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 合同法研究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利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1647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746页
- 文件大小:132MB
- 文件页数:790页
- 主题词:合同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 合同法研究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合同和合同法概述3
第一章 合同概述3
第一节 合同的概念3
一、合同的概念3
二、合同的法律特征9
三、我国《合同法》上的合同采纳了广义上的合同概念12
四、合同与契约的区分14
第二节 合同的分类16
一、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17
二、双务合同和单务合同22
三、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24
四、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26
五、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30
六、主合同与从合同32
七、继续性合同与一时的合同33
八、预约和本约36
第三节 合同上的请求权与其他债权请求权50
第二章 合同法概述55
第一节 合同法的概念和特征55
一、合同法的概念55
二、合同法的特征59
三、合同法的功能62
第二节 我国合同法的适用范围66
一、合同法适用于各类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合同关系66
二、合同法原则上不调整身份法上的合同70
第三节 合同法与相关法律72
一、合同法和物权法72
二、合同法与侵权责任法76
第四节 合同法与债法的关系79
一、合同法是债法的组成部分79
二、应处理好合同法与债法的关系81
第五节 合同法体系84
第六节 我国合同法的渊源89
一、民事法律89
二、行政法规91
三、司法解释91
四、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92
五、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93
六、国家认可的民事习惯94
第三章 当代合同法的新发展96
第一节 从形式正义走向实质正义96
第二节 对合同自由的限制趋势103
第三节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合同法的挑战109
第四节 合同法与侵权法的相互交融113
第五节 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中地位凸显118
第六节 经济全球化对合同法的重大影响122
一、两大法系规则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借鉴123
二、合同法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123
三、软法在国际商事交易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125
第四章 合同的相对性与利益第三人合同126
第一节 合同相对性原理126
一、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发展史126
二、合同相对性原则的内容132
三、合同的相对性与第三人的责任135
第二节 利益第三人合同138
一、利益第三人合同的概念和特征138
二、利益第三人合同的历史演进142
三、利益第三人合同与类似合同的区别145
四、利益第三人合同的成立要件149
五、利益第三人合同的两种类型153
六、利益第三人合同的效力159
七、关于利益第三人合同中第三人的诉讼主体资格164
第五章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165
第一节 合同法基本原则概述165
一、合同法基本原则的概念165
二、合同法基本原则与民法基本原则的区别167
三、合同法基本原则的功能168
第二节 合同自由原则170
一、合同自由原则的概念和内容170
二、合同自由的内容172
三、合同自由原则的历史发展179
四、我国合同法中的合同自由原则184
第三节 诚实信用原则188
一、诚信原则的概念188
二、我国合同法中诚信原则的功能191
第四节 合同正义原则196
一、合同正义原则概述196
二、对合同正义的维护199
第五节 鼓励交易原则202
第二编 合同的成立213
第六章 合同的成立213
第一节 合同的成立概述213
一、合同成立的概念213
二、合同成立的要件215
三、合同的不成立223
第二节 要约225
一、要约的概念和法律性质225
二、要约的有效要件228
三、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234
四、要约的法律效力249
五、要约的撤回和撤销254
六、要约失效261
第三节 承诺262
一、承诺的概念和要件262
二、承诺原则上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265
三、承诺的方式272
四、承诺的期限280
五、特殊的承诺——格式条款之争(Battle of the Forms)282
六、承诺的生效285
七、承诺迟延和承诺撤回289
八、电子合同订立中的承诺293
第四节 合同成立的特殊形式297
一、确认书297
二、关于交叉要约301
三、中标通知书303
四、其他特殊订约方式304
第五节 强制缔约309
一、强制缔约的概念和特征309
二、我国法上的强制缔约制度312
三、强制缔约义务的内容315
四、强制缔约的效力318
第六节 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321
一、合同成立的时间概述321
二、合同成立时间的确定321
三、合同成立的地点327
第七章 缔约过失责任330
第一节 缔约上过失责任制度的发展330
第二节 缔约过失的概念和构成要件336
一、缔约上的过失发生在合同订立过程中337
二、一方违背其依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339
三、造成他人信赖利益的损失342
四、加害人具有责任能力344
第三节 缔约过失责任的类型347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348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350
三、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商业秘密352
四、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356
第四节 缔约过失责任与相关责任358
一、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358
二、缔约过失责任与侵权行为责任362
第五节 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365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是信赖利益的损失365
二、缔约过失责任赔偿范围的限制366
第八章 合同的内容369
第一节 合同内容概述369
一、合同内容的概念和特征369
二、合同内容与合同条款373
第二节 合同的条款和分类374
一、合同的主要条款374
二、合同条款的分类378
第三节 合同权利384
一、合同债权的主体385
二、合同债权的内容385
三、合同债权具有期限性387
第四节 合同义务387
一、合同义务的概念和特征387
二、合同义务是由约定义务与法定义务构成的义务群390
三、合同义务的分类396
四、真正义务和不真正义务401
第九章 格式条款403
第一节 格式条款的概念和特征403
第二节 格式条款的性质409
第三节 格式条款订入合同412
第四节 格式条款的效力417
一、格式条款的绝对无效417
二、格式条款的相对无效421
第五节 格式条款的解释422
一、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plain-meaning rule)424
二、对条款提供者作不利的解释425
三、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426
第十章 合同内容的解释428
第一节 合同解释概述428
一、合同解释的概念和目的428
二、合同解释规则的性质435
第二节 合同解释与法律解释436
一、法律解释与合同解释的关系436
二、法律解释与合同解释的区别439
第三节 合同解释的各种理论442
一、大陆法国家合同解释的三种理论及其发展442
二、我国合同解释理论447
第四节 合同解释与合同漏洞的填补449
一、由当事人达成补充协议451
二、按照交易习惯来确定452
三、根据《合同法》第62条的规定作出解释455
第五节 合同解释的规则457
一、对用语应当按照通常的理解进行解释(plain-meaning rule)458
二、目的解释原则460
三、整体解释方法464
四、习惯解释468
五、对起草者作不利解释的规则471
六、诚实信用原则473
第十一章 合同的形式476
第一节 合同的形式概述476
一、合同形式的概念和功能476
二、法定形式和约定形式480
第二节 合同形式的历史发展484
一、古代法484
二、近代以来合同形式的发展486
三、形式自由与形式主义的复兴488
四、合同形式的历史发展与中国的合同立法490
第三节 合同的具体形式492
一、口头形式492
二、书面形式495
三、其他形式505
第四节 法定形式的效力508
一、法定书面形式的效力508
二、法定的审批方式及其效力511
第五节 履行治愈规则519
第三编 合同的效力527
第十二章 合同的生效条件527
第一节 合同的生效与效力概述527
一、合同效力的概念527
二、合同生效的特点528
三、合同效力的内容531
第二节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535
一、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联系535
二、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536
第三节 合同的生效要件538
一、缔约人具有相应的缔约能力539
二、意思表示真实551
三、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553
四、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554
第四节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合同555
一、附条件的合同555
二、附期限的合同562
第十三章 效力待定的合同566
第一节 效力待定合同概述566
一、效力待定合同的概念566
二、效力待定合同与相关合同569
第二节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571
第三节 因无权代理而订立的合同574
一、狭义无权代理概述574
二、狭义无权代理效力的确定578
三、狭义无权代理人的责任581
第四节 无权处分合同584
一、无权处分合同概述584
二、无权处分合同的性质586
三、无权处分合同的生效591
四、无权处分行为与善意取得597
第五节 无权代表合同599
一、无权代表的概念和特征599
二、无权代表与无权代理605
三、无权代表行为的后果606
第十四章 无效合同608
第一节 无效合同概述608
一、无效合同的概念和特征608
二、合同无效和相关概念614
三、绝对无效和相对无效619
四、全部无效和部分无效622
第二节 无效合同的转换和补正625
一、无效合同转换625
二、无效合同的补正626
第三节 无效合同的判断标准627
一、无效合同的判断标准概述627
二、合同无效与恶意抗辩635
第四节 无效合同的种类638
一、因欺诈而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638
二、因胁迫而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642
三、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644
四、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647
五、损害公序良俗的合同650
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656
第五节 合同无效后的责任658
一、合同无效后的责任概述658
二、合同无效后的责任与违约责任659
三、合同无效后的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662
第六节 合同无效与时效规则的适用663
第十五章 可撤销的合同667
第一节 可撤销合同的概念和特点667
第二节 可撤销合同与无效合同的比较672
一、可撤销合同与无效合同的区别672
二、可撤销合同对受害人提供保护的特点673
第三节 可撤销合同的类型678
一、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678
二、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683
三、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689
四、显失公平的合同700
五、乘人之危的合同713
第四节 撤销权的行使717
一、撤销权的概念和特征717
二、撤销权的具体行使720
三、撤销权的消灭721
四、合同撤销后诉讼时效的计算723
第五节 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的后果724
一、返还财产725
二、折价补偿727
三、赔偿损失729
主要参考书目734
第一版后记744
修订版后记745
第三版后记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