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农村建设中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农村建设中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
  • 杨伟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6538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农业信贷-可持续性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农村建设中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论1

1.1 问题的提出1

1.2 相关研究综述4

1.2.1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4

1.2.2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问题研究6

1.2.3 关于农村小额信贷的研究8

1.2.4 关于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10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12

1.3.1 小额信贷相关概念辨析12

1.3.2 可持续发展16

1.3.3 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16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19

1.4.1 研究思路19

1.4.2 研究内容19

1.5 研究方法21

2 小额信贷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金融学定位23

2.1 新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3

2.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新背景23

2.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内涵24

2.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25

2.2 功能金融学理论基础27

2.2.1 功能金融学理论的前期发展27

2.2.2 金融危机后对功能金融学的进一步思考29

2.3 农村金融的功能金融学定位29

2.3.1 农村金融内涵的界定29

2.3.2 我国农村金融的特性30

2.3.3 农村金融的理论定位38

2.3.4 农村金融的功能金融学定位38

2.4 小额信贷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金融学定位51

2.4.1 小额信贷的特点51

2.4.2 小额信贷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金融学定位53

3 农村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及其理论基础58

3.1 农村小额信贷运行机制58

3.1.1 小额信贷目标客户及其识别58

3.1.2 小额信贷组织机构设置60

3.1.3 小额信贷运行机理分析62

3.2 相关理论基础65

3.2.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65

3.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67

3.2.3 “不完全竞争性”理论68

4 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72

4.1 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72

4.2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模式74

4.3 马来西亚的扶贫信贷模式75

4.4 印度的小额信贷模式77

4.5 玻利维亚阳光银行模式78

4.6 埃及的国家开发银行78

4.7 借鉴与启示79

4.7.1 政府的支持对小额信贷的发展十分重要79

4.7.2 开发有吸引力的小额贷款产品与服务80

4.7.3 确定合理的贷款利率80

4.7.4 小额信贷要以商业化为发展方向81

4.7.5 小额信贷降低贫困的效果很好81

5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概况83

5.1 我国小额信贷产生的背景83

5.2 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84

5.2.1 小额信贷试验阶段(1981—1993年)84

5.2.2 非政府组织的小额信贷产生阶段(1994—1996年)84

5.2.3 政府大规模参与阶段(1997—2000年)85

5.2.4 农村信用社参与阶段(2000年至2005年6月)86

5.2.5 探索“商业性小额信贷”的阶段(2005年6月至今)86

5.3 我国小额信贷的类型87

5.4 我国小额信贷的主要运作模式88

5.5 小额信贷发展现状92

5.6 小额信贷发展的新特点98

5.7 我国小额信贷发展实证研究101

5.7.1 易县扶贫社小额信贷模式102

5.7.2 涞水县扶贫社小额信贷模式110

5.7.3 香港乐施会禄劝县“社区发展基金”小额信贷模式114

5.7.4 赤峰市昭乌达妇女可持续发展协会小额信贷模式119

5.7.5 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平遥模式”124

5.7.6 农业银行西藏分行的农牧户小额信贷模式132

5.7.7 桑植县农村信用社的农户小额信贷模式137

5.7.8 德庆县农村信用社的“柑橘种植担保贷款”模式140

5.7.9 沂水县“百万农户致富工程”的财政贴息小额信贷模式145

5.7.10 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模式148

5.7.11 迁西县农村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模式158

6 新农村建设中小额信贷需求分析164

6.1 农户小额信贷需求特征164

6.1.1 农户借款行为比较普遍,借贷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166

6.1.2 农户的借贷需求及规模与其收入水平密切相关167

6.1.3 农户贷款资金用途广泛170

6.1.4 农户融资主要来自民间借贷172

6.1.5 农户贷款方式以信用贷款为主172

6.1.6 农户还款意愿强烈,还款能力增强173

6.2 农村小额信贷需求影响因素分析175

6.2.1 小额信贷品种单调,难以满足农户的多样化金融需求175

6.2.2 贷款利率偏高抑制农民金融需求176

6.2.3 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农户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矛盾177

6.2.4 农民金融知识匮乏179

6.2.5 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单一,无法满足农户小额信贷多样化需求179

7 新农村建设中小额信贷供给分析181

7.1 小额信贷供给机构分析181

7.1.1 非正规金融小额信贷机构181

7.1.2 正规金融机构186

7.2 小额信贷供给的制约因素分析191

7.2.1 法律缺失和监管部门缺位,制约了小额信贷的可持续性192

7.2.2 小额信贷市场主体缺乏有效竞争193

7.2.3 利率管制的低效率,抑制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193

7.2.4 资金来源的持续性无法得到保证195

7.2.5 对小额信贷的定位不准确196

7.2.6 管理水平较低,制约着小额信贷经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197

7.2.7 小额信贷产品单一,配套服务不足197

7.2.8 缺少风险分担机制198

8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200

8.1 主要结论200

8.2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203

8.2.1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为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203

8.2.2 建立真正服务“三农”的农村小额信贷机构,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203

8.2.3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小额信贷机构204

8.3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204

8.3.1 需求导向性原则204

8.3.2 “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原则205

8.3.3 多样性原则205

8.4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及实施路径206

8.4.1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206

8.4.2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路径208

8.5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211

8.5.1 加大农村金融知识宣传和普及力度,切实转变思想观念211

8.5.2 加强小额信贷立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212

8.5.3 促进小额信贷产品创新,建立信贷支农与科技支农相结合的长效机制214

8.5.4 推进小额信贷组织机制创新,建立完善小额信贷管理体系216

8.5.5 建立有效资金供给机制,拓宽融资渠道217

8.5.6 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建立完善贷款补偿保障机制217

8.5.7 为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19

8.5.8 加大对小额信贷的政策支持力度,增强小额信贷服务功能220

附录222

附录1 农户信贷情况及小额信贷需求调查问卷222

附录2 农户小额信贷现状调查问卷227

参考文献2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