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村信用社法律实务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村信用社法律实务指南](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0872239.jpg)
- 何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780161531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949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979页
- 主题词: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管理-金融法-中国-指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村信用社法律实务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借款合同法律实务3
第一章 借款合同概述3
一、问题的提出3
二、借款合同的当事人4
三、借款合同的法律特征7
四、借款合同的形式8
五、借款合同的主要条款9
六、借款合同的担保10
七、借款合同的种类10
八、对案例1的评析11
第二章 借款合同的订立12
一、问题的提出12
二、订立借款合同的基本原则14
三、借款合同的订立程序17
四、借款合同存在争议时的解释20
五、签订借款合同应当注意的问题23
六、对案例2、案例3的简要评析26
第三章 借款合同的效力29
一、问题的提出29
二、贷款人的权利义务及对案例4的评析32
三、借款人的权利义务及对案例5的评析35
四、以贷还贷及对案例6的评析38
第四章 借款合同中的表见代理41
一、问题的提出41
二、表见代理的概念及特征42
三、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44
四、表见代理的情形45
六、代表行为越权的构成要件及其效力46
五、表见代理的法律效力46
七、对案例7、案例8的评析48
第五章 贷款人不安抗辩权的行使50
一、问题的提出50
二、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51
三、行使不安抗辩权之情形51
四、行使不安抗辩权的附随义务52
五、不安抗辩权行使的法律效力53
六、对案例9的评析54
第六章 债权人(贷款人)的代位权56
一、问题的提出56
二、债权人代位权的概念及特征57
三、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要件58
四、债权人代位权的诉讼61
五、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及效力63
六、对案例10的评析66
第七章 债权人(贷款人)的撤销权68
一、问题的提出68
二、债权人撤销权的概念、作用69
三、债权人撤销权的法律性质70
四、债权人撤销权的构成要件70
五、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及效力74
六、对案例11的评析75
第八章 借款合同的变更与转让77
一、问题的提出77
二、合同变更的构成要件及法律效力78
三、合同权利转让的构成要件及法律效力80
四、合同义务转移的构成要件及法律效力83
五、对案例12、案例13的评析85
第九章 借款合同的终止87
一、问题的提出87
二、引起借款合同终止的情形88
三、借款合同终止后的法律效力94
四、对案例14的评析95
第十章 民间借款合同96
一、问题的提出96
二、民间借款合同的形式和生效97
三、民间借款合同的利息及对案例15的评析98
四、企业与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及对案例16的评析102
第十一章 借款合同实务研究103
一、问题的提出103
二、借款合同的有效、无效及对案例17的评析112
三、以存单为表现形式的借贷案件的认定和处理116
四、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的认定和处理及对案例的评析118
五、复利应否予以保护120
六、企业间借款合同的效力的认定及对案例19的评析121
七、“私贷公用”的认定及处理122
八、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债权的保护123
第二编 借款担保法律实务131
第一章 担保法总论131
第一节 担保与担保法131
一、问题的提出131
二、债与债权担保132
三、担保的性质134
四、担保的分类136
五、担保法律关系137
六、对案例20、案例21的评析141
一、问题的提出142
第二节 担保合同的效力142
二、担保合同的生效143
三、无效担保合同的确认145
四、担保合同无效时担保人的法律责任148
五、对案例22、案例23的评析150
第三节 《担保法》的法律效力152
一、《担保法》的法律效力152
二、《担保法解释》的法律效力154
三、《担保法》与《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关系及适用155
四、涉及担保合同纠纷的诉讼156
一、问题的提出157
二、让与担保的意义157
第四节 让与担保157
三、让与担保的设定159
四、让与担保的效力162
五、让与担保权的实行163
六、让与担保的消灭164
七、对案例24的评析165
第二章 保证担保166
第一节 保证合同效力的确认及民事责任的承担166
一、问题的提出166
二、保证合同的形式和主要内容167
三、主合同无效,保证合同无效169
四、保证人资格不合法,保证合同无效之情形170
五、保证人意思表示不真实,保证合同无效之情形171
六、不具备法定生效要件导致保证合同无效之情形173
七、保证合同无效时保证人的法律责任174
八、对案例25、案例26的评析177
第二节 共同保证178
一、问题的提出178
二、共同保证的概念及特征179
三、共同保证的分类181
四、共同保证的法律效力183
五、共同保证的求偿权185
第三节 保证方式186
一、问题的提出186
二、一般保证的有关问题187
三、连带责任保证的有关问题190
四、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的异同及对案例的评析192
第四节 保证期间193
一、问题的提出193
二、保证期间的含义及法律性质194
三、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195
四、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期间196
五、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期间的关系及应注意的问题198
六、对案例29的评析200
第五节 主合同变更对保证责任的影响201
一、问题的提出201
二、主合同的债权让与对保证人保证责任的影响202
三、主合同的债务转让对保证人保证责任的影响203
四、主合同内容变更对保证人保证责任的影响205
五、对案例30的简要评析206
第六节 保证人的抗辩权207
一、问题的提出207
二、保证人享有债务人的抗辩权208
三、保证人享有的先诉抗辩权209
四、物保与人保同存时,保证人享有的抗辩权211
五、保证人因保证合同享有的其他抗辩权212
六、对案件31的评析213
第七节 注册资金担保213
一、问题的提出213
二、注册资金的含义及法律特征215
三、对注册资金担保之本质的法理透视217
四、注册资金担保的法律责任问题218
五、注册资金与法人民事责任的处理原则220
第三章 抵押担保223
第一节 抵押概说223
一、问题的提出223
二、抵押、抵押权的概念及特征224
三、抵押权的类型228
第二节 抵押权的设定231
一、问题的提出231
二、抵押权的取得方式232
三、抵押合同234
四、抵押物237
五、司法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240
第三节 抵押担保效力的认定及民事责任承担243
一、问题的提出243
二、抵押担保无效,抵押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及对案例35的评析246
三、抵押人所担保的债权超出抵押物的价值,抵押担保合同效力的认定248
四、再抵押和重复抵押效力的认定及对案例36的评析248
五、以《担保法》第三十七条所列财产抵押时,抵押担保效力的认定250
六、共有财产抵押担保效力的认定及对案例37的评析251
七、绝押合同的效力认定253
八、应当办理而尚未办理抵押物登记的抵押担保效力的认定254
九、抵押人无处分权而签订的抵押合同效力的认定255
第四节 抵押登记制度256
一、问题的提出256
二、抵押登记的含义及功能258
三、抵押登记效力及对案例38的评析260
四、抵押登记部门的划分及对案例39的评析262
五、抵押登记在实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65
第五节 抵押期间268
一、问题的提出268
二、对我国现行立法的检讨269
三、抵押权与抵押期间的关系270
四、抵押权行使的除斥期间270
五、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案例40的评析271
一、问题的提出272
第六节 抵押权的效力272
二、抵押权对所担保债权范围的效力275
三、抵押权对抵押物范围的效力277
四、抵押权与租赁权的关系及对案例41的评析279
五、抵押权对抵押物转让的效力及对案例42的评析284
六、抵押权对抵押权人的效力288
七、抵押权的优先受偿效力290
第七节 抵押权的实行292
一、问题的提出292
二、抵押权实行的条件294
三、抵押权实行的途径和方法295
四、抵押权实行的优先受偿顺序及对案例43的评析297
五、几种特殊抵押权的实行及对案例44的评析302
一、问题的提出305
第八节 最高额抵押305
二、最高额抵押的含义及法律特征306
三、最高额抵押的构成要素308
四、最高额抵押的效力309
五、对案例45的评析310
第四章 质押担保312
第一节 质押概说312
一、问题的提出312
二、质押和质权313
三、质押的分类314
四、质权的法律特征315
五、质押与抵押的区别317
六、质押合同319
七、质物321
一、问题的提出322
第二节 质押担保效力的认定及民事责任承担322
二、质押合同的生效及对案例47的评析325
三、出质人意思表示不真实,导致质押担保无效327
四、流质契约的效力328
五、主合同无效,质押合同亦无效及案例48的评析329
六、动产质权的转质权331
七、动产质权的善意取得333
第三节 动产质权的效力335
一、问题的提出335
二、动产质权所担保的债权范围及对案例49的评析336
三、动产质权对质物范围的效力337
四、动产质权对质权人的效力338
五、动产质权对出质人的效力及对案例50的评析341
一、问题的提出342
第四节 动产质权的实行及消灭342
二、动产质权实行的含义及条件343
三、动产质权的实行方法344
四、动产质权的消灭345
五、对案例51的评析346
第五节 债权质权347
一、问题的提出347
二、票据质押及对案例52的评析348
三、债券质押351
四、仓单、提单质押352
五、一般债权质押及对案例53的评析353
六、债权质权的效力354
七、债权质权的实行356
一、问题的提出358
第六节 存单质押358
二、存单质押的性质359
三、以虚开的存单进行质押的效力359
四、以伪造、变造的假存单质押的处理361
五、存单核押的法律意义362
六、以借用存单进行质押的处理363
七、返还存单的后果365
八、存单质权的实现方式366
九、真实存款单质押后,出质人又挂失将款项支取,存款行是否承担责任366
十、对案例54的评析367
第七节 股权质权和知识产权质权368
一、问题的提出368
二、股权质权及对案例55的评析369
三、知识产权质权及对案例56的评析375
第三编 存款合同法律实务381
第一章 存款合同概述381
第一节 存款合同的概念、特征和种类381
一、问题的提出381
二、存款合同的概念及特征382
三、存款合同的种类384
四、对案例57的评析385
第二节 存款的法律原则386
一、问题的提出386
二、我国对存款管理的法律规定388
三、储蓄机构办理存款业务的法律原则393
四、对案例58的评析395
一、问题的提出396
第三节 保护存款的法律原则396
二、储蓄存款的所有权不容侵犯及对案例59的评析397
三、储蓄存款的继承权受法律保护及对案例60的评析399
四、查询、冻结、扣划存款的法律原则及对案例的评析401
五、存款利率的法律原则407
第二章 存款合同的效力409
一、问题的提出409
二、存款人的权利412
三、储蓄机构的权利412
四、储蓄机构的义务413
五、因储蓄机构未尽到谨慎检查义务致使存款人存单被他人冒领的分析及对案例62的评析415
第三章 存单纠纷案件研究421
第一节 存单纠纷的几个一般性问题421
一、问题的提出421
二、存单的概念及法律性质427
三、存单纠纷案件的范围和案由428
五、存单纠纷案件的受理和中止429
四、存单纠纷案件的管辖429
六、对案例63、案例64的评析431
第二节 一般存单纠纷案件中金融机构民事责任研究433
一、问题的提出433
二、一般存单纠纷案件的类型及金融机构民事责任的承担444
三、一般存单纠纷案件中应注意的问题448
四、对案例65、案例66的评析450
第三节 以存单为表现形式的借贷纠纷案件中金融机构的民事责任研究:452
一、问题的提出452
二、对所提问题如何处理459
三、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461
四、对案例67的评析463
一、问题的提出465
第四章 储蓄合同实务问题研究465
二、“误您一分钟,赔您一元钱”的储蓄服务承诺效力认定466
三、“二人临柜,复核为准”效力的认定及对案例68的评析467
四、存单能否适用公示催告468
五、假币如何处理468
六、存单大小写金额不符,金融机构如何兑付及对案例69的评析469
七、“白条存款”的效力及对案例70的评析470
八、公款私存的效力认定471
第四编 票据法律实务475
第一章 票据总论475
一、问题的提出475
二、票据的概念、特征及分类491
三、票据关系493
四、非票据关系496
五、票据行为498
六、票据权利501
七、票据瑕疵506
八、票据抗辩509
九、票据丧失的补救512
十、对案例71、案例72、案例73的评析514
第二章 票据分论520
第一节 汇票520
一、问题的提出520
二、汇票的分类及当事人523
三、出票524
四、背书527
五、承兑529
六、汇票保证530
七、付款531
八、追索权532
九、对案例74、案例75的评析535
第二节 本票537
一、本票的概念及特征537
二、本票的出票537
三、本票适用票据法的规定539
第三节 支票539
一、问题的提出539
二、支票的特征和种类540
三、支票适用汇票规定的情况541
四、支票的特殊规则542
五、对案例76、案例77的评析545
第一章 民事诉讼在金融实务中的应用549
一、问题的提出549
第五编 相关法律实务研究549
二、金融纠纷案件的管辖及对案例78的评析550
三、当事人的确定及对案例79的评析553
四、金融纠纷案件的证据及对案例80的评析560
五、财产保全564
六、金融纠纷案件的执行566
第二章 委托合同法律实务570
一、问题的提出570
二、委托人的主要义务571
三、受托人的主要义务572
四、委托人的介入权和第三人的选择权575
五、对《合同法》第四百一十条的理解578
六、对案例81、案例82的评析580
一、问题的提出582
第三章 破产法律实务与金融债权的保全582
二、破产法律的有关规定583
三、破产案件中金融债权的保全584
四、对案例83的评析590
第四章 企业改制与金融债权的保全592
一、问题的提出592
二、企业改制民事案件的受理范围593
三、企业改制合同效力的确认594
四、企业改制债务的处理594
五、企业债权转股权597
六、国有小型企业出售的有关规定598
七、企业兼并的有关规定600
八、对案例84的评析601
一、问题的提出604
第五章 金融违法与金融犯罪604
二、金融违法行为的主体与金融犯罪的主体605
三、金融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606
四、金融违法行为与金融犯罪条款的比较606
五、对案例85的评析619
第六章 信用卡法律实务620
一、问题的提出620
二、信用卡的特征及其分类621
三、信用卡法律规范623
四、信用卡透支628
五、信用卡挂失后的风险责任承担630
六、信用卡担保的处理632
七、对案例86、案例87的评析633
一、问题的提出635
第七章 信用证法律实务635
二、信用证的概念与特征636
三、信用证的业务程序638
四、信用证的主要原则639
五、跟单信用证的主要种类641
六、信用证的法律关系649
七、对案例88的评析655
第六编 相关法律、法律规范及司法解释661
一、相关法律、司法解释66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节 录)(1986年4月12日)66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节 录)(1988年1月26日)6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节 录)(1999年3月15日)67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1999年12月19日)6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1995年6月30日)69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12月8日)708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1995年5月10日)票据管理实施办法(1997年8月21日)73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00年11月14日)73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节 录)(1991年4月9日)74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节 录)(1992年7月14日)75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节 录)(1995年3月18日)7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节 录)(1995年5月10日)77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1991年7月2日)78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展期贷款超过原贷款期限的效力问题的答复(2000年2月13日)78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信用社违反商业银行法有关规定所签借款合同是否有效的答复(2000年1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债务人有多个债权人而将其全部财产抵押给其中一个债权人是否有效问题的批复(1994年3月26日)78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有工业企业以机器设备等财产为抵押物与债权人签订的抵押合同的效力问题的批复(2002年6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正确确认企业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有关保证合同效力问题的通知(1998年9月14日)78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担保法生效前发生保证行为的保证期间问题的通知(2002年8月1日)78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及担保纠纷案件的司法解释的适用和保证责任方式认定问题的批复(2002年11月23日)78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已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向其他保证人行使追偿权问题的批复(2002年11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1996年9月23日)78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银行、信用社扣划预付货款收贷应否退还问题的批复(1994年3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农村信用社县(市)联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前开办贷款业务的效力问题的复函(2000年7月26日)79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信用社擅自解冻被执行人存款造成款项流失能否要求该信用社承担相应的偿付责任问题的复函(1996年6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金融机构为行政机关批准开办的公司提供注册资金验资报告不实应当承担责任问题的批复(1996年3月27日)79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金融机构为企业出具不实或者虚假验资报告资金证明如何承担民事责任问题的通知(2000年2月9日)79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银行以折角核对方法核对印鉴应否承担客户存款被骗取的民事责任问题的复函(1996年3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信用社非法转移人民法院冻结款项应如何承担法律责任的复函(1995年5月5日)79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金融机构不履行其义务是否应当承担责任问题的复函(1991年10月23日)794
附一: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函(1991年9月18日)795
附二: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对最高人民法院法(经)〔1991〕第116号函的答复(1991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银行扣款侵权问题的复函(1990年2月23日)79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银行工作人员未按规定办理储户挂失造成储户损失银行是否承担民事责任问题的批复(1990年9月11日)79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出借银行账户的当事人是否承担民事责任问题的批复(1991年9月27日)798
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关于代理发行企业债券的金融机构应否承担企业债券发行人债务责任问题的复函(1994年4月29日)79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珠海市对外劳动服务公司诉中国银行珠海分行损害赔偿纠纷案的复函(1991年11月14日)79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刘玉兰诉工商银行榆次市支行赔偿存款纠纷一案的复函(1990年8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存单纠纷案件的若干规定(1997年12月11日)80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王春林与银川铝型材厂有奖储蓄存单纠纷一案的复函(1995年3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信用卡透支利息可否计算复利问题的批复(1996年11月29日)805
中国人民银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查询、冻结、扣划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银行存款的通知(1993年12月11日)806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走私犯罪侦查机关查询、冻结走私犯罪嫌疑人存款适用《关于查询、冻结、扣划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银行存款的通知》的通知(1999年4月22日)809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发布《金融机构协助查询、冻结、扣划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2002年1月15日)810
附:金融机构协助查询、冻结、扣划工作管理规定81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或个人欠国家银行贷款逾期两年未还应当适用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问题的批复(1993年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债务人在约定的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诉讼时效期间应从何时开始计算问题的批复(1994年3月26日)81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达成的还款协议是否应当受法律保护问题的批复(1997年4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 的法律效力问题的批复(1999年2月11日)816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金融机构协助执行的通知(2000年9月4日)81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03年1月3日)81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节 录)(2002年7月30日)82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审理企业破产和改制案件中切实防止债务人逃废债务的紧急通知(2001年8月10日)833
二、相关法规及法律规范837
金融机构撤销条例(2001年11月23日)837
贷款通则(1996年6月28日)842
封闭贷款管理暂行办法(1999年7月26日)855
外经贸企业封闭贷款管理暂行办法(1999年8月30日)85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封闭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外经贸企业封闭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通知(2000年1月10日)862
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管理暂行规定(1997年1月12日)863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农村信用社资金融通若干问题的通知(1999年1月22日)865
支付结算办法*(1997年9月19日)867
储蓄管理条例(节 录)(1992年12月11日)904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贯彻执行《储蓄管理条例》有关事项的通知(1992年12月28日)907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未到期定期储蓄存款提前支取应如何审查证件和处理业务问题的复函(1993年8月31日)通知存款管理办法(1999年1月3日)909
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2000年3月20日)911
《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施行后有关问题处置意见(2000年4月17日)912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大额定期存款管理的通知(1996年12月19日)914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金融机构个人存取款业务管理的通知(1997年9月1日)915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严禁将公款转为储蓄存款的通知*(1997年2月20日)917
人民币单位存款管理办法(1997年11月15日)918
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1999年3月2日)921
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1999年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信用卡业务透支风险管理的通知*(1997年8月28日)936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严禁利用信用卡、银行卡、支付卡违规套取现金的通知(1998年4月1日)938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严禁扣划金融机构备付金存款用于其他金融机构存款支付的通知(1999年1月18日)939
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1999年2月22日)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