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
  • 张云勇,张智江,刘锦德,刘韵洁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9399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系统软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中间件产生背景及分布式计算环境1

1.1 开放系统与互操作性概述1

1.1.1 开放系统概述1

1.1.2 开放系统轮廓及互操作性概述3

1.2 中间件概述5

1.2.1 中间件的定义5

1.2.2 中间件的分类6

1.2.3 中间件的优点7

1.3 远程过程调用及其增强8

1.3.1 RPC基本功能8

1.3.2 RPC的通信8

1.3.3 RPC的语义9

1.3.4 RMI环境9

1.3.5 排队RPC12

1.4 分布式计算环境DCE12

1.4.1 DCE的体系结构12

1.4.2 DCE的应用13

1.4.3 DCE服务13

1.4.4 DCE问题15

1.5 SUN的ONC16

1.6 小结17

1.7 习题18

第2章 面向对象中间件ODP19

2.1 面向对象技术的优势19

2.2 面向对象技术中的概念20

2.3 面向对象的方法论20

2.4 面向对象的ODP中间件22

2.4.1 ODP标准组成22

2.4.2 ODP功能24

2.5 RM-ODP的绑定模型24

2.5.1 计算绑定模型24

2.5.2 工程绑定模型26

2.6 小结28

2.7 习题28

第3章 COM相关技术29

3.1 COM技术的发展29

3.2 COM技术的体系结构30

3.3 COM技术中接口31

3.4 COM类工厂机制33

3.5 DCOM技术34

3.6 COM+技术35

3.7 .NET框架37

3.8 COM技术中的企业功能服务39

3.9 小结39

3.10 习题40

第4章 J2EE技术41

4.1 J2EE概述41

4.2 EJB模型42

4.2.1 客户42

4.2.2 EJB构件43

4.2.3 EJB容器46

4.2.4 遗留系统48

4.3 EJB角色48

4.4 EJB和其他技术的关系49

4.4.1 EJB和JavaBeans的关系50

4.4.2 EJB和CORBA的关系50

4.5 常见EJB系统50

4.5.1 WebSphere50

4.5.2 WebLogic51

4.5.3 IAS51

4.6 开发实例51

4.6.1 创建Remote Interface52

4.6.2 实现Bean类52

4.6.3 Home Interface52

4.6.4 Client的实现53

4.7 J2EE技术中企业功能服务53

4.8 小结54

4.9 习题55

第5章 CORBA初步56

5.1 OMA56

5.1.1 对象服务57

5.1.2 公共设施58

5.1.3 域界面58

5.1.4 应用界面59

5.2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RBA)59

5.3 ORB核心59

5.4 IDL语言和语言映射60

5.5 存根和框架61

5.6 动态调用61

5.7 对象适配器61

5.8 界面仓库和实现仓库62

5.9 ORB之间的互操作62

5.10 CORBA的最新进展63

5.10.1 服务质量控制技术63

5.10.2 通过值传递对象63

5.10.3 CORBA构件技术64

5.10.4 其他65

5.11 一个最小的CORBA应用65

5.11.1 CORBA应用程序的一般开发过程65

5.11.2 示例66

5.12 小结68

5.13 习题68

第6章 CORBA服务69

6.1 CORBA服务概述69

6.1.1 核心服务69

6.1.2 数据库与事务处理72

6.1.3 其他服务73

6.2 命名服务75

6.3 事件服务75

6.3.1 CORBA事件服务概述75

6.3.2 CORBA事件服务体系结构76

6.3.3 分布式实时事件服务概述78

6.4 交易器服务79

6.4.1 对象交易概述79

6.4.2 基本概念与数据类型81

6.4.3 互连机制84

6.5 负载均衡86

6.5.1 应用程序分区86

6.5.2 复制87

6.6 容错89

6.6.1 容错性概述89

6.6.2 CORBA对容错的支持90

6.7 消息中间件及CORBA消息服务91

6.7.1 消息中间件概述91

6.7.2 MQSeries结构93

6.7.3 MQSeries主要特性96

6.7.4 基于CORBA的消息中间件98

6.8 小结99

6.9 习题99

第7章 中间件中的事务处理100

7.1 分布式事务处理100

7.1.1 X/Open DTP模型101

7.1.2 事务的类型102

7.1.3 两阶段提交协议102

7.1.4 事务中间件的发展概述103

7.2 COM+技术中的事务服务104

7.3 J2EE中的事务体系结构106

7.3.1 JTA事务管理接口106

7.3.2 JTA应用程序接口107

7.3.3 X/Open XA资源管理接口107

7.3.4 Java事务服务(JTS)108

7.4 CORBA的OTS108

7.4.1 OTS组成108

7.4.2 OTS中的接口109

7.4.3 对象事务服务流程114

7.5 小结115

7.6 习题116

第8章 CORBA高级技术117

8.1 CORBA组件模型117

8.1.1 CCM概述117

8.1.2 组件抽象模型及组件关系118

8.1.3 组件实现框架(CIF)119

8.1.4 容器120

8.1.5 组件的封装、组合和配置121

8.1.6 CCM与EJB技术121

8.2 嵌入式中间件122

8.2.1 嵌入式环境对CORBA的需求122

8.2.1 MinimumCORBA123

8.2.3 现有的嵌入式CORBA124

8.3 实时CORBA124

8.3.1 处理器资源的管理126

8.3.2 内存资源的管理128

8.3.3 通信资源的管理129

8.3.4 QoS框架129

8.3.5 实时CORBA的研究和发展130

8.3.6 实时CORBA的评价133

8.3.7 端到端调度的相关问题134

8.3.8 CORBA调度服务135

8.4 CORBA安全137

8.4.1 分布式对象的安全问题137

8.4.2 CORBA安全服务参考模型138

8.4.3 安全体系结构139

8.4.4 CORBA安全的不足140

8.4.5 CORBA穿透防火墙141

8.5 支持QoS的CORBA142

8.5.1 引言142

8.5.2 QoS驱动的CORBA系统的优点143

8.5.3 QoS驱动的CORBA的要求144

8.5.4 QoS驱动的CORBA的设计145

8.5.5 问题的讨论和相应的解决方法148

8.6 多协议框架149

8.6.1 CORBA多协议框架概述149

8.6.2 OCI规范149

8.6.3 OCI的互操作性151

8.6.4 优化IIOP引擎152

8.7 POA及其优化155

8.7.1 设计POA的目的156

8.7.2 POA的体系结构157

8.7.3 MicroPOA159

8.8 独立于平台的多线程(任务)体系160

8.8.1 多线程概况161

8.8.2 PDL的实现163

8.9 小结163

8.10 习题163

第9章 无线、移动中间件164

9.1 无线CORBA164

9.1.1 概述164

9.1.2 传统中间件在移动网络中所面临的挑战165

9.1.3 无线CORBA核心技术165

9.1.4 实验170

9.2 移动代理技术概述187

9.2.1 移动代理简介187

9.2.2 移动代理系统结构187

9.2.3 移动代理关键技术188

9.2.4 移动代理中的安全190

9.2.5 移动代理系统组织及其规范191

9.2.6 典型系统评价192

9.2.7 移动代理的应用及开发193

9.3 代理方法学194

9.3.1 引言195

9.3.2 面向对象方法的扩展195

9.3.3 基于知识工程方法的扩展196

9.4 小结197

9.5 习题197

第10章 反射中间件198

10.1 反射198

10.1.1 含义199

10.1.2 动因200

10.1.3 特性200

10.1.4 典型例子201

10.1.5 反射的分类202

10.2 面向对象的反射203

10.2.1 面向对象系统中的反射技术203

10.2.2 反射模型204

10.2.3 反射的应用206

10.3 反射中间件207

10.3.1 背景和概念207

10.3.2 相关工作208

10.4 中间件支持的服务定制211

10.4.1 中间件中的反射层211

10.4.2 反射层的编程模型211

10.4.3 利用反射层实现服务定制214

10.4.4 相关工作216

10.4.5 本节小结218

10.5 小结218

10.6 习题219

第11章 网络即插即用中间件220

11.1 Jini的系统假设220

11.2 Jini的历史221

11.3 系统目标222

11.4 核心概念223

11.4.1 服务(Service)223

11.4.2 查找服务(Lookup Service)223

11.4.3 租约225

11.4.4 事件225

11.5 Jini的组成226

11.5.1 基础设施227

11.5.2 编程模型227

11.5.3 服务228

11.6 服务体系结构简介228

11.6.1 发现和查找协议228

11.6.2 服务实现230

11.7 基础设施230

11.7.1 查找服务231

11.7.2 发现协议(discovery protocol)232

11.7.3 加入协议236

11.7.4 客户搜寻238

11.7.5 安全239

11.8 编程模型240

11.8.1 分布式事件模型240

11.8.2 租借模型243

11.8.3 事务模型247

11.9 服务组件250

11.9.1 JavaSpaces服务(Outrigger)250

11.9.2 事务服务(Mahalo)251

11.9.3 查找服务(Reggie)251

11.9.4 查找发现服务(Fiddler)252

11.9.5 租借续租服务(NoRM)252

11.9.6 事件邮箱服务(Mercury)252

11.10 Jini与CORBA252

11.11 Jini与其他即插即用技术253

11.11.1 Jini与通用即插即用(UPnP)253

11.11.2 Jini与Salutation255

11.12 Jini代理体系结构256

11.12.1 代理体系结构的目标257

11.12.2 代理体系结构概述257

11.12.3 代理体系结构编程模型259

11.13 Jini图形用户界面262

11.14 小结263

11.15 习题264

第12章 Web服务265

12.1 Web服务基础265

12.1.1 Web服务简介265

12.1.2 SOAP266

12.1.3 WSDL266

12.1.4 UDDI267

12.2 Web服务缺陷267

12.3 Web服务安全268

12.3.1 Web服务安全简介268

12.3.2 WS-Security268

12.3.3 WS-License271

12.4 WS-Routing273

12.5 WS-Referral275

12.6 DIME和WS-Attachments278

12.7 Parlay X Web服务281

12.7.1 基本架构281

12.7.2 第三方呼叫控制281

12.8 小结285

12.9 习题285

第13章 其他中间件技术286

13.1 P2P中间件286

13.1.1 P2P概念及其优点286

13.1.2 P2P应用287

13.1.3 P2P技术的三个代表系统287

13.1.4 JXTA288

13.2 普适计算中间件290

13.2.1 背景290

13.2.2 普适计算研究现状291

13.2.3 支持普适计算的中间件体系结构框架292

13.2.4 主要理念和思想293

13.2.5 框架构成及相关功能294

13.2.6 框架效用描述295

13.2.7 本节小结296

13.3 网格中间件296

13.3.1 内涵296

13.3.2 关键技术297

13.4 安全中间件298

13.4.1 安全中间件的系统结构298

13.4.2 安全服务提供者(SSPM:Security Service Provider Modules)299

13.4.3 安全服务提供者模块接口(SSPI)300

13.5 下一代网络中间件300

13.5.1 引言300

13.5.2 适用于下一代网络的中间件的难点、对策及其关键技术300

13.5.3 适用于下一代网络的中间件的解决方案302

13.5.4 适用于下一代网络的中间件的内部接口、数据与控制流304

13.5.5 下一代网络中间件在软交换网络中的应用304

13.5.6 结束语306

13.6 小结306

13.7 习题306

第14章 中间件的典型应用307

14.1 中间件在软件无线电中的应用307

14.1.1 软件定义无线电的历史307

14.1.2 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概述307

14.1.3 基于中间件的软件通信体系结构实现308

14.1.4 一个基于核心框架的DEMO介绍309

14.2 CORBA在电信网管中的应用311

14.2.1 CORBA为什么适合电信应用311

14.2.2 CORBA在电信网管系统中的应用311

14.3 CORBA在软交换中的应用312

14.3.1 基于CORBA的业务开发平台PARLAY312

14.3.2 PARLAY的技术路线313

14.3.3 PARLAY的逻辑结构314

14.3.4 PARLAY的工作流程314

14.3.5 物理部署316

14.3.6 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316

14.3.7 可开展的典型业务317

14.4 小结318

14.5 习题318

附录1 常见中间件平台比较319

附录2 名词术语324

附录3 常用资源链接326

参考文献3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