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和谐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和谐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1089693.jpg)
- 周德义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54388706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02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522页
- 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和谐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和谐理念概述1
第一节 关于和谐理念发展的几个阶段4
第二节 关于和谐理念的哲学意蕴11
第三节 关于“和谐”与“矛盾”等关系的再思考14
第四节 和谐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21
第二章 中国古代社会的和谐思想25
第一节 中国古代社会和谐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条件26
一、中国古代社会和谐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客观条件26
二、中国古代社会和谐思想形成与发展的主观因素29
第二节 先秦时期的和谐思想35
一、先秦时期和谐思想勃兴的历史背景35
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谐思想37
三、道家学派和谐思想52
四、墨家学派和谐思想66
第三节 汉唐时期的和谐思想71
一、汉唐时期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变化71
二、董仲舒的和谐德治思想71
三、佛教教义和伦理规范中蕴含的和谐思想77
第四节 宋元明清时期的和谐思想84
一、理学成为正统的封建统治思想84
二、张载“天人合一”的和谐伦理思想85
三、周敦颐“宇宙论体系”中的和谐思想89
四、程朱理学中的和谐思想93
五、王夫之“礼宜乐和”之“中和之纪”的和谐社会理想100
第三章 中国近代的和谐思想108
第一节 危机的诊断与化解——龚自珍人本主义和谐思想的独特形式110
一、龚自珍对社会危机的诊断110
二、社会危机的化解方案117
第二节 王韬和谐思想论述125
一、中外文化交流与共存126
二、世界应是相互联系、依存的和谐整体130
三、主“和”的外交思想132
四、理想的政治制度:“君民共治”136
五、恢复生产、发展商业经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138
第三节从“共和之世”到“地方自治”——黄遵宪和谐思想与实践141
一、和谐思想:“共和之世”的形成、发展和主要内容141
二、和谐思想的具体运用——地方自治151
第四节 康有为《大同书》蕴涵的和谐思想156
一、从进化论的角度阐释和谐理念,追求大同社会理想157
二、和谐平等思想是“大同”理想的核心159
第五节 梁启超《新民论》蕴涵的和谐思想160
第六节 孙中山和谐思想解析165
一、注重民生的社会和谐思想166
二、互助调和的人际和谐思想168
三、“节制资本”的经济和谐思想169
四、对外开放的国际和谐思想170
五、“官为民仆”的政治和谐思想171
第四章 西方和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74
第一节 西方古代和谐思想的起源探悉176
一、和谐的词源学分析176
二、和平的“伊甸园”——西方和谐思想的摇篮177
三、“数的适当比例关系”——和谐思想从宗教到哲学的转变179
四、对立统一的动态和谐思想——从毕达哥拉斯到柏拉图的过渡阶段181
五、人的存在状态到国家的管理——和谐从纯粹哲学思考转变为治国方略182
六、中庸的和谐——从理想到现实的回归189
第二节《古兰经》的和谐思想196
一、和谐的来源——真主创造197
二、伊斯兰教和谐观的基本特征202
三、不和谐的根源203
四、通往和谐之路204
第三节 中世纪宗教哲学的和谐思想205
一、奥古斯丁《上帝之城》和谐思想207
二、托马斯·阿奎那和谐思想219
第四节 乌托邦与空想社会主义视野的和谐226
一、《乌托邦》与“乌托邦”演变226
二、“实业制度”:圣西门对和谐社会制度的探索237
三、傅立叶和谐理论基础及其和谐社会设想244
第五节 西方社会学视野中和谐的多重维度与和谐社会的建构256
一、关联与统一的有机内在和谐:与原子个体论对立256
二、稳定与有序的和谐:与失范相对立261
三、世俗与具体的和谐:与神秘性和神圣性对立265
四、关系论和谐:与二元论相对立268
五、创建与追寻——领悟社会学领域和谐社会的建构路径269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人的和谐思想305
第一节 马克思和谐思想的渊源305
一、马克思和谐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306
二、传统和谐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307
三、继承与超越——马克思对空想社会主义和谐思想的批判性吸收309
第二节 马克思和谐哲学思想314
一、马克思和谐思想的哲学基础314
二、马克思和谐思想的经济学基础324
三、马克思的基本和谐思想328
第三节 毛泽东和谐哲学思想及其社会实践342
一、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和谐社会的条件与基础342
二、矛盾对立统一是毛泽东和谐思想的核心内容345
三、“人民公社”——和谐社会组织建设的实践尝试及经验教训355
第四节 邓小平社会和谐理论与实践运用360
一、社会主义本质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36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具体运用369
第五节《江泽民文选》中的和谐哲学思想373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的发展观374
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和谐的执政观375
三、“三个代表”思想——和谐的文化观375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和谐的建设观377
五、推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谐的经济增长观378
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谐的工业战略观379
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谐的人才培养观379
八、积极推进西部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380
九、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谐的党建观381
第六节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82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及内涵382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384
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基本内涵386
四、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387
第六章 和谐思想的哲学基础400
第一节 关于哲学的三种理论形态400
一、原生形态哲学401
二、对立形态哲学403
三、和谐形态哲学409
第二节“一分为三”是和谐思想的哲学基础414
一、一分为三的内涵和基本特征415
二、“一分为三”的表现形式417
三、“一分为三”的理论与实践价值427
第三节 构建和谐天人关系与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431
一、构建和谐天人关系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434
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454
第七章 和谐哲学理论的当代运用459
第一节 和谐哲学思想与社会政治的关系459
一、“和谐哲学”对政治伦理的构建意义重大460
二、“和谐哲学”是树立新型政治伦理价值观的理念前提462
三、发挥“和谐哲学”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关键性作用463
四、和谐哲学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465
第二节 和谐哲学与社会经济的关系468
第三节 和谐哲学思想与和谐文化教育的关系472
一、和谐哲学与和谐文化建设472
二、和谐哲学理论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481
主要中文参考文献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