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区域变质岩及变质作用演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区域变质岩及变质作用演化](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2490062.jpg)
- 耿元生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9601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区域变质岩及变质作用演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概述3
第一章 变质相和压力类型3
第一节 变质相和压力类型的基本定义3
第二节 各变质相和变质相型的基本特征5
第二章 变质作用类型的划分9
第一节 变质作用类型划分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9
第二节 变质作用类型的划分10
一、局部性变质作用10
二、区域性的变质作用13
第三章 变质作用期次的划分17
第一节 变质作用期次划分的基本原则17
第二节 锆石等矿物原位定年在变质作用期次划分中的应用19
第四章 变质地质单元的划分24
第一节 变质地质单元划分的基本原则24
第二节 变质地质单元的划分26
第二篇 各变质地质单元的基本特征33
第五章 天山-兴蒙变质地区的阿尔泰-天山变质亚区(阿尔泰-天山变质地块)33
第一节 阿尔泰变质地带35
第二节 准噶尔-北天山变质地带37
第三节 中天山变质地带38
第四节 伊犁变质地带39
第五节 西南天山变质地带39
第六节 南天山变质地带41
第七节 北山-柳园变质地带43
第六章 天山-兴蒙变质地区的内蒙古-大兴安岭变质亚区45
第一节 额济纳-乌力吉变质地块(弧盆系)46
一、额济纳-哈日敖日布格变质地带(岩浆弧)V(Pz2)46
二、恩格尔乌苏变质地带(蛇绿杂岩带)V(C-P)47
三、包尔乌拉-乌力吉变质地带(岩浆弧)V(Pz2)48
第二节 包尔汗图-白乃庙变质地块48
一、宝音图变质地带P∈E(Pt2)48
二、包尔汗图变质地带C(Pz1)50
三、白乃庙变质地带C(Pz1)+V(Pz2)51
四、镶黄旗-多伦变质地带(陆缘岩浆弧)V(Pz2)52
第三节 索伦山-西拉木伦变质地块(结合带)53
一、二道井-迪彦庙变质地带(增生杂岩带、高压蓝片岩带)54
二、林西变质地带(残余盆地)56
三、温都尔庙变质地带(增生杂岩带、高压蓝片岩带)57
第四节 大兴安岭变质地块(弧盆系)60
一、新林-红花尔基变质地带(蛇绿混杂岩带,蓝闪片岩-绿片岩带)60
二、东乌旗-多宝山变质地带62
三、贺根山-黑河变质地带(蛇绿混杂岩带)67
四、锡林浩特变质地带68
第五节 额尔古纳变质地块x(Pt3)+V(Pz)74
一、漠河兴凯期变质地带(古地块残块),x(Pt3)74
二、莫尔道嘎古生代变质地带V(Pz)78
第七章 天山-兴蒙变质地区的吉林-黑龙江变质亚区79
第一节 吉林-黑龙江变质地块79
一、通辽-佳木斯亚绿片岩相变质地带79
二、四平-延吉变质地带80
三、萝北-牡丹江变质地带82
第二节 佳木斯-虎林变质地块84
一、麻山-虎林变质地带84
二、那丹哈达岭变质地带90
第三节 变质作用、花岗质岩浆作用和构造演化90
一、早古生代变质作用和花岗岩90
二、晚古生代晚期-中生代早期的花岗岩91
三、地层特征93
四、区域对比94
五、与其他大陆的联系95
第八章 塔里木-阿拉善变质地区96
第一节 塔里木元古宙变质地块96
一、阿克苏变质地带96
二、库鲁克塔格-星星峡变质地带97
三、西昆仑变质地带98
第二节 敦煌-阿拉善变质地块100
一、敦煌变质地带100
二、阿拉善变质地带102
第九章 华北变质地区106
第一节 阴山变质地块107
一、乌拉特中旗/白云鄂博-化德变质地带107
二、色尔腾山-围场变质地带108
第二节 集宁-鄂尔多斯变质地块111
一、集宁-贺兰山变质地带111
二、吕梁-延安变质地带120
第三节 冀鲁变质地块124
一、辽西-中条变质地带124
二、冀东变质地带138
三、鲁西-蚌埠变质地带144
四、胶东变质地带150
第四节 辽吉变质地块156
一、辽北-吉南太古宙变质地带156
二、辽河古元古代变质地带161
第十章 西昆仑-柴达木-秦岭变质地区169
第一节 西昆仑南变质地块169
第二节 阿尔金-祁连-柴达木元古宙-早古生代变质地块170
一、北阿尔金-北祁连早古生代变质地带170
二、中阿尔金-祁连元古宙变质地带176
三、欧龙布鲁克古元古代变质地带176
四、南阿尔金-柴北缘早古生代变质地带177
五、柴达木-昆(仑)北元古宙-早古生代变质地带187
第三节 西秦岭变质地块187
一、西秦岭北缘元古宙-早古生代变质地带188
二、西秦岭南晚古生代-中生代(华力西-印支)变质地带188
第四节 秦岭早古生代变质地块189
一、北秦岭早古生代变质地带189
二、南秦岭变质地带191
第五节 变质作用与造山作用192
第十一章 大别-苏鲁变质地区196
第一节 大别山变质地块196
一、南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地带197
二、北大别变质核杂岩变质地带200
三、桐柏变质地带203
第二节 苏鲁变质地块204
一、苏鲁高压变质地带206
二、苏鲁超高压变质地带206
第十二章 喀喇昆仑-巴颜喀拉-昌都-思茅变质地区213
第一节 喀喇昆仑-巴颜喀拉变质地块213
一、巴彦喀拉-甘孜变质地带214
二、玉树-中甸变质地带215
第二节 羌北-昌都-兰坪变质地块216
一、羊湖-金沙江-哀牢山变质地带216
二、羌北-昌都-兰坪变质地带216
第三节 变质作用与地壳演化218
第十三章 羌南-冈底斯-喜马拉雅-滇西变质地区219
第一节 羌南-保山变质地块219
一、龙木错-双湖-澜沧江变质地带219
二、羌南-保山变质地带220
第二节 冈底斯-腾冲变质地块222
一、班公湖-怒江变质地带222
二、班戈-洛隆变质地带225
三、冈底斯-察隅变质地带229
四、腾冲变质地带233
第三节 喜马拉雅变质地块234
一、雅鲁藏布江变质地带(板块缝合带)234
二、北喜马拉雅变质地带235
三、高喜马拉雅变质地带237
四、低喜马拉雅变质地带241
第四节 变质作用与地壳演化241
一、结晶基底的形成及变质作用242
二、古特提斯洋闭合碰撞过程的变质作用242
三、新特提斯洋闭合碰撞过程的变质作用242
四、高原隆升阶段的变质作用243
第十四章 扬子变质地区245
第一节 扬子西-北缘变质地块246
一、康滇变质地带247
二、滇中变质地带251
三、南盘江-右江变质地带252
第二节 扬子变质地块253
一、黄陵变质地带253
二、江南隆起(造山带)变质地带256
三、下扬子变质地带260
第十五章 华夏变质地区263
第一节 武夷山变质地块263
一、古元古代变质地带264
二、古生代加里东期变质地带291
三、中生代印支期变质地带297
第二节 南岭-云开变质地块298
一、加里东期变质地带298
二、华力西期变质地带301
三、印支期变质地带301
第三节 海南变质地块302
一、加里东期变质地带302
二、华力西-印支期变质地带306
第四节 东南沿海与台湾变质地块307
一、燕山期变质地带307
二、喜马拉雅期变质地带315
第五节 华夏地块地质事件序列及与变质作用的关系316
第三篇 基些变质地质问题的讨论328
第十六章 冲击变质作用328
第十七章 中国蓝片岩的基本特征333
第十八章 中国主要造山带中麻粒岩的基本特征341
第十九章 中国北方低级变质作用的讨论348
一、变质作用与成岩作用的界线349
二、绿泥石的成因350
第二十章 中国变质作用的演化与中国大陆形成演化的关系352
第一节 形成古老陆块的区域变质作用352
一、古老变质作用的年代学记录352
二、新太古代的变质作用与地壳增生和再造353
三、与哥伦比亚超大陆聚会有关的古元古代晚期的变质作用355
第二节 与扬子地块形成演化有关的变质作用360
第三节 形成中国大陆基本格局的区域变质作用363
第四节 与中国北方大陆地壳增生有关的变质作用365
第五节 与青藏高原形成、隆升有关的变质作用367
主要参考文献369
附表 矿物名称和其缩写对应表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