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 理论·方法·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左其亭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6500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35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50页
- 主题词: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 理论·方法·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1 关于城市1
1.1 城市发展历史及城市化趋势1
1.1.1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过程1
1.1.2 城市化趋势4
1.2 城市结构与形成条件6
1.2.1 城市结构及认识6
1.2.2 城市形成条件7
1.3.1 城市的特点9
1.3 城市特点及存在的问题9
1.3.2 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12
2 城市水文水资源16
2.1 城市水循环16
2.1.1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16
2.1.2 水循环的特点及作用20
2.1.3 城市水循环22
2.2 城市气候及降水特征23
2.2.1 城市对气候的影响作用及机制24
2.2.2 城市降水特征25
2.3.2 城市下垫面性质变化及水文效应27
2.3 城市水文效应27
2.3.1 城市气候变化引起的水文效应27
2.3.3 城市径流过程变化及雨洪30
2.4 城市水环境32
2.4.1 水环境的概念32
2.4.2 城市水环境34
2.5 城市水问题及解决措施35
2.5.1 城市水问题35
2.5.2 城市水问题的形成原因37
2.5.3 解决城市水问题的具体措施38
2.6 城市水资源系统及循环过程39
2.7 城市水资源管理及难点问题41
2.7.1 城市水资源管理目标42
2.7.2 城市水资源管理内容42
2.7.3 城市水资源管理难点问题45
3 城市水环境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及量化研究框架47
3.1 城市水环境与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47
3.1.1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及内涵47
3.1.2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51
3.1.3 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概念及内涵52
3.2.1 量化研究框架55
3.2 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量化研究框架及关键问题55
3.2.2 关键问题56
4 水资源承载能力量化研究理论基础61
4.1 社会经济变化趋势及需水量预测61
4.1.1 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的关系62
4.1.2 社会经济系统变化量化指标选择64
4.1.3 社会经济系统变化预测的一般方法65
4.1.5 经济增长趋势分析及经济增长模型66
4.1.4 人口增长趋势分析66
4.1.6 社会经济发展用水量预测68
4.2 城市生态系统及生态需水量计算75
4.2.1 城市生态系统75
4.2.2 生态需水量计算75
4.3 水资源量计算与水资源转化关系方程80
4.3.1 水资源量计算81
4.3.2 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85
4.3.3 城市水资源转化关系方程86
4.4.1 水质模型92
4.4 水环境模拟与控制目标确定92
4.4.2 控制目标方程95
4.5 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耦合系统互动关系量化模型96
4.5.1 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耦合系统96
4.5.2 耦合系统互动关系量化模型98
4.6 水资源系统优化技术与计算机模拟技术103
4.6.1 最优化模型与模拟模型104
4.6.2 最优化模型计算方法105
4.6.3 计算机模拟技术108
5.1 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模型111
5 城市水环境与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111
5.1.1 城市污染物排放量计算112
5.1.2 水量—水质—生态耦合模型112
5.1.3 控制目标方程114
5.1.4 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115
5.1.5 应用举例——郑州市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117
5.2 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模型121
5.2.1 水资源承载程度指标121
5.2.2 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123
6.1 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问题130
6.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由来130
6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130
6.1.2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133
6.1.3 可持续发展的量化准则136
6.1.4 可持续发展的量化指标136
6.1.5 可持续发展的量化方法138
6.2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及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意义144
6.2.1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144
6.2.2 水资源优化配置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意义145
6.3.1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146
6.3 水资源承载能力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系146
6.3.2 对“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剖析150
6.4 基于承载条件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151
6.4.1 基于不承载条件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151
6.4.2 基于承载条件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151
6.5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153
6.5.1 模型简介153
6.5.2 模型比较说明154
7.1 郑州市概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156
7.1.1 自然地理概况156
7 应用实例——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及优化配置研究156
7.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61
7.1.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62
7.1.4 郑州市发展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与挑战164
7.2 计算单元划分165
7.2.1 划分计算单元的目的165
7.2.2 划分计算单元的原则及划分方案165
7.3 水资源量计算167
7.3.1 降水量及产水系数计算167
7.3.2 地表水资源量计算168
7.3.3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170
7.3.4 水资源总量计算171
7.3.5 区外调水量171
7.3.6 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172
7.4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需水量预测174
7.4.1 社会经济主要指标统计与分析175
7.4.2 郑州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178
7.4.3 社会经济发展用水量预测182
7.5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水环境质量184
7.5.1 地表水开发利用情况184
7.5.2 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187
7.5.3 现状供水工程情况及实际用水量188
7.5.4 水环境质量189
7.5.5 污废水排放量及计算191
7.5.6 水环境质量控制目标192
7.6 郑州市水资源承载程度评价193
7.6.1 现状条件下郑州市水资源承载程度评价193
7.6.2 规划水平年2005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程度评价195
7.6.3 规划水平年2010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程度评价197
7.6.5 规划水平年2020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程度评价199
7.6.4 规划水平年2015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程度评价199
7.6.6 规划水平年2025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程度评价200
7.6.7 规划水平年2030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程度评价201
7.6.8 综合结论203
7.7 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203
7.7.1 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输入参数选择及计算指标203
7.7.2 现状条件下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206
7.7.3 规划水平年2005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208
7.7.4 规划水平年2010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210
7.7.5 规划水平年2015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211
7.7.7 规划水平年2025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212
7.7.6 规划水平年2020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212
7.7.8 规划水平年2030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213
7.8 郑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213
7.8.1 现状2001年、规划2005、2010年郑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214
7.8.2 规划水平年2015年郑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215
7.8.3 规划水平年2015~2030年郑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215
7.8.4 配置结果综合分析216
7.9 综合结论与建议219
8 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对策及城市水资源管理222
8.1 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对策222
8.2.1 建立完善的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224
8.2 城市水资源管理措施224
8.2.2 加强宣传,鼓励公众广泛参与225
8.2.3 水资源管理的经济运行措施226
8.2.4 采用先进技术,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227
8.3 城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227
8.3.1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227
8.3.2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228
8.3.3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229
8.3.4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及主要功能230
参考文献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