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政治安全的网络舆情治理创新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于政治安全的网络舆情治理创新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31397065.jpg)
- 舒刚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20092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77页
- 主题词:互联网络-舆论-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于政治安全的网络舆情治理创新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1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10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35
第一章 从政治稳定到政治安全:研究范式的转换40
第一节 安全与政治安全40
一、安全与安全研究范式40
二、政治安全:安全研究议程的新拓展53
第二节 政治安全与相关概念辨析62
一、政治安全与国家安全63
二、政治安全与政治稳定66
第三节 政治安全的核心构成要素71
一、国家政权安全73
二、意识形态安全75
三、政治制度安全77
四、政治秩序安全78
第二章 网络舆情:政治安全的“双刃剑”81
第一节 网络舆情:舆情的新形态81
一、舆情与网络舆情81
二、网络舆情的时代特征93
第二节 网络舆情的传播动因与演变过程99
一、网络舆情的传播动因100
二、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103
第三节 网络舆情对政治安全的双重效应112
一、网络舆情对国家政权安全的双重效应112
二、网络舆情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双重效应118
三、网络舆情对政治制度安全的双重效应123
四、网络舆情对政治秩序安全的双重效应127
第三章 网络舆情治理:政治安全的保障条件131
第一节 网络舆情治理的基础理论131
一、不确定性、风险与网络舆情治理131
二、网络舆情治理的多学科理论透视135
第二节 网络舆情治理的实践探索147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域外经验147
二、网络舆情治理的中国实践156
第三节 网络舆情治理对维护政治安全的积极作用174
一、网络舆情治理对国家政权安全的巩固174
二、网络舆情治理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强化178
三、网络舆情治理对政治制度安全的推进184
四、网络舆情治理对政治秩序安全的重构187
第四章 网络舆情治理困境:政治安全的潜在隐患192
第一节 网络舆情治理的逻辑与模式193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政府逻辑193
二、网络舆情治理的社会逻辑196
三、网络舆情治理的基本模式199
第二节 网络舆情治理的现实困境204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结构缺陷204
二、网络舆情治理的机制僵滞208
三、网络舆情治理的目标异化211
第三节 网络舆情治理的潜在风险:基于政治安全的观察213
一、缺乏认同性:刚性网络舆情治理危及国家政权安全213
二、缺乏包容性:刚性网络舆情治理危及意识形态安全215
三、缺乏创新性:刚性网络舆情治理危及政治制度安全217
四、缺乏参与性:刚性网络舆情治理危及政治秩序安全219
第五章 网络舆情治理创新:政治安全保障的机制与路径222
第一节 提升舆情治理能力,确保国家政权安全223
一、推进科学治理:从网络舆情封锁向网络信息共享转变223
二、促进依法治理:从运动式治理向法治化治理转变224
第二节 重塑舆情治理理念,确保意识形态安全227
一、创新舆情认知:从问题视角向优势视角转变228
二、转变治理思维:从舆情管控向舆情治理转变229
第三节 加强制度化建设,确保政治制度安全232
一、完善治理机制:从短期效应向长效机制转变233
二、创新治理手段:从刚性治理向柔性治理转变234
第四节 完善合作治理结构,确保政治秩序安全235
一、拓展治理主体:从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236
二、调整治理取向:从政府维稳向公民维权转变238
结语 以网络舆情治理创新推进政治安全240
参考文献244
后记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