、沈自徵力求上承元杂剧的艺术成就157
三、《霸亭秋》的艺术风格164
四、结论173
徐渭《狂鼓史》和沈自徵《鞭歌妓》比较——乔装、角色和存在175
一、绪论175
二、两部写「狂鼓史」和「傻狂生」的剧作176
三、乔装、「虚拟角色」、身分对倒180
四、「存在」、「虚拟存在」187
五、结论190
【南戏、旧传奇】193
「乐昌分镜」母题在宋明「戏」、「曲」文学演绎初探193
一、绪论193
二、「乐昌分镜」题材在宋代调笑转踏和大曲196
三、「乐昌分镜」题材在宋戏文与明传奇202
四、结论209
宋代戏文《王焕》诲淫辨证211
一、绪论211
二、《钱塘遗事》成书与立目的时间考213
三、「戏文诲淫」条目与内容的对应性辨证219
四、《王焕》戏文由太学生写成之意义227
五、《王焕》盛行都下的历史意义229
六、结论231
《玉?记》寓意新识234
一、绪论234
二、创作方向237
三、角色的塑造和寓意241
四、布局的寓意251
五、结论254
正德时期《明珠记》对昆剧发展影响新论256
一、绪论256
二、《明珠记》的内容257
三、陆采和陆粲合璧之作274
四、典雅的文词、动人的情致与颓唐浪漫的气氛对昆剧之影响281
五、结论286
【新传奇】289
孟称舜《节义鸳鸯塚娇红记》的再生缘289
一、绪论289
二、作者自序重生《节义鸳鸯塚娇红记》的意义291
三、序者阐释《节义娇红记》重生的意义298
四、论《节义娇红记》在戏曲再生之意义304
五、结论326
《桂林霜》&蒋士铨笔下的忠门演义——330
一、绪论330
二、严谨的纪传式编写方法332
三、叙述观点334
四、《桂林霜》的殉死描述341
五、《桂林霜》的创作目的和审美结果349
六、结论352
【角色人物】355
戏曲中的辛弃疾355
一、绪论355
二、辛弃疾之形象塑造359
三、旧戏《玉?记》之改写363
四、新剧《长剑歌》之翻编368
五、宋人至明清笔记中的辛弃疾372
六、谢枋得〈祭辛稼轩先生墓记〉是寄托民族忠魂的符号375
七、辛弃疾是冷门的戏曲小说题材原因初探377
八、结论380
激情造像——以「灵」、「慧」演绎杜丽娘情之至境382
一、绪论382
二、杜丽娘造像特色:从形相到非形相敏锐的感受能力387
三、杜丽娘半开而谢的梦、一往而深的情391
四、结论399
论杜丽娘和杨玉环之「情魂」402
一、绪论402
二、借诗词之境翻出新意405
三、「旧地重游」关目408
四、故人悼念关目416
五、回归旧生命还是另闯新境地:两个「情魂」之归宿420
六、结论424
〈看状〉和〈写状〉——中国传统戏曲类型化人物的「群怨」功用427
一、绪论427
二、〈看状〉和〈写状〉类型化角色的审美联想431
三、传统和现代演出比较:「心理语境」的此消彼长444
四、结论454
重读经典角色人物——朱买臣在史传、诗歌、元杂剧457
一、绪论457
二、从《汉书》语境观照〈朱买臣传〉的隐意458
三、从史传语境观照严朱的交往463
四、诗歌咏史语境中的朱买臣466
五、从「经验」、「道德」和「心理」分析人物与角色之间的距离——以元杂剧《朱太守风雪渔樵记》为论证477
六、结论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