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苕溪渔隐丛话与宋代诗学典范 兼论诗话刊行及其传媒效应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高评著 著
- 出版社: 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957172151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18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5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苕溪渔隐丛话与宋代诗学典范 兼论诗话刊行及其传媒效应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第一章 诸论7
一、雕版印刷及其传媒效应7
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与诗学典范15
第二章 宋代雕版印刷之政教指向——印刷传媒之控制研究25
第一节 从缮写抄录到雕版刊行26
一、五代以前,写本难得,动辄散佚26
二、北宋之后,版本大备,士庶家皆有之33
第二节 宋代雕版印刷之效益及其政教使命42
一、传播与接受42
二、宣索赐予,兴教济众51
三、布之四方,图永其传59
四、资鉴与致用,度人以金针67
五、图书监控,看详禁毁75
第三节 结语78
第三章 宋代雕版印刷与传媒效应81
第一节 印刷传媒与诗分唐宋83
第二节 雕版印刷的传媒效应92
一、阅读精博,教育普及93
二、便利雕版,尽心校雠101
三、校刻精美,讲究版本109
四、印本易得,诵读卤莽119
第三节 结语123
第四章 宋代印刷传媒与诗分唐宋127
第一节 宋代雕版印刷与唐宋变革128
一、唐宋变革与印刷文化史之研究129
二、谷登堡活字印刷与宋代雕版印刷134
第二节 宋代印刷传媒效应与诗分唐宋141
第三节 结语151
第五章 宋诗话之传播与诗分唐宋——以宋刊诗话总集为例155
第一节 图书传播、版本流传与宋代诗学156
一、图书流通与印本传播156
二、图书传播、印本繁荣与宋代诗学162
三、宋诗话之传写刊行与唐宋诗风之分立166
第二节 宋代诗话总集之编纂与传播177
一、佚名《唐宋分门名贤诗话》二十卷182
二、阮阅《诗话总龟》一百卷185
三、计有功《唐诗纪事》八十一卷(附《全唐诗话》)192
四、魏庆之《诗人玉屑》二十卷197
第三节 结语202
第六章 胡仔诗学与宋诗宋调——《苕溪渔隐丛话》杜甫诗述评207
第一节《丛话》标榜杜甫为诗家典范210
一、品藻诸家,尊崇老杜210
二、杜集传播,关注善本213
三、以史证诗,发明诗史215
第二节《丛话》凸显宋代诗学之二元论述217
一、法度规矩、变体自由219
二、点窜改定、天然自在228
第三节《丛话》体现宋诗宋调之宗风239
一、考求来处、资书为诗240
二、摭髓化用、推陈出新256
第四节 结语265
第七章 苕溪渔隐论宋诗宋调之形成——以欧、王、苏、黄诗风为例271
第一节 苕溪渔隐论「摆落规摹,绝去谿径」275
第二节 苕溪渔隐论「自出机杼,古人不到」287
第三节 结语298
第八章《苕溪渔隐丛话》东坡卷之意义——兼论胡仔之典范观303
第一节 苏轼为天下之奇才,宋诗之典范304
一、苏轼为天下之奇才304
二、苏轼为诗人之楷模308
第二节 标榜宋诗宋调之特色325
一、本色与变体326
二、使事与用典332
三、规矩与自由336
四、以文字为诗338
第三节 结语343
第九章「苕溪渔隐曰」论苏轼、黄庭坚诗347
第一节 表彰元祐学术,推崇苏轼、黄庭坚348
一、苏轼诗文之中外传播与爱服接受351
二、镂版传播、乌台诗案与讥讽讪谤358
三、苏轼迁谪岭海,诗风类似杜甫夔州后诗366
四、标榜鲁直诗法,提倡「师少陵而友江西」371
第二节 考求用典出处,昌扬苏、黄诗风,体现宋调之风格380
第三节 结语391
第十章《苕溪渔隐丛话》与宋代诗学之学古论——以仿拟修辞为讨论核心395
第一节 学古通变,致力法度锻炼396
第二节 规范体貌:法式与体格之仿拟402
一、法式之摹拟404
二、体格之摹拟412
第三节 点窜陈言:改造、转化与创新423
一、点铁成金与仿拟修辞424
二、夺胎换骨与仿拟修辞430
第四节 结语437
第十一章 结论439
附录 宋代诗话文体学之新诠释——破体与创造性思维449
第一节 破体与新变创发449
一、本色、尊体与变体、破体449
二、宋代破体与创造性思维453
第二节 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与创意组合459
一、以文为诗与创意组合459
二、以诗为词与创造性思维466
第三节 以赋为文、以文为四六与新奇组合476
一、以赋为文476
二、以文为四六480
第四节 结语482
徵引书目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