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世纪中国邮政管理指导全书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世纪中国邮政管理指导全书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8/30725477.jpg)
- 李九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50426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191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12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世纪中国邮政管理指导全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新世纪我国邮政工作管理大方略3
第一章 新世纪我国邮政管理大方略3
第一节 我国邮政管理工作的总结及其面临的形势3
历史性的跨越——我国改革开放20年邮政发展成就回顾3
直面问题、对症下药——影响我国邮政管理在新世纪全面发展热点问题剖析6
第二节 新世纪我国邮政管理工作的十大方略9
巩固提高——新世纪我国邮政管理方略之一9
邮电分营——新世纪我国邮政管理方略之二12
改革与战略性重组——新世纪我国邮政管理方略之三14
可持性发展——新世纪我国邮政管理方略之四15
专业化、集约化——新世纪我国邮政管理方略之五18
挺进物流业——新世纪我国邮政管理方略之六23
创新——新世纪我国邮政管理方略之七26
联合——新世纪我国邮政管理方略之八29
以人为本——新世纪我国邮政管理方略之九31
依法治邮——新世纪我国邮政管理方略之十33
第二章 中共中央、国务院为新世纪邮政管理工作所做的准备35
第一节 中共中央、国务院为做好新世纪邮政管理工作推出的新举措35
一、新世纪邮政业务经营范围界定35
二、原国家邮政总局总调度室关于全国邮区中心局调整设置的说明35
三、《邮电企业集体协商、集体合同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实施39
四、《全国邮政礼仪业务规定》出台40
五、国家邮政局确定改善投递服务三年目标42
六、国家邮政局对新邮发行体制实行重大改革43
七、国家邮政局确定我国发展电子邮政目标43
八、国家邮政局扩大限时信函开办范围44
九、国家邮政局重新确定信函及印刷品的准寄范围45
十、国家邮政局重新规定邮件传递时限45
十一、国家邮政局重新更换邮政日戳46
十二、国家邮政局决定推出几项新业务47
第二节 中共中央、国务院为新世纪邮政管理所做的准备工作48
国家邮政局“三定方案”出台——新世纪我国邮政管理机构与人员准备48
1999年全国邮政企业劳动工资研讨会——新世纪我国邮政劳动工资管理工作准备52
2000年全国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会议——新世纪邮政物资设备与技术管理准备54
2000年全国邮政经营服务工作会议——新世纪我国邮政经营服务管理工作准备55
1998年全国邮政速递工作会议——新世纪邮政速递工作管理准备57
1998年全国集邮工作会议——新世纪集邮工作管理准备59
1998年中国邮电工会六届三次全体委员会议——新世纪我国邮政职工管理工作准备62
1998年全国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工程建设会议——新世纪我国邮政网络管理准备64
1999年全国邮政财务工作座谈会——新世纪邮政财务工作管理准备66
2000年全国邮政部门外事工作会议——新世纪我国同外事工作管理准备67
《中国邮政》1998年会与《中国邮政》杂志第二届编委会成立——新世纪邮政宣传管理工作准备67
第三章 中共中央、国务院为新世纪邮政管理工作所做的重要指示71
发展现代化邮政,满足社会需要&江泽民71
邮政应走向信息化&吴基传72
加快发展、改善服务,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刘立清73
坚定信心、再鼓干劲,为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而努力&刘立清75
世界只有一个邮政网&刘立清79
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团结一致、再接再厉,为开创我国邮政事业的新局面努力奋斗&刘立清80
浅谈中国邮政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达瓦82
“赋予新内涵、提供新机会,加强战略规划,落实‘三化’”&王占宁85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实施邮政人才工程&武士雄87
推进规范服务,创建文明行业&林金泉89
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切实做好邮政网路运行工作&许葵92
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努力开创网路运行工作新局面&网路运行部94
深化改革,开拓进取,促进邮政金融业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王云鹏97
抓好基础,加快发展,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二十一世纪&储汇局100
“二十一世纪邮政业务的新增点”&武士雄102
“冲破五大关卡”&王占宁104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防止产业趋同&许葵105
国家邮政局致客户的公开信&国家邮政局107
第四章 地方工作经验交流108
开拓创新,为实现山区邮政扭亏增盈而努力&黄健108
发挥政治优势,解决当前邮政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王应召110
管理透明,监督有力,积极推行局务公开,促进企业改革发展&李茓桀114
实现落后地方邮政扭亏目标之我见&伍恒117
务实管理,加快实现邮政可持续发展的步伐&杨宝臣119
稳定团结 务实创新 缩小差距 争创一流&冯胜军 姜宇121
开拓进取,努力实现扭亏增赢目标&盛武华124
改革农村支局管理模式 加快减亏扭亏步伐&惠阳市邮政局126
改革,奏响了惠阳邮政的发展之歌&郑勤128
邮政企业怎样扭亏为盈之我见&曾健生130
怎样当好一名支局长&毛庆明133
围绕扭亏增盈目标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刘汉法137
第二篇 新世纪邮政与邮政管理的一般理论143
第一章 邮政的一般理论143
第一节 邮政的性质143
一、邮政通信的第三产业性143
二、邮政通信具有两重属性144
三、邮政部门的独立性146
四、邮政通信的社会公用性与基础设施性147
第二节 邮政的特点及其影响147
一、邮政的特点148
二、邮政特点对邮政业的影响152
第三节 邮政通信的作用与任务156
一、邮政通信的作用156
二、邮政通信的任务157
第四节 邮政公共关系学160
一、公共关系与邮政公共关系学160
二、邮政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168
三、邮政公共关系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170
四、学习和研究邮政公共关系学的现实意义172
五、邮政公共关系实务173
第二章 我国邮政管理工作的起源与发展历程179
第一节 古代邮政的产生与发展179
一、原始社会的邮政179
二、奴隶社会的邮政181
三、封建社会的邮政182
第二节 近代邮政的产生与发展191
一、近代邮政的兴起191
二、海关邮政192
三、大清邮政193
四、中华邮政195
五、解放区邮政196
第三节 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民间通信198
一、分散的民间通信198
二、有组织的民间通信199
三、其他形式的民间通信200
第四节 新中国邮政的建立与发展200
一、新中国邮政产生与发展的四个时期201
二、新中国邮政管理体制的产生和发展203
三、新中国的邮政改革历程205
四、邮电部的成立与改革207
五、我国召开的历届全国邮政工作会议208
第三章 新世纪我国邮政管理的一般理论218
第一节 管理与管理思想218
一、管理含义与职能218
二、管理思想与管理学派220
第二节 新世纪邮政行业管理的一般知识225
一、邮政通信行业管理的分类225
二、邮政通信行业管理规则227
三、行业管理的内容228
第三节 新世纪邮政通信企业管理的一般知识237
一、邮政通信企业概述237
二、邮政通信企业管理的特点、任务及其内容241
三、做好邮政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245
四、邮政通信企业基本管理制度和组织结构247
五、邮政通信企业管理职能、方法及其现代化253
六、邮政企业现代化管理方法介绍258
第四章 地方工作经验交流264
蓬勃发展的新世纪平遥邮政&邵玉琴264
拼搏出效益,奋斗结硕果&姜宇 姜金山264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促进企业管理&青才267
西部大开发,蓬溪邮政怎么办&蒋德易268
县市邮政局如何进军电子商务&胡建明270
邮政生存和发展的路在自己脚下&冯如山275
浅谈市地级邮政企业的分配管理&王立杭278
邮政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和管理&李云280
第三篇 新世纪邮政劳动人事及其管理285
第一章 新世纪邮政劳动人事管理概述285
第一节 新世纪邮政劳动人事管理的体制285
一、新世纪邮政劳动人事管理的范围285
二、新世纪邮政劳动人事管理的职责285
三、新世纪邮政劳动人事管理的基本任务286
四、新世纪邮政劳动人事管理的体制286
第二节 新世纪邮政劳动管理概述286
一、我国邮政劳动管理制度的改革及取得的成果286
二、新世纪邮政劳动管理的内容287
三、新世纪邮政劳动管理的任务288
四、新世纪邮政劳动管理体制的选择288
五、新世纪邮政劳动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88
第三节 新世纪邮政人事管理概述289
一、新世纪邮政人事管理体制289
二、新世纪邮政人事管理的任务289
三、新世纪邮政人事管理的内容289
第四节 新世纪邮政企业的劳动组织290
一、新世纪邮政企业劳动组织概述291
二、邮政部门的组织机构293
第二章 新世纪邮政工作人员的配备与管理297
第一节 编制定员297
一、邮政通信生产机构工作人员297
二、新世纪邮政的编制定员概述302
三、邮政编制定员的依据304
四、各类邮政工作人员的编制定员307
第二节 新世纪邮政工作人员的录用管理319
一、邮政用工制度319
二、邮政用工的形式319
三、邮政领导干部的任用321
四、邮政职工的招收与录用327
第三节 新世纪邮政工作人员的管理330
一、邮政工作人员的流动管理330
二、邮政专业技术职称管理336
三、邮政工作人员的考核343
四、邮政工作人员的奖惩管理347
第三章 新世纪邮政劳动工资管理353
第一节 新世纪邮政劳动工资管理概述353
一、邮政劳动工资制度353
二、邮政劳动工资的形式357
三、邮政工作人员福利361
四、邮政工作人员的劳动保险361
五、邮政工资各种基金管理368
第二节 邮政劳动工资计划管理370
一、劳动工资计划的任务和编制原则370
二、邮政劳动工资计划的内容和指标371
三、邮政劳动工资计划的编制374
四、邮政企业工效挂钩办法和弹性计划管理379
第三节 新世纪邮政劳动保护管理383
一、新世纪邮政劳动保护概述383
二、新世纪邮政劳动安全384
三、邮政职工伤亡事故管理386
四、邮政劳动卫生管理388
五、邮政女职工保护管理388
第四章 新世纪邮政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管理390
第一节 新世纪邮政工作人员教育培训管理概述390
一、新形势下邮政职工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390
二、邮政职工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任务391
三、邮政职工教育计划的编制391
四、邮政职工教育计划的实施392
第二节 新世纪邮电教育与管理体制393
一、我国邮电教育的产生与展望393
二、我国邮电教育体系394
三、邮电教育的基础设施396
四、邮电教育的教学改革396
五、邮电教育的高校科研396
六、邮电教育的师资队伍397
七、邮电教育的教材建设397
八、邮电教育管理体制及其改革397
第三节 新世纪邮政工作人员教育培训的内容398
一、邮政工作人员的法律教育398
二、邮政纪律教育399
三、邮政道德教育404
四、邮政行业优良传统教育411
五、文化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412
第四节 新世纪邮政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形式的选择413
一、邮政工作人员教育培训概述414
二、信息产业部管理干部学院的选择414
三、干部专修科的选择415
四、北京邮电大学函授学院的选择416
五、邮政夜大学的选择416
六、职工大学的选择417
七、职工培训中心的选择417
八、职工中专教育的选择418
九、邮政函授教育的选择419
十、继续教育的选择420
十一、岗位培训的选择421
第四篇 新世纪邮政物资设备与技术管理425
第一章 新世纪邮政物资设备与技术管理概述425
第一节 邮政物资管理概述425
一、邮政物资、物资供应与物资管理425
二、邮政物资工作的方针和任务427
三、邮政物资流通428
第二节 新世纪邮政设备管理概述430
一、邮政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31
二、我国邮政设备管理的目的431
三、邮政设备的分类432
四、加强邮政设备管理的要求433
五、设备管理的任务433
六、设备管理的内容434
七、邮政设备管理和维护435
第三节 新世纪邮政技术管理概述437
一、我国的邮政技术政策437
二、我国的邮政技术体制438
三、我国的邮政技术标准439
第二章 新世纪邮政物资管理447
第一节 新世纪邮政物资体制管理447
一、邮政物资管理体制概述447
二、邮政物资机构的设置448
三、邮政物资分配关系451
四、邮政物资供销关系452
第二节 新世纪邮政物资的综合管理452
一、邮政物资综合管理概述452
二、邮政物资计划管理453
第三节 新世纪邮政建设物资管理465
一、邮政基本建设物资需要量管理465
二、重点工程物资管理466
三、邮政技术改造措施物资需要量管理467
四、邮政生产维修需要量管理467
第四节 新世纪邮政物资经营管理468
一、邮政物资经营活动分析468
二、邮政物资资金与资产管理469
三、邮政物资劳动管理471
四、邮政物资的价格管理472
五、邮政物资的费用管理472
六、邮政物资利润管理473
第五节 邮政物资运输管理474
一、邮政物资运输管理的内容和方法474
二、邮政物资的运输方式及其管理476
第六节 新世纪邮政物资的保管与保养477
一、邮政物资的保管477
二、邮政物资保养482
第七节 邮政物资的对外贸易管理482
一、邮政物资的对外贸易概述482
二、邮政物资进口管理483
三、邮政物资出口管理485
四、邮政进出口物资价格及其付款方式管理487
五、邮政进出口物资报关管理490
第八节 邮政基层单位的物资管理491
一、基层邮政单位的编制物资供应计划管理491
二、基层邮政单位的物资储备管理492
三、基层邮政单位的物资筹购管理492
四、基层邮政单位的物资供应管理492
五、基层班组材料管理493
六、基层邮政单位工余料和拆旧料的管理493
第九节 邮政业务单式和用品用具的管理494
一、邮政业务单式的管理494
二、邮政日戳的管理495
三、邮袋的使用和管理497
第三章 新世纪邮政设备管理498
第一节 新世纪邮政设备管理498
一、监控调度系统管理498
二、计算机系统管理499
三、邮政国际业务处理系统管理510
第二节 新世纪邮政业务处理设备管理511
一、邮政信函处理设备管理511
二、新世纪邮政报刊收订营业设备管理525
三、邮政包裹印刷品邮件处理设备管理527
四、新世纪邮政邮件总包处理设备531
第三节 新世纪邮政运输装卸设备管理535
一、邮政内部邮件输送设备管理535
二、邮政外部运输设备管理541
三、邮政邮件装卸设备管理547
第四节 新世纪邮政投递设备管理549
一、给据邮件按址排序制单设备管理549
二、信函过戳机管理550
三、投递用车管理551
第五节 新世纪邮政服务设备管理551
一、自动出售设备与自动兑币设备管理551
二、邮政金融服务设备管理553
三、邮政编码查询设备管理554
四、自动取包机管理554
五、邮资机管理555
六、邮政流动服务车管理556
第六节 新世纪邮政除尘设备管理556
一、扫地吸尘车管理556
二、开拆除尘台管理557
三、空袋除尘系统管理558
四、分拣车间除尘系统管理559
第四章 新世纪邮政技术管理560
第一节 新世纪邮政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管理560
一、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概述560
二、识别技术561
三、计算机视觉技术564
第二节 邮政光电转换技术管理565
一、光电转换的实现途径565
二、扫描技术566
三、计算机寻址技术管理567
第三节 新世纪邮件处理技术管理568
一、信函单封分离技术管理568
二、信函入格技术管理569
三、邮件分拣控制技术管理569
四、同步技术管理571
五、条码生成技术管理571
六、自动上包技术管理573
七、电子信函技术管理574
八、称量技术管理575
九、柔性运输技术管理575
第四节 新世纪邮政设备检测与维修技术管理576
一、自动检测与诊断技术管理576
二、噪声控制技术管理577
三、除尘技术管理579
第五篇 新世纪邮政通信网及其管理583
第一章 邮政通信网的一般知识583
第一节 邮政通信系统概述583
一、邮政通信系统583
二、邮政通信系统分析584
第二节 邮政通信网概述585
一、邮政通信网的产生和发展586
二、邮政通信网的体制586
三、邮政通信网的组成587
四、邮政通信网的分级、分类及形态588
五、邮政通信网的组织原则588
六、邮政通信网发展的目标589
第三节 邮路及其管理590
一、邮路概述590
二、邮路级别591
三、投递路线593
四、邮路的分类595
五、邮路形式599
六、邮路图600
第四节 邮政通信网的体制与运行机制601
一、邮政通信网的体制601
二、邮政实物传递网的运行机制604
第二章 邮政通信网的结构与功能616
第一节 邮政通信网的结构616
一、邮政通信网结构概述616
二、邮政通信网的构成618
三、邮政通信网结构形式623
第二节 邮政通信网的能力625
一、邮政实物传递网的功能分析625
二、邮政通信网能力的概念626
三、邮政实物传递网能力的构成要素627
四、邮政通信网的计量单位627
五、邮政实物传递网能力的计算629
六、邮政通信网能力的构成及其计算632
第三章 邮政通信网的组成层次及其管理635
第一节 全国干线邮政网及其管理635
一、全国干线邮政网概述635
二、全国干线网的组织原则和程序635
三、全国干线网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思路637
第二节 省内邮政网及其管理637
一、省内邮政网概述637
二、省内网组织的程序与优化639
三、省内邮路通达局的布局639
四、省内干线邮路的组织642
第三节 邮区邮政网及其管理644
一、邮区邮政网概述644
二、邮区及其管理645
三、邮政编码及其管理647
四、邮区中心局649
第四节 城市邮政网及其管理652
一、城市邮政网概述652
二、邮件处理中心的设置653
三、城市营、投局所的布局655
四、市内邮路的组划657
五、市内开箱和投递的组织662
第五节 农村邮政网及其管理664
一、农村邮政网概述664
二、农村营、投局所的设置665
三、农村邮路的组织667
四、农村邮政网的发展方向670
第四章 各类邮件在邮政通信网中的运行及其管理673
第一节 邮件的传递及其时限673
一、国内邮件寄递过程673
二、邮件的传递时限674
第二节 邮政普件综合网与邮政快件网的管理676
一、邮政普件综合网及其管理676
二、邮政快件网及其管理678
第六篇 新世纪邮政工作的组织管理687
第一章 新世纪邮政工作组织管理概述687
第一节 新世纪邮政通信组织管理的一般知识687
一、邮政通信组织的任务、内容及其意义687
二、邮政通信组织的基本原则689
三、邮政通信组织的方法690
第二节 新世纪邮政通信的组织机构692
一、邮政通信的管理体制692
二、邮政通信机构的组织692
三、邮政局、所的分布和设置695
四、邮政通信分支机构设置的原则、规定和设置地点697
五、各类邮政通信组织的设置701
第二章 新世纪邮政生产的组织管理722
第一节 新世纪邮政产品及其质量管理722
一、邮政通信产品722
二、邮政产品的质量管理724
第二节 新世纪邮政生产组织管理概述738
一、组织邮政生产的任务与要求738
二、组织邮政生产的主要依据739
第三节 新世纪邮政生产的组织管理741
一、邮政企业生产流程的设计管理741
二、邮政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748
三、邮政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750
四、邮政生产组织结构设计管理754
五、劳动组织管理757
第三章 新世纪邮政作业的组织管理758
第一节 新世纪邮政生产组织概述758
一、邮件寄递的生产过程及其构成758
二、组织邮件生产过程的任务、依据和内容760
三、邮政通信作业调度工作的组织管理762
第二节 新世纪邮政营业工作的组织管理765
一、邮政营业工作组织管理概述765
二、营业场地的组织管理766
三、营业日和营业时间的组织管理768
四、市内开箱工作的组织管理770
五、电子化营业的组织管理777
第三节 新世纪邮政邮件分拣封发工作的组织管理778
一、邮件分拣封发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778
二、邮件分拣封发流程与处理方法780
三、函件分发场地的组织管理788
四、邮件分拣封发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789
第四节 新世纪邮政运输工作的组织管理805
一、邮政运输工作及其组织原则806
二、汽车运邮工作的组织管理809
三、铁路运邮工作的组织管理815
四、水道运邮工作的组织管理822
五、航空运邮工作的组织管理824
六、邮运调度工作的组织管理828
第五节 新世纪邮政投递工作的组织管理832
一、邮政投递方式与组织形式833
二、投递工作的劳动组织管理834
三、城市投递工作的组织管理836
第四章 新世纪农村邮政与邮政支局班组的组织管理840
第一节 新世纪农村邮政的组织管理840
一、农村邮政通信概述840
二、农村邮政通信的分级管理842
三、农村邮政分支机构844
四、农村邮路的组织管理846
五、农村邮政通信的监督检查853
第二节 新世纪邮政支局班组的组织管理855
一、支局班组的作用855
二、支局班组的经营与管理856
三、邮政支局的组织管理857
四、邮政所、代办所的组织管理859
五、班组的组织管理860
第七篇 新世纪国内邮政业务及其管理863
第一章 新世纪国内邮政业务管理概述863
第一节 邮政业务管理的界定863
一、邮政业务管理的定义863
二、邮政业务管理的特点863
三、邮政业务管理的任务864
四、邮政业务管理的基本原则864
五、邮政业务管理的主要内容864
第二节 新世纪的邮政业务规章865
一、邮政业务规章的界定与分类865
二、邮政通信基本制度866
三、邮政业务使用规则867
第三节 邮政业务量计划868
一、邮政业务量计划的任务与作用868
二、邮政业务量计划指标体系869
三、邮政业务量计划的编制方法和步骤870
四、邮政业务量计划指标的确定873
第四节 邮政业务收入管理875
一、邮政业务收入的内容875
二、邮政业务收入的管理要求876
三、邮政业务收入的管理方法877
四、邮政业务收入的分析方法877
第五节 邮政新业务信息服务系统878
一、系统构成878
二、系统的业务内容及其对计算机网的需求878
第二章 新世纪国内邮件寄递业务管理882
第一节 新世纪国内邮件寄递业务管理概述882
一、邮件概述882
二、国内邮件寄递业务概述883
三、国内邮件寄递业务管理概述900
第二节 新世纪国内函件业务管理908
一、国内函件业务管理概述908
二、邮政信件业务管理915
三、信函业务管理916
四、明信片业务管理918
五、印刷品邮件业务管理919
六、盲人读物邮件业务管理920
第三节 新世纪邮政商务信函业务管理921
一、商务信函业务概述921
二、商务信函业务的收寄与投递业务管理931
三、大商户商务信函业务的管理933
四、邮递广告策划业务的管理935
五、账单类商函集中处理业务管理941
六、商务信函业务的特殊处理管理945
七、商务信函业务的经营管理947
第四节 新世纪国内邮政包裹业务管理964
一、新世纪国内邮政包裹业务管理概述964
二、国内邮政包裹业务的过程管理967
三、国内邮政包裹的分类及其管理969
四、国内邮政包裹资费管理971
第五节 新世纪国内特快专递业务管理971
一、国内特快专递业务管理概述972
二、国内特快专递寄递业务的过程管理978
三、各类国内邮政特快专递业务管理979
第六节 新世纪邮政其他邮件业务管理981
一、邮购业务管理981
二、国内电子信函业务管理988
三、邮政礼仪信函业务与邮政回音卡业务管理991
四、机要通信业务管理992
第三章 新世纪邮政金融业务管理994
第一节 新世纪邮政储蓄业务管理994
一、新世纪邮政储蓄管理概述994
二、新世纪各类邮政储蓄业务的处理与利息计算管理1001
三、新世纪邮政储蓄日终结账与轧算工作管理1047
四、新世纪邮政储蓄存款的挂失、查询、止付与没收管理1052
第二节 新世纪国内邮政汇兑业务管理1057
一、新世纪国内邮政汇兑业务概述1057
二、新世纪国内邮政普通汇兑业务管理1061
三、邮政汇兑业务的管理要求1065
四、国内邮政电报汇兑业务管理1068
五、新世纪邮政入账汇款业务管理1072
六、新世纪国内邮政汇兑的其他业务管理1075
第三节 新世纪邮政金融其他业务管理1080
一、新世纪邮政划拨业务管理1080
二、新世纪邮政保险业务管理1081
三、新世纪邮政金融代办业务管理1083
第四章 新世纪邮政报刊发行业务管理1086
第一节 新世纪邮政报刊发行业务管理概述1086
一、邮政报刊发行业务的产生和发展1086
二、邮政报刊发行业务的性质和特点1087
三、邮政报刊发行业务的方针政策1088
四、邮政报刊发行工作原则1088
五、邮政报刊发行业务处理规则1089
六、邮政报刊发行业务的管理体制1089
七、邮政报刊收订的管理要点1090
八、报刊发行业务管理系统1092
第二节 新世纪国内邮政报刊发行的过程管理1095
一、邮政报刊发行过程管理的产生和发展1095
二、邮政报刊发行过程的组成要素1096
三、报刊发行过程的组织原则1102
四、报刊发行过程管理的发展趋势1103
第三节 新世纪邮政报刊订阅业务管理1103
一、报刊订阅业务概述1103
二、报刊订阅业务管理的相关规定1104
三、报刊订阅业务的管理1106
第四节 新世纪邮政报刊零售业务管理1108
一、报刊零售业务概念1108
二、邮发报刊零售管理1109
三、特发报刊零售管理1110
第五节 新世纪邮政报刊发行其他业务管理1111
一、报刊的增版增刊与停刊业务管理1111
二、报刊赠阅交换业务管理1112
三、报刊供货加发与报刊加减价业务管理1112
四、在途报刊与库存报刊业务管理1113
五、报刊撤回与退货业务管理1113
六、报刊改寄退订业务管理1114
七、报刊查询、退款与补偿业务管理1114
第五章 新世纪邮政集邮业务管理1116
第一节 集邮、集邮品与集邮票概述1116
一、集邮、集邮品与集邮学1116
二、集邮市场及其构成1127
三、集邮的组织机构1143
第二节 新世纪邮政集邮业务管理概述1147
一、集邮业务的产生与发展1147
二、集邮业务的性质与特点1148
三、集邮业务管理的方针政策1149
四、集邮业务管理的机构1149
五、集邮业务的管理系统1150
第三节 新世纪邮政集邮业务的内容及其管理1151
一、邮票销售业务及其管理1151
二、集邮品销售业务及其管理1152
三、集邮品信托业务管理1153
四、集邮品进出口业务及其管理1154
第六章 新世纪邮政信息与服务业务管理1156
第一节 新世纪邮政电子商务业务管理1156
一、电子商务的界定1156
二、电子商务的种类1157
三、邮政电子商务的网络建设管理1158
第二节 新世纪邮政信息收集业务管理1158
一、邮政信息收集业务及其运作1159
二、邮政信息收集业务的管理1160
第三节 新世纪邮政音像租赁与胶卷销售扩充业务管理1161
一、邮政音像租赁业务的管理1161
二、邮政胶卷销售、冲扩业务管理1163
第七章 地方工作经验交流1165
对邮政业务收入计划下达及考核方法的探讨&晏黎1165
对新时期加强邮政队伍素质建设的思考&扎多1166
关于拓展邮政金融业务的思考&冯定坤1169
邮政储蓄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李启霖 李茓桀1172
探索伊旗农村分支机构减亏的途径&张文钦1177
加强集邮宣传 壮大集邮队伍&钱兴忠1180
新世纪邮政投递的组织管理&刘志峰1182
集邮——蕴藏着巨大增长潜力的邮政业务&赵风成1185
农村邮政储蓄市场的特点与营销策略&汪本虎1188
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开创六盘水市邮政工作新局面&王云1190
第八篇 新世纪邮政市场营销及其管理1195
第一章 新世纪邮政市场营销的一般知识1195
第一节 邮政通信市场概述1195
一、市场基本概念及其特点1195
二、邮政通信市场结构1198
三、邮政通信市场的作用1199
四、世界邮政市场发展趋势1200
第二节 市场营销学概述1202
一、市场营销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1202
二、市场营销的含义与构成要素1205
三、市场营销观念1206
第三节 邮政市场营销概述1209
一、邮政通信市场营销研究的对象1209
二、邮政通信市场营销组合1210
三、邮政企业营销思想1211
第二章 新世纪邮政市场营销的计划管理1217
第一节 计划管理概述1217
一、计划管理的必要性1217
二、计划管理的任务和原则1219
第二节 邮政计划体系和指标体系1220
一、邮政计划体系1220
二、经营计划指标体系1224
第三节 经营计划工作程序1226
一、经营计划的编制1226
二、经营计划的执行与控制1227
第四节 邮政计划管理体制1229
一、邮政计划组织机构形式1229
二、邮政计划管理权限划分1229
三、邮政计划与国家计划和地方计划的关系1230
第三章 新世纪邮政市场调查与预测管理1231
第一节 市场信息1231
一、市场信息的概念1231
二、市场信息的来源1231
三、市场信息的表现形式1232
四、邮政市场信息的内容1232
五、市场信息的作用1233
六、收集邮政市场信息的方法1233
七、市场信息应用举例1233
第二节 市场调查1234
一、市场调查的作用1234
二、市场调查的内容1235
三、市场调查的方式1236
四、市场调查的方法1238
五、市场调查技术1239
第三节 邮政市场预测1240
一、市场预测概述1240
二、邮政市场预测方法1244
三、邮政流向流量预测1257
第四章 新世纪邮政市场营销策略管理1264
第一节 邮政市场竞争概述1264
一、市场竞争的概念和种类划分1264
二、邮政市场竞争现状1267
三、邮政市场竞争的基本要素1271
四、邮政市场竞争的战略1274
五、邮政市场竞争策略1277
第二节 新世纪邮政营销的产品策略1283
一、邮政产品的整体概念1283
二、邮政产品寿命周期1286
三、邮政产品的决策1290
四、邮政新产品市场开发1294
第三节 邮政市场营销的价格策略1302
一、邮政产品价格概述1302
二、邮政资费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307
三、邮政产品价格的核定方法与策略1310
四、邮政资费调整及其对策1316
第四节 邮政市场营销的分销渠道策略1322
一、邮政通信分销渠道概念及其形式1322
二、邮政通信分销渠道选择因素1323
三、邮政通信分销渠道作用和选择原则1324
第五节 邮政市场营销的促销策略1326
一、邮政产品促销概述1326
二、邮政广告促销策略1332
三、邮政公关促销策略1334
四、邮政营业促销策略1337
五、邮政业务宣传促销策略1338
第六节 邮政市场营销的服务策略1341
一、邮政市场营销服务的特点和作用1341
二、邮政通信市场营销服务策略1343
三、邮政通信市场营销服务质量1346
第五章 地方工作经验交流1352
贫困农业县邮政扭亏的根本出路在于开发好农村市场&晏黎1352
农村牧区邮政经营的几点体会&石国华1353
浅谈邮政运营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孟令人1355
前进一步 天宽地阔&和金忠1357
转变思想观念 促进邮政发展&钱兴忠1359
做旅游文章,谋发展之路&宋承贵1362
进一步转变观念,做好经营这块“大文章”&吴家佑1362
瞄准市场空当,挑起流通大梁&乔志忠1365
办展览弘扬邮政文化,促营销拉动经济发展&彭彦杰1367
一次成功的名牌文化的公关传播&彭彦杰1372
第九篇 新世纪邮政纠纷及其管理1377
第一章 新世纪邮政纠纷及其一般知识1377
第一节 邮政法律法规1377
一、邮政法制与邮政法制建设1377
二、邮政法规体系1380
三、邮政法制工作机构1384
第二章 新世纪邮政内部纠纷的管理1386
第一节 邮政行政监察体系1386
一、邮政行政监察概述1386
二、邮政行政监察体系1387
三、监察部驻国家邮政局监察局1387
四、邮政企事业监察1388
五、邮政行政监察机关权限1389
六、邮政行政监察对象1390
七、邮政执法监察1390
八、行政监察方式1391
九、行政监察程序1391
第二节 邮政内部纠纷及其管理1392
一、邮政内部纠纷的产生1392
二、邮政内部纠纷的管辖1394
三、邮政内部纠纷的处理1394
四、我国的邮政法规1400
五、公民邮政通信权利1402
第二节 邮政纠纷解决的途径1403
一、诉讼途径1403
二、仲裁1405
三、调解1406
第三节 邮政纠纷的责任分类及承担1407
一、法律责任的特点与分类1407
二、刑事责任及承担1408
三、民事责任及其承担1412
四、行政责任1413
第三章 邮政纠纷的管理1415
第一节 邮政纠纷概述1415
一、邮政损失赔偿的涵义和特点1415
二、邮政损失赔偿的构成要件1416
三、邮政损失赔偿的责任范围1416
四、处理邮政损失赔偿纠纷适用的法律依据1417
第二节 邮件赔偿的处理1419
一、邮件赔偿的界定1419
二、邮件丢损补偿1421
三、给据邮件的补偿1422
四、保价信函的补偿1423
五、特快专递邮件的赔偿1424
第三节 邮政金融纠纷的处理1426
一、汇(存)款被冒领责任的承担与赔偿1426
二、假币纠纷的处理1427
三、进口汇票差错纠纷的防范及处理1428
第四节 其他几种事例纠纷的处理1429
一、报刊纠纷的处理1429
二、因单位收发人过错导致纠纷的处理1430
三、国际邮件的赔偿1431
第十篇 新世纪国际邮政通信及其管理1435
第一章 国际邮政通信概述1435
第一节 国际邮政通信的性质和任务1435
一、国际邮政通信的性质1435
二、国际邮政通信的任务1439
第二节 万国邮政联盟与国际邮政法规1440
一、万国邮政联盟1440
二、万国邮联通过的国际邮政法规1455
第三节 国际邮件的监管与检疫1479
一、国际邮件的监管1479
二、国际邮件的检疫1484
第四节 国际邮政通信管理1485
一、国际邮政通信管理的要求1485
二、国际邮政通信管理的内容1485
三、国际邮政通信管理的方法1486
第二章 国际邮政的组织管理1488
第一节 国际邮政网路组织管理1488
一、网路组织基本原则1488
二、国际邮政功能局1489
三、国际邮件总包关系1491
四、国际邮件发运路由的确定1493
第二节 国际邮政生产组织管理1495
一、国际邮件传递过程1495
二、国际邮件的收寄管理1496
三、国际邮件的进出口管理1501
四、国际邮件的投递管理1517
五、国际邮件的特殊处理管理1519
第三章 国际邮政的业务管理1527
第一节 国际邮政业务概述1527
一、国际邮政业务体系1527
二、我国经办的国际邮政业务体系1531
第二节 国际邮件寄递业务管理1532
一、国际邮件的种类和准寄范围1532
二、国际邮件的封面书写和重量、尺寸限度及封装要求1536
三、国际邮件的禁限寄规定1540
四、国际邮件的资费1541
第三节 国际邮政金融业务管理1547
一、国际邮政汇兑业务管理1547
二、国际邮政支票业务1550
三、国际代收货价邮件业务1553
第四章 部分国家和地区邮政管理经验介绍1556
第一节 部分国家和地区邮政管理概述1556
一、邮政信函发展情况1556
二、邮局代办业务情况介绍1559
三、美、加、俄、澳邮政改革1560
四、欧洲邮政市场的发展1562
第二节 美洲国家邮政管理的经验介绍1563
一、美国邮政管理的经验介绍1563
二、加拿大邮政改革经验介绍1574
第三节 欧洲国家邮政管理经验介绍1578
一、英法两国的邮政管理经验介绍1578
二、德国邮政管理经验介绍1583
三、荷兰邮政的民营化改革1585
第四节 新西兰邮政管理的经验介绍1589
一、机构改革经验1589
二、邮政业务的开展经验1589
第五节 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邮政管理经验介绍1590
一、日本邮政管理经验介绍1590
二、香港邮政管理经验介绍1596
三、台湾邮政管理经验介绍1600
第十一篇 新世纪邮政会计及其管理1605
第一章 新世纪邮政储蓄业务会计管理1605
第一节 邮政储蓄会计概述1605
一、邮政储蓄会计的对象1605
二、邮政储蓄业务资金的管理1606
三、邮政储蓄会计核算的基本制度1608
第二节 邮政储蓄存款的核算1611
一、活期储蓄存款的核算1611
二、定期储蓄存款的核算1615
三、定活两便储蓄存款的核算1617
第三节 邮政储蓄转存款的核算1618
一、邮政储蓄资金的转存关系1618
二、市(县)局邮政储蓄转存款的核算1620
三、邮政储蓄计算机网内部清算资金转存的核算1623
第四节 邮政储蓄结算资金的核算1624
一、企业内部结算资金的调拨核算1624
二、储蓄应收款的核算1630
三、储蓄应付款的核算1632
第五节 邮政储蓄经营损益的核算1633
一、邮政储蓄经营损益概述1634
二、市(县)局邮政储蓄经营损益的核算1635
三、二级中心、部中心邮政储蓄经营损益的核算1642
第六节 邮政储蓄会计报表1646
一、邮政储蓄会计报表的意义1646
二、编制会计报表的要求1646
三、会计报表的种类1647
四、邮政储蓄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1647
第二章 新世纪邮政报刊发行业务会计管理1655
第一节 邮政报刊发行会计概述1655
一、邮政报刊发行会计的对象1655
二、报刊发行业务资金管理1656
第二节 邮政报刊发行业务的核算1661
一、订销局报刊款的核算1661
二、发报刊局报刊款的核算1685
三、省局报刊款的核算1694
第三节 邮政报刊发行会计报表1702
一、报刊发行会计报表的意义1702
二、会计报表编制的要求1703
三、会计报表的报送时间、份数和程序1704
四、报刊发行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1704
第三章 新世纪邮政汇兑业务会计管理1710
第一节 邮政汇兑业务会计概述1710
一、国内邮政汇兑会计的一般知识1710
二、国际邮政汇兑业务会计的一般知识1716
第二节 新世纪邮政汇兑业务会计核算1723
一、新世纪国内邮政汇兑业务会计核算1723
二、国际邮政汇兑业务会计核算1747
第三节 新世纪邮政汇兑业务会计报表1768
一、新世纪国内邮政汇兑业务会计报表1768
二、国际邮政汇兑会计报表1772
第十二篇 新世纪邮政统计与档案管理1781
第一章 新世纪邮政统计管理1781
第一节 新世纪邮政统计管理概述1781
一、邮政统计的界定1781
二、邮政统计管理体制1782
三、邮政统计指标及其体系1784
四、邮政统计的程序与方法1787
第二节 新世纪邮政劳动人事统计管理1793
一、劳动统计管理1794
二、人事统计管理1797
三、工资福利统计管理1799
第三节 新世纪邮政物资与设备统计1801
一、邮政物资统计1801
二、邮政设备统计1802
第四节 新世纪邮政业务统计管理1803
一、邮政业务量统计管理1803
二、邮政业务统计分析管理1805
第五节 新世纪邮政经营统计1813
一、邮政通信网统计1813
二、邮政通信质量统计1814
三、邮政服务水平统计1816
四、邮政效益统计1818
第二章 新世纪邮政档案管理1821
第一节 新世纪邮政档案管理概述1821
一、邮政档案的种类与作用1821
二、邮政档案事业管理1822
三、邮政档案管理1823
第二节 邮件业务档案管理1824
一、邮件业务档案的管理体制1824
二、邮件业务档案的形成及其管理1825
三、国内邮政邮件寄递业务单式1826
第三节 国内邮政金融业务档案管理1835
一、邮政汇兑业务档案管理1835
二、国内邮政储蓄业务档案管理1837
第四节 邮政报刊发行业务档案管理1838
一、邮政报刊发行业务档案的管理体制1839
二、邮政报刊发行业务档案的形成及其管理1839
三、邮政报刊发行业务单式1839
第十三篇 与新世纪我国邮政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1843
第一章 与新世纪邮政管理工作相关的基本政策法规1843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1843
POSTAL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847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1854
RUL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STAL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861
邮电部关于邮政通信行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1874
邮电部关于发布《邮电多种经营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1874
邮电规划工作的若干规定1879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信息产业部关于邮政通信企业登记注册有关问题的通知1883
邮政通信质量管理办法(试行)1884
邮电部关于下达邮电服务质量考核办法的通知1894
邮电部关于加强邮电通信扶贫工作的通知1895
邮电通信企业计量工作暂行规定1896
邮电滚动计划编制办法(试行)1898
邮电通信计量管理办法1900
邮电企业经济合同管理规定1905
邮电部门保守国家秘密实施细则1906
邮电部关于对省会邮政局实行优惠政策的通知1912
邮电部关于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有关邮政企业专营业务规定进一步整顿邮政通信市场秩序的通知1912
邮电部关于邮政总局对内对外称谓“中国邮政”企业标识使用事项的通知1913
邮电部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1915
邮政行业监督检查办法(试行)1916
邮电资费管理具体实施办法1918
邮电附加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1919
国家计委关于调整邮政电信资费的通知1920
邮电部关于废止1979年以来邮电部印发的部分文件(第一批)的通知1924
邮电部关于废止部分邮电规章的通知1927
第二章 与新世纪邮政劳动人事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1932
关于邮电人事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1932
邮电部关于加强邮电企业劳动组织管理和改革企业用人机制的若干意见1936
邮电企业劳动定员定额管理暂行办法1939
邮电企业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办法1940
劳动人事部、邮电部关于乡邮投递员和驻段线务员从农民中招用合同制工人的通知1943
邮电部、劳动人事部关于下达招收乡邮投递员和驻段线务员劳动指标的通知1943
邮电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发布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的通知1944
邮电部关于不派团组和人员参加非邮电单位组织的赴国(境)外参观考察和培训的通知1946
邮电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的通知1946
邮电部关于修改完善部省经营责任制考核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1947
邮电部门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申报个人收入的办法1954
邮电部关于邮电全行业停止增员的通知1955
邮电部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实施办法1957
关于加强邮电系统领导班子建设和后备干部工作的意见1960
邮电部关于加强邮电部门干部管理工作的意见1963
邮电部关于建立邮电部门跨世纪人才队伍的意见1964
关于在邮电企事业单位设置局级非领导职务的暂行规定1966
邮电部关于加强邮电部门干部培训工作的意见1967
关于邮电系统干部交流工作的意见1969
邮电部门退休干部工作暂行规定1970
邮电部关于贯彻执行干部退休制度有关问题的意见1972
邮电部关于加强邮电职工教育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若干意见1973
邮电职工培训管理办法1976
邮电部关于邮电企业改革基本工资制度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的通知1978
邮电部改进完善邮电企业工效挂钩办法的意见1987
邮电部关于工资总额弹性计划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1989
邮电部关于调整邮电企业岗位技能工资标准的通知1990
关于邮电系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意见1991
邮电部关于发布《邮电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1994
邮电部关于调整基本养老金的通知1997
邮电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暂行办法1998
邮电企业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暂行办法2000
邮电部、公安部关于印发《邮电局(所)安全防范规定》的通知2001
邮电部关于印发《邮电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办法》的通知2005
邮电企业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暂行规定2009
邮电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实施细则2011
邮电通信企业人员着装规定2013
邮电部关于在全国邮电部门开展不使用“服务忌语”活动的通知2015
邮电部关于加强劳动竞赛与评比管理工作的通知2017
邮电部机关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暂行规定2018
邮电部关于因公涉外工作管理的规定2022
第三章 与新世纪邮政物资设备与技术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2026
邮政用品用具生产监制管理办法2026
邮电部关于印发《邮电日戳印模规格与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2027
关于各级邮电单位印章的规定2034
邮电部关于进一步推广邮资机的通知2036
邮电通信技术标准暂行管理办法2037
邮电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实施意见2038
邮电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关于成立国家计量认证邮电评审组的通知2043
邮电部关于发布第二批通信设备质量认证的通告2044
邮电部关于邮电信息系统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2044
邮电部新产品鉴定验收办法2045
邮电科学技术保密规定2049
第四章 与新世纪邮政组织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2053
邮电部关于调整省会城市郊县邮电管理体制的通知2053
干线邮运组织管理及调度办法2053
全国干线邮路文明转运站、文明邮政车(船)、文明邮路(车队)竞赛办法2058
邮电部关于进一步发展邮政局所开办长话业务的通知2070
邮电部、建设部关于在城市住宅楼房设置信报箱、信报箱群、信报间(或信报收发室)的联合通知2071
邮电部关于搞好县以下邮运和落实农村直投点以下邮件报刊妥投工作的意见2072
航空运邮规定2075
关于铁路运邮的规定207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邮电部关于加强查处破坏邮政通信案件工作的通知2082
第五章 与新世纪邮政业务管理有关的政策法规2084
邮电部关于修改国内邮政业务规章有关规定的通知2084
国内邮件处理规则2086
邮电部关于印发重新修订的《国际邮件处理规则》的通知2168
国内特快专递邮件处理规则2168
国内、国际特快专递收件人付费邮件处理办法2190
邮电部关于“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具体内容的规定的通知2192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转发邮电部邮政总局关于法院继续使用邮件回执业务的通知2193
邮电部关于收取邮政延伸服务费问题的通知2193
邮电部关于加强邮件时限管理的通知2194
邮电部关于加强邮政快件管理的意见2196
邮电部关于印发邮政特快专递业务跟踪查询系统总体方案及技术业务规范的通知2197
邮电部关于开办超常规特快专递邮件业务的通知2198
邮电部关于开办国内、国际特快专递收件人付费业务的通知2199
邮电部、海关总署关于办理国际特快专递信函业务和使用详情单的联合通知2200
邮电部关于设立全国邮政特快专递业务“185”电话特服专号的通知2202
邮电部、国家工商管理局关于将销售“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作为邮政正常业务开办的通知2202
邮政业务委代办管理试行办法2203
农村邮递代办合同2209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邮政局关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委托国家邮政局代发养老金的通知2211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切实加强邮寄印刷品广告管理的通知221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湖南邮政专送广告”有关问题的答复2212
邮电部关于放宽商品包裹重量、尺寸限度和严格印刷品封装标准的通知2213
查检邮件中夹带外币或外币票据暂行处理办法2213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违法邮寄烟草及其制品处罚问题的复函2214
国家烟草专卖局、邮电部关于恢复烟草及其制品邮寄业务的通知2215
邮电部、公安部关于禁止邮寄仿真手枪式电击器及警用械具的通知2215
邮电部关于开办国内邮政电子信函业务的通知2216
邮电部关于调整特快专递业务经营措施的通知2216
国务院批转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邮电部关于禁止各单位以及外商在我境内办理速递文件业务的请示的通知2217
邮电部关于控制非邮政快件公司转手交寄特快专递邮件的通知2218
国际电子信函邮件处理规则2219
邮电部关于贯彻执行《储蓄管理条例》有关事项的通知2232
中国人民银行、邮电部关于进一步办好邮政储蓄的通知2233
中国人民银行、邮电部邮政储蓄存款转存办法2234
邮电部关于加强邮政储蓄现金管理的补充规定2235
邮电部关于邮政储蓄卡收费标准及财务核算办法的通知2237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查处邮政企业强制他人接受其邮政储蓄服务的限制竞争行为的答复2237
国内邮政汇兑业务处理规则2237
国内邮政汇兑稽核办法(试行)2266
国际邮政汇兑业务处理规则(试行)2280
国际邮政汇兑稽核办法(试行)2302
邮电部关于开办国际邮政汇兑业务的通知2315
邮电部关于解决国际邮政汇兑备兑金问题的通知2317
邮电部关于执行《金融稽核检查处罚规定》有关事项的通知231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邮政工作人员窃取汇款通知单伪造取款凭证的行为应如何定罪问题的答复2321
邮电部关于调整报刊发行业务有关政策的通知2321
邮电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报刊发行工作的通知2322
邮电部关于整顿报刊零售工作的通知2324
邮电部关于制止邮发报刊多渠道发行的通知2325
集邮市场管理办法2326
关于集邮业务管理的若干规定2329
集邮票品价格放开的管理办法2331
邮电部关于调整邮资票品管理体制的通知2332
邮电部关于加强邮票发行和集邮业务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2335
邮电部关于再次重申邮资凭证出口业务由中国集邮总公司统一经营的通知2337
通信用邮资票品管理规定2338
关于邮资凭证发行问题的若干规定(试行)2340
邮电部关于加强邮资凭证发行管理的通知2345
邮电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部、国家税务局、海关总署关于允许个体工商户经营邮票和集邮品的联合通知2346
邮票图稿评审办法2347
邮电部关于制止低于面值销售邮票的紧急通知2349
关于印发《个人经营集邮票品管理办法》的通知2351
邮电部关于请推荐特种邮票选题和设计图稿的通知2353
邮票图稿评审办法2354
邮电部、新闻出版署关于邮票目录出版问题的通知2356
邮电文物征集保护管理规定2357
邮电部关于进一步抓好整顿清理书报刊及音像市场工作的通知2361
第六章 与新世纪邮政财务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2362
邮电通信企业财务制度2362
财政部关于印发《邮电通信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2377
邮电部关于加强邮电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2385
邮电企业财务会计检查办法(试行)2386
邮电部关于纪、特邮票结算办法的通知2390
邮电部关于修改《邮政储蓄业务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2390
中国人民银行、邮电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关于颁发《邮政汇兑资金清算办法》的通知2396
邮电部关于邮政储蓄卡收费标准及财务核算办法的通知2398
邮电部关于严禁将邮政汇款违章转为邮政储蓄存的通知2399
关于印发《邮寄纳税申报办法》的通知2399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家邮政局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2403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邮政汇兑资金利息收入征收营业税问题的批复2403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邮政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2404
关于邮电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2405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邮政通信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2412
第七章 与新世纪邮政管理相关的其他政策法规2413
邮电部关于加强邮政经营服务和业务宣传工作的意见2413
邮电统计工作暂行规定2415
邮电通信企业增加值统计方法(试行)2418
关于邮电审计工作的规定2420
关于部分邮电审计机构设立行政非领导职务系列的试行办法2423
邮电部关于贯彻审计署调整驻邮电部审计局审计范围文件的通知2424
邮电部公文处理实施细则(试行)2426
邮电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实施办法2435
邮电部关于加强邮电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和对职工档案进行清理整理工作的通知2439
邮电部关于认真做好邮件查询赔偿工作的意见2440
邮电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新闻出版署关于禁止多头印刷邮件编码图书的通知2441
邮电部关于确定“184”号为邮政编码电话查询台特服号码的通知2441
邮电部门国家秘密密级确定、变更和解密审批程序的规定2442
对外提供邮电资料保密管理暂行办法2443
第八章 地方工作经验交流2446
困难之中见真情&范芳碧2446
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报刊发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