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绿色中国 理论·战略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绿色中国 理论·战略与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0793329.jpg)
- 张智光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110386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06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518页
- 主题词:生态环境-环境保护-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绿色中国 理论·战略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理论篇3
第一章 绿色中国的通用理论3
第一节 绿色中国战略及其理论体系概述3
一、绿色中国战略的内涵3
二、绿色中国战略的层次及其意义4
三、绿色中国的理论体系5
第二节 绿色中国的基础理论7
一、环境经济学理论7
二、生态经济学理论8
三、绿色GDP理论10
四、绿色文化理论12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15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与推进15
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16
三、可持续发展的应用研究19
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20
第四节 循环经济理论21
一、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21
二、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工业生态学23
三、循环经济的应用研究——林业循环经济25
四、循环经济的应用研究——造纸工业循环经济28
第五节 低碳经济理论29
一、低碳经济理论的提出与推进29
二、国内外低碳经济的理论研究31
三、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32
四、国外低碳经济的实践34
五、我国低碳经济的实践36
第二章 绿色中国的专用理论38
第一节 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FREES)协调发展理论38
一、FREES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38
二、国外FREES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39
三、我国FREES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39
四、FREES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研究的趋势40
第二节 林业绿色供应链理论42
一、从供应链到绿色供应链42
二、绿色供应链的研究43
三、林业绿色供应链思想的提出44
四、林业绿色供应链的研究45
五、林业绿色供应链的典型应用——林—浆—纸产业链46
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理论47
一、野生动植物的家园——自然保护区47
二、自然保护区的定义48
三、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49
四、自然保护区的四维可持续发展理论51
五、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趋势52
第四节 绿色城市理论54
一、国外绿色城市的研究54
二、我国绿色城市的研究58
三、国外绿色城市的实践61
四、我国绿色城市的实践70
五、绿色城市的新高地——低碳城市74
第二篇 战略篇79
第三章 绿色中国的战略分析79
第一节 绿色中国战略的环境分析79
一、绿色中国战略的内部环境分析79
二、绿色中国战略的外部环境分析84
三、绿色中国建设的问题分析87
四、实例研究:绿色江苏战略环境的现状与问题分析90
第二节 绿色中国战略的FREES复合系统结构分析97
一、FREES复合系统的组成结构97
二、FREES复合系统的结构建模98
三、FREES复合系统的运动机理104
第三节 绿色中国战略的目标分析104
一、绿色中国战略的目标体系104
二、绿色中国战略的关键目标107
三、绿色中国战略的目标函数108
四、实例研究:绿色江苏战略的目标分析112
第四节 绿色中国战略的系统评价113
一、绿色中国战略评价的原则113
二、绿色中国战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16
三、绿色中国战略评价指标的分析119
四、绿色中国战略评价的方法122
五、实例研究:绿色江苏战略的FREES系统评价124
第五节 绿色中国战略及其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128
一、绿色中国战略体系的总体框架128
二、绿色中国战略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134
第四章 绿色中国的生态战略140
第一节 绿色中国森林生态战略的演进140
一、绿色中国森林生态战略的背景140
二、绿色中国森林生态战略的步伐143
第二节 绿色中国生态建设的总体战略146
一、森林生态系统的营造146
二、森林生态系统的管护147
三、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148
四、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建设150
五、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151
第三节 绿色中国的森林经营战略151
一、完善生态公益林体系151
二、完善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制度153
三、完善商品林的经营管理157
第四节 绿色中国的林地经营战略159
一、我国林地经营管理的问题160
二、我国林地经营管理的战略措施163
第五节 实例研究1:绿色江苏的杨树资源战略167
一、杨树资源对绿色江苏战略的贡献分析167
二、杨树资源的区域布局171
三、杨树混交林的建设173
四、杨树资源的经营175
第六节 实例研究2:绿色江苏的麋鹿自然保护区生态战略177
一、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分析177
二、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的麋鹿资源预测182
三、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的问题分析184
四、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战略举措186
第五章 绿色中国的产业绿色化战略193
第一节 林业产业链的绿色化协调发展战略193
一、林业产业的结构协调194
二、林业主导产业的环境协调196
三、林业产业的空间协调199
第二节 林业加工业的绿色化结构调整战略201
一、林业加工业结构失衡对绿色中国建设的影响分析201
二、林业加工业规模结构的优化202
三、林业加工业产品结构的优化206
第三节 林业服务业的绿色化发展战略208
一、林业服务业的发展对绿色中国建设的影响分析208
二、林产品流通业的发展209
三、森林旅游业的发展211
四、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212
第四节 多目标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战略的定量研究214
一、区域林业产业协调发展的多目标优化的总体模型214
二、区域林业产业协调发展的大系统分解-协调优化模型216
三、区域林业产业协调发展大系统优化模型的求解219
四、应用实例:绿色江苏战略下的林业产业协调发展优化研究220
第五节 造纸工业循环经济战略的系统分析与设计222
一、造纸工业的循环经济概述222
二、造纸工业的循环经济特征分析223
三、造纸工业循环经济系统的目标分析225
四、造纸工业循环经济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226
五、纸业循环经济系统的应用设计——苇纸一体化循环经济系统229
第三篇 保障篇233
第六章 绿色中国战略的产权制度保障233
第一节 林业产权制度的地位与作用233
一、林业产权制度在绿色中国建设中的地位233
二、林业产权制度在绿色中国建设中的作用235
第二节 我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历程与绩效238
一、20世纪后半叶的林权制度改革与绩效238
二、21世纪初的集体林权改革与绩效240
第三节 我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现状与问题244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状与成效244
二、集体林权改革存在的问题248
第四节 完善我国林业产权制度的对策252
一、完善集体林经营体制252
二、鼓励私有林合作化经营252
三、完善森林资源流转机制253
四、完善林业社会化支撑体系255
五、调整林业配套政策256
六、加快林业产业发展258
第七章 绿色中国战略的资金保障259
第一节 绿色中国战略的投融资体系保障259
一、我国投融资体制的现状与改革思路259
二、我国林业投融资体制的现状与改革思路261
三、完善林业投融资主体的结构267
四、建立多元化林业投融资渠道268
五、健全林业投融资风险保障体系273
六、推进森林保险制度275
第二节 绿色中国战略的税费制度保障277
一、我国林业税费制度的回顾与现状278
二、我国林业税费政策存在的问题281
三、我国林业税费改革的作用与风险287
四、国外林业税费政策分析290
五、中外林业税费政策比较297
六、绿色中国战略下的林业税费政策建议298
第八章 绿色中国战略的科技与管理保障308
第一节 绿色中国战略的科技保障309
一、绿色科技的内涵309
二、产、学、研相结合312
三、绿色科技的示范与推广315
四、林木种苗业的科学经营318
五、科学种植和集约经营320
六、林木资源的综合利用324
七、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326
第二节 绿色中国战略的管理保障328
一、林业经济组织的现代化管理328
二、林业主管部门的现代化管理335
三、企业的绿色化管理346
四、政府的绿色化管理354
第四篇 应用篇361
第九章 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评价361
第一节 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362
一、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的构建362
二、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内容363
三、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步骤365
四、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367
五、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70
第二节 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372
一、综合评价的总体要求与指标筛选372
二、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过程372
三、综合评价的结果分析379
第三节 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的单项评价与分析383
一、概述383
二、植物群落的生态学特征385
三、动物物种与麋鹿种群的生态学特征393
四、景观的生态学特征399
第四节 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环境效益的单项评价与分析408
一、大气环境质量408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411
三、地下水环境质量412
四、声环境质量414
五、土壤环境质量415
第五节 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单项评价与分析416
一、经济效益416
二、社会效益420
第十章 绿色南京战略422
第一节 绿色南京的系统分析422
一、绿色南京的内涵与理念422
二、绿色南京建设的意义426
三、绿色南京建设的历程431
四、绿色南京建设的现状433
五、绿色南京的系统结构与机理435
第二节 绿色南京的系统评价与问题分析438
一、绿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438
二、绿色城市的综合评价方法445
三、绿色南京的实证评价448
四、绿色南京的问题分析451
第三节 绿色南京的战略框架454
一、制定绿色南京战略的原则454
二、绿色南京的战略体系456
三、绿色南京的战略目标体系458
四、绿色南京的总体战略460
第四节 绿色南京的战略方案465
一、绿色文化战略465
二、城市园林战略467
三、城市林业战略472
四、城市环保战略480
五、绿色交通战略481
六、绿色服务战略482
第五节 绿色南京战略的运作保障484
一、绿色南京战略的运作模式484
二、绿色南京战略的政策保障485
三、绿色南京战略的法律保障487
四、绿色南京战略的科技保障488
五、绿色南京战略的其他保障490
参考文献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