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播学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传播学 第3版
  • 邵培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42687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429页
  • 主题词:传播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传播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1

一、传播学的定义2

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宗旨3

三、传播学的学科特4

第二节 传播学的研究体系6

一、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7

二、传播学的知识层次10

三、传播学的理论框架11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传播学的意义13

一、有助于推动传播学的学科建设13

二、有助于正确解释和合理解决传播现象和问题14

三、有助于提高传播决策的科学化水平14

四、有助于增强信息传播的效果15

五、有助于人们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15

第四节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15

一、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16

二、传播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种类17

思考题24

第一章 传播学的回顾与展望25

第一节 传播学的渊源与孕育25

一、传播学的欧洲渊源26

二、美国传播学的孕育30

第二节 传播学的产生与确立36

一、传播学的五位创始人37

二、传播学的完善者44

第三节 传播学的现状和趋势46

一、传播学的研究现状46

二、传播学的发展趋势48

思考题53

第二章 传播54

第一节 传播的概念54

一、传播概念的演变54

二、传播的定义58

第二节 传播的特点59

一、社会性和阶级性59

二、目的性和计划性60

三、主动性和创造性60

四、协同性和互动性60

五、永恒性和历史性61

第三节 传播的分类61

一、内向传播62

二、人际传播62

三、组织传播63

四、大众传播63

五、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64

第四节 传播的革命65

一、语言传播革命66

二、文字传播革命67

三、印刷传播革命69

四、电子传播革命70

五、网络传播革命71

六、历次传播革命的反思与总结73

第五节 传播的模式75

一、优秀传播模式的功能与标准76

二、传播模式的典范与评介77

三、整体互动模式的要素与特点84

四、传播模式的运用及原则87

第六节 传播的功能88

一、传播功能的来源与阐释89

二、个人的功能93

三、组织的功能94

四、社会的功能96

第七节 传播的原则99

一、制定传播原则的客观依据99

二、必须遵循的传播原则101

思考题104

第三章 传播者105

第一节 个人层面的传播者105

一、传播者的角色106

二、传播者的特点108

三、传播者的权利109

四、传播者的责任111

五、传播者的赢效因素114

第二节 媒介组织119

一、媒介组织及其地位119

二、对媒介组织的质疑与批判121

三、媒介组织的运作128

四、守门人和守门理论131

五、守门人的角色与特征135

六、守门人的功能与责任136

七、霸权理论138

第三节 传播制度研究139

一、施拉姆的报刊四种理论139

二、阿特休尔的媒介三种体系141

三、传播制度理论评析142

思考题146

第四章 传播与信息147

第一节 信息研究简述147

一、信息研究的纵向扫描148

二、信息研究的断面观照151

第二节信息的传播分析156

一、信息与物质、媒介、符号的关系156

二、信息与讯息、文本、知识、数据的关系157

三、社会认知理论159

四、框架分析160

第三节 信息的特征与分类162

一、一般信息的特征162

二、大众媒介信息的特征163

三、大众媒介信息的种类165

第四节 信息爆炸与信息匮乏166

一、信息爆炸:量的分析167

二、信息匮乏:质的审视169

第五节 信息污染与信息侵略171

一、信息污染:精神世界里的垃圾172

二、信息侵略:没有硝烟的星球大战175

思考题179

第五章 传播与符号180

第一节 符号、意义与传播180

一、符号是人类的表征180

二、符号与意义183

三、编码与译码185

第二节 符号的特性、功能与易读性186

一、符号的特性186

二、符号的功能187

三、易读性与易读标准189

第三节 语言符号191

一、语言的性质与地位191

二、语言的基本特性193

三、语言的误用194

第四节 非语言符号198

一、非语言符号的特点198

二、非语言符号的功能199

三、非语言符号的类型201

第五节 传播的符号学研究204

一、皮尔士的现代符号学204

二、罗兰·巴特的神话分析206

三、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208

四、芝加哥学派的符号互动理论211

思考题213

第六章 传播媒介214

第一节 传播媒介的概念与特点214

一、媒介的概念215

二、传播媒介的构成要素216

三、传播媒介的基本特点217

四、媒介分析的标准218

第二节 传播媒介的类型221

一、书写媒介221

二、印刷媒介223

三、广播媒介224

四、影视媒介226

五、网络媒介227

第三节 媒介理论述评228

一、伊尼斯的媒介偏向论228

二、麦克鲁汉的媒介决定论231

三、威廉斯的媒介文化论236

四、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239

五、布热津斯基的媒介失控论244

六、媒介恐慌论或媒体恐怖论248

思考题255

第七章 传播的谋略256

第一节 传播谋略的立体透视与分析257

一、传播谋略的内涵与机理257

二、传播谋略的起点与特点259

第二节 传播谋略的运筹与决断262

一、谋略运筹与决断的原则262

二、获取锦囊妙计的正确途径263

三、获取锦囊妙计的基本步骤264

第三节 古今传播谋略经典265

一、直接性谋略267

二、间接性谋略268

三、连续性谋略269

四、积累性谋略269

五、时机性谋略270

六、定位性谋略271

思考题273

第八章 传播的技巧274

第一节 传播技巧的概念与特点274

一、传播技巧的实质275

二、传播技巧的特点276

第二节 传播技巧的掌握与运用276

一、获取传播技巧的途径277

二、运用传播技巧的原则278

第三节 中外传播技巧集萃279

一、组构技巧279

二、论证技巧282

三、鼓动技巧287

四、传递技巧291

五、抗御技巧292

思考题294

第九章 受众295

第一节 受众的形貌295

一、受众的角色296

二、受众的特点297

三、受众的类型298

四、受众的基本权利300

第二节 受众研究的理论305

一、个人差异论305

二、社会类型论306

三、社会关系论307

四、满足需要论308

五、社会参与论309

第三节 受众的心理310

一、受众的需要310

二、受众的动机312

三、受众的心理效应315

四、受众的心理倾向317

第四节 受众的选择机制320

一、选择性注意320

二、选择性理解321

三、选择性记忆323

第五节 受众的反馈325

一、反债的界定与阐释325

二、多种多样的反债329

三、如何正确对待反债330

第六节 意见领袖332

一、意见领袖的形成因素332

二、意见领袖的中介功能334

三、要正确对待意见领袖335

思考题337

第十章 传播环境338

第一节 传播与环境的关系338

一、传播对环境的依赖339

二、环境对传播的作用340

第二节 传播环境的特征与类型341

一、传播环境的特征341

二、传播环境的类型343

第三节 地理环境与物理环境345

一、地理环境345

二、物理环境347

第四节 媒介环境与社会环境349

一、媒介环境349

二、社会环境351

第五节 传播环境与媒介生态353

一、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354

二、北美媒介生态学派355

三、媒介生态的基本观念359

思考题364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365

第一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程与阶段理论365

一、传播效果研究的探索历程365

二、魔弹效果论370

三、微弱效果论372

四、条件效果论375

五、分层效果论378

第二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断面理论382

一、社会说服论382

二、认知一致论383

三、认知失调论384

四、文化规范论386

五、议程设置论386

六、知识鸿沟论388

七、沉默螺旋论389

八、媒介依赖论390

第三节 传播效果的实质391

一、传播效果的特征392

二、传播效果的构成393

三、立体效果的三维结构394

第四节 传播效果的形成396

一、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396

二、传播效果的形成因素398

第五节 传播效果的评估399

一、传播效果的评估原则399

二、传播效果的评估途径400

思考题402

附录403

人类传播大事年表403

主要参考书目407

第三版后记4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