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信原理与应用 系统案例部分 短距离无线通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通信原理与应用 系统案例部分 短距离无线通信](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0961395.jpg)
- 曹志刚主编;朱晓荣,夏玮玮,徐平平,张在琛,李长乐编著;沈连丰主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42162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3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150页
- 主题词:通信理论-高等学校-教材;短距离-无线电通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通信原理与应用 系统案例部分 短距离无线通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案例三十 射频识别系统1
30.1 RFID系统概述1
30.1.1发展历史1
30.1.2系统构成3
30.1.3工作原理9
30.1.4工作频段10
30.1.5 RFID技术与物联网11
30.2 RFID通信协议12
30.2.1通信模型12
30.2.2能量传输方式13
30.2.3数据传输方式14
30.2.4数据编码18
30.2.5数据的完整性18
30.3 RFID标准与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19
30.3.1 RFID标准19
30.3.2 RFID标准存在的问题22
30.3.3发展趋势27
30.4基于RFID技术的应用系统27
30.4.1公交卡系统28
30.4.2 ETC收费系统33
参考文献35
案例三十一 蓝牙36
31.1蓝牙技术概述36
31.1.1蓝牙技术发展概况36
31.1.2蓝牙技术的特点37
31.1.3蓝牙系统组成38
31.2蓝牙包结构及发送和接收处理39
31.2.1包的一般格式39
31.2.2包的类型41
31.2.3发送和接收处理41
31.3蓝牙的语音编解码42
31.4蓝牙包的差错控制43
31.4.1纠错方案43
31.4.2包的错误校验44
31.5蓝牙的调制技术45
31.6蓝牙的工作状态46
31.7蓝牙的扩频调制48
31.7.1跳频选择方案49
31.7.2查询和查询扫描状态的跳频方案49
31.7.3连接状态的跳频方案50
31.7.4跳频选择内核51
31.8蓝牙系统的组网原理52
31.8.1蓝牙微微网与信道划分53
31.8.2物理链路54
31.9蓝牙系统的安全性55
31.10蓝牙应用举例56
31.10.1蓝牙耳机57
31.10.2蓝牙车载免提61
31.10.3无线个域网语音通信系统63
参考文献65
案例三十二 ZigBee66
32.1 ZigBee概述66
32.1.1 ZigBee网络结构67
32.1.2 ZigBee技术特点67
32.1.3 ZigBee联盟和IEEE标准协会69
32.1.4 IEEE 802.15.4c和LR-WPAN GB/T 15629.1570
32.2 GB/T 15629.15——2010物理层技术71
32.2.1物理层服务规范71
32.2.2工作频段和信道划分73
32.2.3调制方式与传输速率75
32.2.4 M PSK76
32.2.5 OQPSK78
32.3 ZigBee应用例80
32.3.1 ZigBee技术主要应用领域80
32.3.2零售服务系统中超市采购应用例81
32.3.3医疗健康监控中慢性疾病的监控应用例82
32.3.4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系统中的ZigBee接入应用例83
参考文献85
案例三十三 超宽带通信86
33.1超宽带技术体制概述86
33.2脉冲体制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87
33.2.1 IR-UWB信号形式88
33.2.2 IR-UWB调制方法92
33.2.3时间反转技术94
33.2.4 IR-UWB的应用96
33.3 ECMA368载波体制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96
33.3.1频带划分与使用97
33.3.2帧结构100
33.3.3系统模型103
33.3.4信道编码和交织104
33.3.5双载波调制DCM107
参考文献108
案例三十四 无线体域网109
34.1无线体域网概述109
34.1.1无线体域网概念109
34.1.2无线体域网展望110
34.2无线体域网物理层111
34.2.1工作频段111
34.2.2信道模型112
34.2.3调制编码技术114
34.2.4其他物理层关键技术115
34.3无线体域网MAC层117
34.3.1无线体域网MAC协议的设计要求118
34.3.2无线体域网MAC协议118
34.4无线体域网拓扑控制和安全机制120
34.4.1拓扑控制120
34.4.2安全机制121
34.5无线体域网标准进展125
34.5.1国际标准IEEE 802.15.6125
34.5.2国内无线体域网标准130
34.6无线体域网应用131
参考文献133
系统案例部分总目录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