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改革30年经济学文选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改革30年经济学文选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32/30107475.jpg)
- 新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978710803059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146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586页
- 主题词:经济改革-中国-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改革30年经济学文选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成思危3
一、计划与市场3
从必须改革“复制古董、冻结技术进步”的设备管理制度谈起&孙冶方3
论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刘国光 赵人伟13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探讨&林子力30
对《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的说明&薛暮桥36
关于我国经济调整与改革若干阶段问题的看法&朱嘉明 王岐山 翁永曦等42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商品经济的再探索——给十二届三中全会的意见书&马洪50
以价格改革为中心带动经济体制的改革&张维迎70
论我国价格体系改革方向及其有关的模型方法&周小川 楼继伟84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探索&郭树清92
经济运行模式的转换——试论中国进一步改革的问题和思路&华生 何家成 张学军等109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全方位开放&何伟 韩志国123
市场化改革思路的主要特征与内容&李晓西134
深化改革,摆脱困境——致中共中央常委的信&薛暮桥139
关于计划与市场提法问题的建议&吴敬琏149
为什么要提出“劳动力市场”&高尚全157
新价格模式的建立与市场发育的关系&张卓元163
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汪丁丁175
市场与法治&钱颖一183
转轨前中东欧与中国经济体制的“可放弃性”问题&秦晖205
二、多种所有制221
对待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态度&于光远221
社会主义所有制体系的探索&厉以宁226
论非国有经济与公民产权&熊映梧243
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关于社会主义的再定义问题&吴敬琏253
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经济&董辅礽262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谢伏瞻 刘世锦 张文魁270
论体制转轨的动态过程——非国有部门的成长与国有部门的改革&樊纲279
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不可歧视的重要部分——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保育钧301
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厉以宁323
体制转型与公用事业民营化&张曙光326
关于社会主义非公经济的十个观点&晓亮333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新飞跃&习近平338
三、国企改革347
改革经济管理体制要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马洪347
企业本位论&蒋一苇362
关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若干设想&肖灼基385
股份化:进一步改革的一种思路&金立佐 吴稼祥404
股份制与企业家职能的分解&张维迎415
股份制是明确企业财产关系的最好形式&厉以宁426
中国的繁荣需要现代企业制度&王珏428
股份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的好形式&黄范章442
寻求改革的稳定形式&盛洪448
论公司化&吴敬琏 钱颖一454
承包制是企业制度的根本变革&杨培新463
从企业功能出发,分类改革国有企业&董辅礽468
国有企业产权交易行为分析&唐宗焜 韩朝华483
理顺产权关系是国有企业机制转换的基础环节&范恒山490
产权范畴定义在我国的特殊分歧及现实意义&刘伟 李风圣500
产权范畴定义在我国的特殊分歧及现实意义&刘伟 李风圣500
国有中小企业产权改革及政府在改革进程中的角色——山东诸城国有中小企业改革&黄少安 魏建508
改革实践的呼唤——中国公司治理原则&李维安518
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均衡分析&刘小玄522
国有企业的问题不在所有人缺位而在职业经理人信托责任的缺位——我国的MBO事实上是MBI&郎咸平535
只有作为所有者的劳动者才有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权&刘永佶539
国企改革中的公平问题&张春霖547
国企改革若干回顾和思考&高粱565
四、资本市场575
按商品经济要求改革投资体制&钟朋荣575
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中国货币政策&吴晓灵 谢平579
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和实质性审查制度的选择&高西庆587
东亚的银行体系与金融危机&胡祖六591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金融业的稳定与发展&钱颖一 黄海川599
发展证券市场的16条建议&厉以宁617
论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分立的有效性前提&钟伟621
中国资本市场为什么必须进行全流通变革&吴晓求631
再谈中国经济中的股本债务比例关系&周小川639
转型时期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地方治理与银行改革的互动研究&巴曙松645
中国风险投资的回顾与展望&成思危652
五、三农问题661
改善经营管理工作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杜润生661
我国农村生产力和我国农业的特性及其要求&林子力668
从统购统销到土地税&宋国青676
制定农产品价格应以劣等地合理经营的成本为基础&刘家声698
小城镇大问题&费孝通703
交易产生的所有权&周其仁714
农村工业部门生成的依据及其变革性意义&李克强728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何处去?&辜胜阻735
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林毅夫743
贫困地区试行农村土地永佃制度改革的建议&高新才752
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温铁军758
论农村集体产权&党国英761
我向总理说实话&李昌平782
三农问题根在扭曲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张晓山789
从政治上重新认识农民&于建嵘795
乡镇政府的“应酬政治”——10省(区)20乡镇调查&赵树凯798
建议给农民免税&杜润生802
尽快改革导致市场畸形发育和社会冲突的现行土地制度&文贯中805
积极探索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机制&陈锡文818
健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的若干政策建议&李剑阁 韩俊820
六、收入分配与民生问题841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通向繁荣的权衡&周为民 卢中原841
失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面临的新挑战&宋晓梧854
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双层次收入分配体制&魏杰861
非帕累托改变:既得利益与改革阻力&樊纲86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居民的收入从要素市场取得&茅于轼886
论公平&李风圣889
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赵人伟李实900
公有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改革&陈宗胜912
如何看待我国的户籍制度及其变革前景&李强918
寻求共赢:社会保障的第三条道路&高书生924
中国应采用政府主导型的医疗体制&李玲930
中国医疗改革违背了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葛延风 柏晶伟936
政府主导才是问题所在——医改系列评论之四&周其仁945
培育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陆学艺949
失业和分配不公的制度症结&周天勇954
劳动力供求新趋势及政策调整&蔡昉971
七、对外开放977
特区建设和沿海城市开放的几个问题&马洪977
走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可能性及其要求&王建989
世贸协议的压力&张五常995
香港深圳需要建立经济联盟&童大林 薛小和1000
吸引外资对中国产业技术进步和研发能力提升的影响&江小涓1004
外资并购已危及中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左大培 刘鹄伟1020
深圳应成为中国政改试验田&李罗力1026
八、政府改革1035
论政治透明度&王沪宁1035
传统政治与依附经济&黄海峰 吕岩 曾林1043
从压力型体制走向民主合作的新体制&荣敬本 高新军 何增科等1046
政治体制改革为何不能缓行&王贵秀1055
一篇迟到的“考察纪要”&杨启先1062
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社会公正也是硬道理&王绍光 胡鞍钢 丁元竹1080
腐败和反腐败的经济学思考&吴敬琏1084
法治造就有限政府与有效政府&钱颖一1100
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若干建议&迟福林1106
市场深化与法治化道路&韦森1112
“改善宏观调控”的关键是“改革宏观调控体系”&魏加宁1121
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1130
我们的政府有多大?&陈志武1133
促进人的自身发展&常修泽1141
编后记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