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压缩视频通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压缩视频通信
  • (美)A.H.萨达卡(Abdul H.Sadka)著;卢燕飞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3833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19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图象通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压缩视频通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言1

1.1 背景1

1.2 图像资料2

1.3 视频质量评估和性能估测3

1.4 内容概要4

参考文献6

第2章 数字视频压缩算法综述7

2.1 引言7

2.2 为何进行视频压缩7

2.3 用户对视频的要求8

2.3.1 视频质量和带宽8

2.3.2 复杂性8

2.3.3 同步9

2.3.4 延迟9

2.4 当前的视频编码机制9

2.4.1 基于分割的编码11

2.4.2 基于模型编码13

2.4.3 子带编码15

2.4.4 基于码本矢量的编码16

2.4.5 基于像块的DCT变换编码17

2.4.6 ITU-TH.263视频编码标准的创新点29

2.4.7 H.263视频编码标准的性能估计31

2.4.8 ITU-TH.261和H.263性能比较34

2.5 基于对象的视频编码40

2.5.1 VOP编码器41

2.5.2 轮廓编码41

2.5.3 运动估计和补偿45

2.5.4 填充技术45

2.5.5 基本运动技术46

2.5.6 纹理编码49

2.5.8 性能评估50

2.5.7 MPEG-4 VOP解码器50

2.5.9 分层视频编码52

2.6 结论53

参考文献54

第3章 压缩视频通信的流量控制57

3.1 引言57

3.2 变速率视频编码58

3.3 恒定速率编码61

3.4 调整编码参数的速率控制61

3.5 可变量化步长的速率控制63

3.5.1 基于缓存器的速率控制64

3.5.2 前馈速率控制66

3.6 ROI编码的速率控制69

3.7 分优先级信息丢弃的速率控制73

3.8 使用内部反馈环的速率控制77

3.9 降低分辨率的速率控制79

3.9.1 具有自适应帧率控制的降低分辨率机制83

3.10 多层编码的速率控制85

3.11 精细颗粒伸缩性技术86

3.12 结论90

参考文献91

第4章 压缩视频通信中的差错弹性93

4.1 引言93

4.2 误码对感觉视频质量的影响93

4.3 差错隐蔽技术(零冗余)96

4.3.1 丢失MV的恢复和MB编码模式97

4.3.2 丢失系数的恢复98

4.4 数据分割100

4.4.1 不等差错防护(UEP)101

4.5 视频通信的前向纠错(FEC)103

4.5.1 速率兼容的紧致码(RCPC)…………………………………………1??103

4.5.2 循环冗余码(CRC)105

4.6 复制MV信息106

4.7 INTRA更新109

4.7.1 自适应性INTRA更新(AIR)110

4.8 Ⅰ帧的鲁棒性112

4.9 适于移动应用的H.263/M114

4.9.1 定长编码(FLC)115

4.9.2 变序传输115

4.9.3 COD映射编码116

4.9.4 避免MV流中的错误同步字116

4.9.5 以定长间隔插入同步字116

4.9.6 GOB标识编码117

4.9.7 帧类型标识编码117

4.10 双向解码和可逆VLC120

4.11 差错弹性的熵编码(EREC)125

4.12 组合差错弹性机制127

4.13 基于参考图像选择的差错弹性130

4.14 小结134

参考文献135

第5章 移动IP网络的视频通信139

5.1 引言139

5.2 3G移动网络的进展139

5.3 从网络前景看视频通信140

5.3.1 为何采用视频数据打包141

5.3.2 视频流打包优点141

5.4 未来移动网络描述142

5.5 移动网络分组视频的QoS144

5.5.1 实施分组机制144

5.5.2 吞吐量和信道编码机制146

5.6 移动IP网络的实时视频传输148

5.6.1 使用RTP/UDP/IP的分割MPEG-4视频数据的打包机制149

5.7.1 使用先进的差错保护改善视频质量153

5.7 移动网络视频传输质量的优化153

5.7.2 移动视频传输中基于内容的自适应质量控制154

5.8 移动网络上鲁棒性视频的优先级传输156

5.9 在GPRS/UMTS网络上的视频传输159

5.10 结论166

参考文献167

第6章 网间通信的视频转换编码169

6.1 概述169

6.2 什么是转换编码169

6.3 同类视频转换编码171

6.4 降低比特率172

6.5 级联全解码/再编码方法173

6.6 重新量化的转换编码173

6.6.1 画面漂移的影响174

6.6.2 无漂移编码转换器175

6.7 运动数据复用的转换编码机制177

6.8 采用运动数据重新估计的转换编码机制178

6.9 采用运动细化的转换编码机制179

6.9.1 MV细化算法180

6.9.2 细化窗对转换编码质量的影响182

6.10 降低速率转换码算法的性能评价183

6.11 降低帧率185

6.12 降低分辨率186

6.13 异类视频转换编码188

6.14 差错弹性恢复的视频转换编码192

6.15 适于多媒体业务量规划的视频转换编码195

6.16 结论198

参考文献198

附录A ITU-T H.263视频编码标准分层语法结构203

附录B 所附光盘的内容209

术语表2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