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3233544.jpg)
- 王益群,高殿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6196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979页
- 文件大小:281MB
- 文件页数:1000页
- 主题词:液压传动-技术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常用设计资料2
第1章 常用液压国家标准2
1 常用液压术语2
1.1 基本术语2
1.2 液压泵的术语3
1.3 液压马达和缸的术语3
1.4 液压阀的术语4
1.5 液压辅件及其他专业术语5
2 液压图形符号7
2.1 常用液压图形符号7
2.2 液压图形符号绘制规则16
3 常用液压标准18
3.1 液压系统及元件公称压力系列18
3.2 液压泵及马达公称排量系列19
3.3 液压油口螺纹连接系列19
3.4 液压系统硬管外径和软管内径系列19
3.5 液压缸内径及活塞杆外径系列19
3.6 液压缸活塞行程系列20
3.7 液压元件清洁度指标20
3.8 液压阀油口、底板、控制装置和电磁铁的标识21
4 常用液压公式22
第2章 液压流体力学常用计算公式及资料23
1 流体静力学23
1.1 作用于静止流体上的力23
1.1.1 质量力23
1.1.2 表面力23
1.2 流体静压力及其特性24
1.2.1 压力24
1.2.2 流体静压力的特性24
1.3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24
1.4 压力的度量标准及测量24
1.5 静止流体对固体壁面的作用力25
1.5.1 静止流体对平面壁的总压力25
1.5.2 静止流体对曲面壁的总压力26
2 流体运动学基础27
2.1 研究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28
2.1.1 拉格朗日法28
2.1.2 欧拉法28
2.2 流体运动中的基本概念28
2.2.1 定常流动与非定常流动28
2.2.2 一维流动、二维流动、三维流动28
2.2.3 迹线与流线28
2.2.4 流管与流束28
2.2.5 过流断面、流量和平均流速29
2.3 连续性方程29
3 流体动力学29
3.1 理想流体伯努利方程30
3.2 实际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30
3.3 系统中有流体机械的伯努利方程31
3.4 恒定流动动量方程31
4 流体在管路中的流动32
4.1 管路中流体流动的两种状态32
4.1.1 层流和紊流32
4.1.2 基本概念32
4.2 管道中的压力损失33
4.2.1 沿程压力损失33
4.2.2 局部压力损失34
4.2.3 局部阻力系数34
4.3 总能量损失37
5 圆管紊流37
5.1 紊流的速度结构、水力光滑管和水力粗糙管37
5.1.1 紊流的速度结构37
5.1.2 水力光滑管和水力粗糙管38
5.1.3 流速分布38
5.1.4 切应力38
5.2 管路计算38
5.2.1 水力短管与水力长管38
5.2.2 串联管路39
5.2.3 并联管路39
6 孔口及管嘴出流40
6.1 薄壁孔口和厚壁孔口40
6.2 大孔口和小孔口40
6.3 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40
7 缝隙流动41
7.1 壁面固定的平行缝隙中的流动41
7.2 壁面移动的平行平板缝隙流动41
7.3 环形缝隙中的流体流动42
7.4 平行平板间的径向流动42
8 液压冲击43
第3章 液压基本回路44
1 概述44
2 液压源回路44
2.1 定量泵—溢流阀液压源回路44
2.2 变量泵—安全阀液压源回路45
2.3 高低压双泵液压源回路45
2.4 多泵并联供油液压源回路46
2.5 闭式系统液压源回路46
2.6 辅助泵供油液压源回路46
2.7 辅助循环泵液压源回路47
3 压力控制回路47
3.1 调压回路47
3.2 减压回路48
3.3 增压回路48
3.4 保压回路49
3.5 卸荷回路50
3.6 平衡回路51
3.7 缓冲回路52
3.8 卸压回路52
4 速度控制回路52
4.1 节流调速回路53
4.2 容积式调速回路54
4.3 容积节流调速回路55
4.4 增速回路55
4.5 减速回路56
4.6 二次进给回路57
4.7 比例阀连续调速回路58
5 同步控制回路58
5.1 机械同步回路58
5.2 流量控制同步回路59
5.3 容积控制同步回路59
6 方向控制回路60
6.1 换向回路60
6.2 锁紧回路61
6.3 顺序动作回路62
7 液压马达回路63
7.1 马达制动回路63
7.2 马达浮动回路63
第2篇 液压介质66
第1章 液压介质的分类与性质66
1 液压介质的分组、命名与代号66
1.1 液压介质的分组66
1.2 液压介质的命名66
2 液压介质的性质67
2.1 密度67
2.2 黏度及黏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67
2.2.1 黏度67
2.2.2 黏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67
2.3 可压缩性与膨胀性67
2.3.1 体积压缩系数67
2.3.2 液压介质的体积模量68
2.3.3 含气液压介质的体积模量68
2.3.4 液压介质的热膨胀性68
2.4 比热容68
2.5 含气量、空气分离压、饱和蒸气压69
2.5.1 含气量69
2.5.2 空气分离压69
2.5.3 饱和蒸气压69
2.5.4 热导率69
2.5.5 闪点69
2.5.6 倾点70
2.5.7 中和值70
2.5.8 腐蚀70
3 液压介质的性能要求及选择70
3.1 液压介质的性能指标70
3.1.1 黏性70
3.1.2 润滑性70
3.1.3 氧化安定性70
3.1.4 剪切安定性71
3.1.5 防锈性和耐腐蚀性71
3.1.6 抗乳化性71
3.1.7 抗泡沫性71
3.1.8 对密封材料的相容性71
3.1.9 其他要求71
3.2 常用液压油品种简介71
3.2.1 L-HL液压油71
3.2.2 L-HM液压油71
3.2.3 L-HR液压油72
3.2.4 L-HG液压油72
3.2.5 L-HV液压油72
3.3 液压介质的常用添加剂72
3.3.1 增黏剂72
3.3.2 降凝剂72
3.3.3 抗磨剂72
3.3.4 抗泡剂72
3.3.5 乳化剂72
3.3.6 抗氧剂73
3.3.7 防锈剂73
第2章 液压介质的选用与污染控制74
1 液压介质的选用和更换74
1.1 选用原则74
1.2 品种选用74
1.2.1 工作油温74
1.2.2 工作压力75
1.2.3 工作环境75
1.2.4 液压泵类型75
1.2.5 与材料的适应性75
1.3 液压油(液)的更换75
2 液压介质的污染控制76
2.1 污染物种类及来源76
2.2 油液污染的危害76
2.3 油液的污染控制76
2.3.1 油液污染度测定76
2.3.2 油液的污染控制78
2.4 液压介质的使用与维护79
第3篇 液压产品82
第1章 液压泵82
1 液压泵的分类82
2 液压泵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计算公式82
2.1 液压泵的主要技术参数82
2.2 液压泵的常用计算公式83
3 液压泵的技术性能和参数选择84
3.1 液压泵的技术性能和应用范围84
3.2 液压泵参数的选择84
4 齿轮泵85
4.1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86
4.2 齿轮泵的加工工艺及拆装方法、注意事项88
4.2.1 齿轮的加工88
4.2.2 泵体和泵盖的加工88
4.2.3 齿轮泵的拆装方法与注意事项89
4.3 齿轮泵产品89
4.3.1 齿轮泵产品技术参数总览89
4.3.2 CB型齿轮泵90
4.3.3 CB-B型齿轮泵91
4.3.4 CBF-E型齿轮泵94
4.3.5 CBF-F型齿轮泵97
4.3.6 CBG型齿轮泵99
4.3.7 P系列齿轮泵104
4.3.8 NB型内啮合齿轮泵107
5 叶片泵111
5.1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111
5.1.1 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111
5.1.2 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112
5.2 叶片泵的加工制造工艺及拆装方法、注意事项113
5.2.1 叶片113
5.2.2 转子113
5.2.3 定子113
5.2.4 配油盘113
5.2.5 叶片泵的拆装方法与注意事项114
5.3 叶片泵产品114
5.3.1 叶片泵产品技术参数总览114
5.3.2 YB1型叶片泵114
5.3.3 YB-*型车辆用叶片泵117
5.3.4 PV2R型低噪声叶片泵117
5.3.5 PFE型柱销式叶片泵123
5.3.6 YBX型限压式变量叶片泵129
5.3.7 V4型变量叶片泵134
6 柱塞泵137
6.1 柱塞泵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137
6.1.1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137
6.1.2 斜轴式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137
6.1.3 径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138
6.2 柱塞泵的加工制造工艺及拆装方法、注意事项138
6.2.1 内、外球面的加工138
6.2.2 主轴的加工139
6.2.3 配油盘和缸体的加工139
6.2.4 壳体的加工139
6.2.5 柱塞泵的拆装方法与注意事项139
6.3 柱塞泵产品140
6.3.1 柱塞泵产品技术参数总览140
6.3.2 CY14-1B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141
6.3.3 A2F型斜轴式轴向柱塞泵142
6.3.4 A7V型斜轴式变量柱塞泵149
6.3.5 ZB型斜轴式轴向柱塞泵156
6.3.6 JB※型径向变量柱塞泵158
6.3.7 A10V型通轴式轴向柱塞泵159
6.3.8 RK型径向柱塞泵164
6.3.9 SB型手动泵164
第2章 液压马达167
1 液压马达的分类167
2 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及计算公式167
2.1 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167
2.2 液压马达的计算公式168
3 液压马达产品技术参数概览168
4 齿轮马达169
4.1 CMG4型齿轮马达170
4.2 CMK型齿轮马达171
4.3 GM5型齿轮马达171
5 叶片马达172
5.1 YM型中压叶片马达172
5.2 YM型中高压叶片马达173
5.3 YM※型低速大扭矩叶片马达174
6 轴向柱塞马达175
6.1 ZM型轴向柱塞马达175
6.2 ZM型斜轴式轴向柱塞马达176
6.3 A6V型斜轴式变量柱塞马达176
7 曲柄连杆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177
8 静力平衡式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179
8.1 1JM型静平衡径向柱塞马达179
8.2 2JM型变量静平衡径向柱塞马达180
9 多作用内曲线马达181
10 摆动液压马达182
10.1 摆动液压马达的分类182
10.2 摆动液压马达的常用计算公式183
10.3 摆动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及特点183
10.4 摆动液压马达产品介绍183
10.5 摆动液压马达的选用原则183
11 液压马达的选择184
第3章 液压缸186
1 液压缸的类型186
2 液压缸的基本参数187
3 液压缸的安装方式192
4 液压缸的主要结构、材料及技术要求198
4.1 缸体198
4.1.1 缸体材料198
4.1.2 对缸筒的要求198
4.2 缸盖198
4.3 缸体端部连接形式199
4.4 活塞204
4.4.1 活塞材料204
4.4.2 活塞的尺寸和公差204
4.4.3 活塞的密封205
4.5 活塞杆206
4.5.1 活塞杆材料206
4.5.2 活塞杆的技术要求210
4.6 活塞杆的导向、密封和防尘213
4.6.1 导向套的材料213
4.6.2 技术要求213
4.6.3 活塞杆的密封213
4.6.4 活塞杆的防尘213
4.7 液压缸的缓冲装置217
4.8 液压缸的排气装置218
5 液压缸的设计计算218
5.1 液压缸的设计计算218
5.2 液压缸性能参数的计算219
5.2.1 压力220
5.2.2 流量220
5.2.3 运动速度220
5.2.4 速比221
5.2.5 行程时间221
5.2.6 推力和拉力221
5.2.7 功和功率221
5.3 液压缸主要几何参数的计算222
5.3.1 液压缸内径D的计算222
5.3.2 活塞杆直径d的计算222
5.3.3 液压缸活塞行程S的计算222
5.3.4 液压缸缸筒长度L1的确定222
5.3.5 最小导向长度H的确定223
5.4 液压缸结构参数的计算224
5.4.1 液压缸缸筒壁厚δ的计算224
5.4.2 端盖厚度h的计算224
5.4.3 缸底厚度的计算226
5.4.4 液压缸油口尺寸的确定226
5.5 液压缸的连接计算227
5.5.1 活塞杆连接螺纹的计算227
5.5.2 活塞杆卡键连接强度的计算227
5.5.3 缸盖内部连接强度的计算227
5.5.4 缸盖外部连接强度的计算229
5.6 活塞杆稳定性验算229
6 液压缸标准系列230
6.1 工程液压缸系列230
6.2 冶金设备用标准液压缸系列240
6.2.1 YHG1型冶金设备标准液压缸240
6.2.2 ZQ型重型冶金设备液压缸250
6.2.3 JB系列冶金设备液压缸255
6.2.4 YG型液压缸259
6.2.5 UY型液压缸266
6.3 车辆用液压缸系列273
6.3.1 DG型车辆液压缸273
6.3.2 G※型液压缸276
6.4 重载液压缸278
6.4.1 CD/CG型液压缸278
6.4.2 CG250、CG350等速重载液压缸291
6.5 轻载拉杆式液压缸293
6.6 带接近开关的拉杆式液压缸302
6.7 伸缩式套筒液压缸303
6.8 传感器内置式液压缸303
7 液压缸的加工工艺与拆装方法、注意事项307
7.1 活塞与活塞杆的加工307
7.1.1 活塞的加工307
7.1.2 活塞杆加工308
7.2 缸体的加工308
7.2.1 热轧管材的镗削加工工艺308
7.2.2 冷拔管材珩磨工艺308
7.2.3 国外现状308
7.3 液压缸的拆装方法与注意事项309
7.3.1 液压缸的拆卸309
7.3.2 液压缸的安装310
8 液压缸的选择指南312
8.1 液压缸主要参数的选定312
8.2 液压缸安装方式的选择313
8.3 速度对选择液压缸的影响313
8.4 行程对选择液压缸的影响314
8.5 温度对选择液压缸的影响314
8.6 工作环境对选择液压缸的影响315
8.7 受力情况对选择液压缸的影响315
8.8 选用液压缸时应注意密封件和工作油的影响316
第4章 液压控制阀317
1 液压控制阀的分类317
1.1 按照液压阀的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317
1.2 按照液压阀的控制方式进行分类318
1.3 按照液压阀的控制信号形式进行分类318
1.4 按照液压阀的结构形式进行分类318
1.5 按照液压阀的连接方式进行分类318
2 压力控制阀319
2.1 溢流阀319
2.1.1 溢流阀的工作原理及结构319
2.1.2 溢流阀的特性322
2.1.3 溢流阀的典型应用323
2.1.4 溢流阀的常见故障与排除324
2.2 电磁溢流阀和卸荷溢流阀325
2.3 减压阀326
2.3.1 减压阀的工作原理和结构326
2.3.2 定比减压阀327
2.3.3 定差减压阀328
2.3.4 减压阀的性能328
2.3.5 减压阀的应用329
2.3.6 减压阀的常见故障与排除329
2.4 顺序阀329
2.4.1 顺序阀的工作原理329
2.4.2 顺序阀的主要性能330
2.4.3 顺序阀的应用331
2.4.4 顺序阀的常见故障与排除331
2.5 压力继电器331
2.5.1 压力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31
2.5.2 压力继电器的主要性能333
2.5.3 压力继电器的主要应用333
2.5.4 压力继电器的常见故障及排除333
3 压力控制阀典型产品333
3.1 直动式溢流阀及远程调压阀333
3.1.1 DBD型直动式溢流阀333
3.1.2 DBT/DBWT型遥控溢流阀335
3.1.3 C-175型直动式溢流阀335
3.1.4 CGR型遥控溢流阀337
3.2 先导式溢流阀、电磁溢流阀337
3.2.1 DB/DBW型先导式溢流阀337
3.2.2 ECT(G)型溢流阀338
3.2.3 CG2V型溢流阀340
3.3 卸荷溢流阀341
3.3.1 DA/DAW型先导式卸荷阀341
3.3.2 EUR型卸荷溢流阀343
3.4 减压阀345
3.4.1 DR型先导式减压阀345
3.4.2 DR※DP型直动式减压阀346
3.4.3 X、XC型减压阀及单向减压阀351
3.5 顺序阀354
3.5.1 DZ※DP型直动式顺序阀354
3.5.2 DZ型先导式顺序阀354
3.5.3 R、RC型顺序阀及单向顺序阀356
3.6 压力继电器358
3.6.1 HED型压力继电器358
3.6.2 DP型压力继电器361
4 流量控制阀365
4.1 节流阀及单向节流阀365
4.1.1 节流阀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365
4.1.2 节流阀的典型应用368
4.1.3 节流阀的常见故障与排除368
4.2 调速阀及单向调速阀368
4.2.1 调速阀的工作原理368
4.2.2 调速阀的流量特性和性能改善370
4.2.3 调速阀的主要性能要求370
4.2.4 改善调速阀流量特性的措施371
4.2.5 调速阀的典型结构和特点371
4.2.6 调速阀的应用和故障排除372
4.3 溢流节流阀373
4.4 分流集流阀374
4.4.1 分流集流阀的分类374
4.4.2 分流集流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74
4.4.3 分流集流阀的应用375
5 流量控制阀产品376
5.1 节流阀376
5.1.1 MG/MK型节流阀及单向节流阀376
5.1.2 DV/DRV型节流截止阀及单向节流截止阀377
5.2 调速阀379
5.2.1 2FRM型调速阀379
5.2.2 MSA型调速阀382
5.2.3 F※G型流量控制阀383
5.3 分流集流阀385
5.3.1 FJL、FL、FDL型同步阀385
5.3.2 3FL、3FJLK型同步阀387
5.3.3 3FJLZ型自调式分流集流阀389
5.3.4 ZTBF2型自调式同步阀389
6 方向控制阀390
6.1 概述390
6.1.1 方向控制阀的分类390
6.1.2 滑阀式换向阀的工作原理391
6.1.3 换向阀的工作位置数和通路数391
6.1.4 换向阀的中位机能391
6.1.5 滑阀的液压卡紧现象392
6.1.6 滑阀上的液动力392
6.2 单向阀393
6.2.1 单向阀的工作原理393
6.2.2 应用单向阀须注意的问题394
6.3 液控单向阀395
6.3.1 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原理395
6.3.2 应用液控单向阀须注意的问题397
6.4 电磁换向阀400
6.4.1 电磁铁400
6.4.2 电磁阀的典型结构和特点402
6.4.3 性能要求407
6.4.4 电磁换向阀的应用408
6.4.5 常见故障409
6.4.6 电磁换向阀的选用410
6.5 电液换向阀411
6.5.1 电液换向阀的工作原理411
6.5.2 典型结构和特点412
6.5.3 电液换向阀的先导控制方式和回油方式416
6.5.4 电液换向阀的主要性能要求418
6.6 其他类型的方向阀418
6.6.1 手动换向阀418
6.6.2 机动换向阀421
6.6.3 电磁球阀422
7 方向控制阀产品423
7.1 单向阀423
7.1.1 S型单向阀423
7.1.2 C型单向阀425
7.2 液控单向阀427
7.2.1 SV/SL型液控单向阀427
7.2.2 4C型液控单向阀429
7.3 电磁换向阀432
7.3.1 WE5型湿式电磁换向阀433
7.3.2 WE6型电磁换向阀435
7.3.3 WE10型电磁换向阀437
7.3.4 DG4V型电磁换向阀440
7.4 电液换向阀443
7.4.1 WEH(WH)型电液换向阀443
7.4.2 DG5S4-10型电液换向阀446
7.5 手动换向阀和行程换向阀449
7.5.1 WMD型手动换向阀449
7.5.2 WMM型手动换向阀451
7.5.3 DG型手动(机动)换向阀453
7.5.4 WMR/U型行程(滚轮)换向阀455
8 多路换向阀456
8.1 多路换向阀的分类及功能456
8.2 多路换向阀的工作原理及典型结构457
8.2.1 多路换向阀的油路形式和工作原理457
8.2.2 多路换向阀的滑阀机能457
8.2.3 多路换向阀的典型结构458
8.2.4 多路换向阀的补油装置459
8.3 多路换向阀的性能460
8.4 多路换向阀的产品介绍460
8.4.1 ZFS型多路换向阀460
8.4.2 ZFS-※※H型多路换向阀462
8.4.3 DF型多路换向阀464
8.4.4 CDB型多路换向阀465
9 叠加阀468
9.1 概述468
9.2 叠加阀的典型结构469
9.2.1 滑阀式469
9.2.2 插装式469
9.2.3 叠加阀的安装469
9.3 叠加阀的功能及应用470
9.3.1 单功能叠加阀470
9.3.2 复合功能叠加阀470
9.3.3 叠加阀的应用471
9.4 叠加阀产品介绍472
9.4.1 力士乐系列叠加阀472
9.4.2 威格士系列叠加阀产品477
10 插装阀484
10.1 插装阀的工作原理及特点484
10.1.1 插装阀的工作原理484
10.1.2 插装元件的结构485
10.1.3 控制盖板485
10.2 插装阀的典型组件487
10.2.1 方向控制组件487
10.2.2 压力控制组件488
10.2.3 流量控制组件489
10.3 插装阀的基本回路491
10.3.1 方向控制回路491
10.3.2 压力控制回路491
10.3.3 流量控制回路491
10.4 插装阀典型产品492
10.4.1 力士乐系列插装阀产品492
10.4.2 威格士系列插装阀514
11 比例阀524
11.1 比例阀的分类及特点524
11.2 比例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525
11.3 比例阀用放大器532
11.3.1 VT2000比例放大器——比例压力阀用的放大器532
11.3.2 VT3000比例放大器——无阀芯位置反馈比例方向阀用的放大器533
11.3.3 VT5005比例放大器——带阀芯位置反馈比例方向阀用的放大器535
11.4 比例阀的选用原则540
11.5 比例阀产品542
11.5.1 BY※型比例溢流阀542
11.5.2 4B※型比例方向阀543
11.5.3 KTGI型比例节流阀547
11.5.4 4WRA型电磁比例换向阀549
11.5.5 4WRE型电磁比例换向阀553
11.5.6 4WRZ、4WRH型电液比例换向阀555
11.5.7 DBETR型比例压力溢流阀560
11.5.8 DBE/DBEM型比例溢流阀563
11.5.9 3DREP6型三通比例压力控制阀568
11.5.10 DRE、DREM型比例减压阀569
11.5.11 ZFRE6型二通比例调速阀573
11.5.12 3BYL型比例压力—流量复合阀576
11.5.13 ZFRE※型二通比例调速阀577
11.5.14 ED型比例遥控溢流阀580
11.5.15 EB型比例溢流阀580
11.5.16 ERB型比例溢流减压阀585
11.5.17 EF(C)型比例(带单向阀)流量控制阀588
11.5.18 4BEY型比例方向阀591
11.5.19 BQY-G型电液比例三通调速阀592
11.5.20 BFS、BFL型电磁比例方向流量阀593
11.5.21 BY型比例溢流阀594
11.5.22 BJY型比例减压阀596
11.5.23 DYBQ、BL型比例流量阀(节流阀)596
11.5.24 BPQ型比例压力流量复合阀598
12 电液伺服阀599
12.1 电液伺服阀分类599
12.2 电液伺服阀的工作原理、典型结构及特点600
12.3 电液伺服阀的应用及选择603
12.3.1 电液伺服阀的应用603
12.3.2 电液伺服阀的选择604
12.4 电液伺服阀的典型产品607
12.4.1 MOOG公司产品607
12.4.2 609所产品614
13 液压阀的加工制造工艺及拆装方法、注意事项618
13.1 阀芯的加工618
13.2 阀体的加工619
13.3 集成块的加工621
13.4 液压阀的拆装方法与注意事项623
13.4.1 液压阀清洗623
13.4.2 拆装阀的一般要求624
13.4.3 液压阀拆卸注意事项624
13.4.4 液压阀组装注意事项625
第5章 液压辅件626
1 蓄能器626
1.1 蓄能器的种类及特点626
1.2 蓄能器在系统中的应用627
1.3 各种蓄能器的性能及用途628
1.4 蓄能器的容量计算628
1.5 蓄能器产品629
1.5.1 NXQ型气囊式蓄能器629
1.5.2 HXQ型活塞式蓄能器631
1.6 蓄能器附件632
1.6.1 CQJ型充氮工具632
1.6.2 CDZ型充氮车633
1.6.3 蓄能器专用阀门633
2 过滤器637
2.1 过滤器的主要性能参数637
2.2 过滤器的名称、用途、安装、类别、形式及效果637
2.3 推荐液压系统的清洁度和过滤精度638
2.4 过滤器的计算及选择638
2.5 过滤器产品638
2.5.1 国产过滤器产品638
2.5.2 HYDAC产品658
3 热交换器680
3.1 冷却器的种类及特点680
3.2 冷却器的选择及计算681
3.3 冷却器产品682
3.3.1 LQ※型列管式冷却器682
3.3.2 GL※型列管式冷却器689
3.3.3 BR型板式冷却器690
3.3.4 FL型空气冷却器692
3.3.5 ACE型空气冷却器692
3.4 电磁水阀693
3.5 GL型冷却水过滤器694
3.6 加热器695
3.6.1 油的加热及加热器的发热能力695
3.6.2 电加热器的计算695
3.6.3 电加热产品695
4 温度计696
4.1 WS※型双金属温度计696
4.2 WTZ型温度计697
5 压力仪表698
5.1 Y系列压力表698
5.2 BT型压力开关699
5.3 压力表开关700
5.3.1 KF型压力表开关700
5.3.2 AF6E型压力表开关701
5.3.3 MS型六点压力表开关702
5.4 测压、排气接头及测压软管703
5.4.1 PT型测压排气接头703
5.4.2 HF型测压软管703
6 空气过滤器704
6.1 QUQ型空气过滤器704
6.2 EF型空气过滤器705
6.3 PFB型增压空气过滤器706
7 液位仪表707
7.1 YWZ型液位计707
7.2 CYW型液位液温计707
7.3 YKZQ型液位控制器708
8 密封件708
8.1 O形橡胶密封圈709
8.2 组合密封垫圈714
8.3 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用高低唇Yx形橡胶密封圈714
8.4 液压缸活塞杆及活塞用脚形滑环式组合密封720
8.5 轴用J型防尘圈721
9 阀门722
9.1 高压球阀722
9.1.1 YJZQ型高压球阀722
9.1.2 Q21N型外螺纹球阀723
9.2 JZFS系列高压截压阀723
9.3 DD71X型开闭发信器蝶阀726
9.4 D71X-16型对夹式手动蝶阀727
9.5 低压内螺纹直通式球阀727
10 E型减振器728
11 KXT型可曲挠橡胶接管729
12 NL型内齿形弹性联轴器729
第6章 液压站、油箱、管路及管件731
1 液压站731
1.1 概述731
1.2 液压站的结构形式731
1.2.1 旁置式液压站731
1.2.2 上置卧式液压站732
1.2.3 上置立式液压站732
1.2.4 下置式液压站732
1.2.5 液压动力单元732
1.3 典型液压站产品732
1.3.1 YZ系列液压站732
1.3.2 ROEMHELD液压站735
1.3.3 UP系列液压动力单元737
2 油箱739
2.1 油箱的设计要点739
2.2 油箱的分类739
2.3 油箱容积的计算740
2.3.1 根据不同的用途确定油箱容量740
2.3.2 根据允许温升确定油箱容量741
2.4 油箱内的油温控制742
2.5 油箱内壁的处理742
3 管路743
3.1 液压管路的种类743
3.2 硬管(金属管)743
3.3 胶管745
4 管接头746
4.1 管接头的类型和应用746
4.2 焊接式管接头规格748
4.2.1 焊接式端直通管接头和焊接式端直通长管接头748
4.2.2 焊接式直通管接头748
4.2.3 焊接式分管管接头749
4.2.4 焊接式直角管接头、焊接式三通管接头、焊接式四通管接头749
4.2.5 焊接式隔壁直通管接头和焊接式隔壁直角管接头750
4.2.6 焊接式铰接管接头750
4.2.7 焊接式端直通锥螺纹管接头和焊接式端直通锥螺纹长管接头751
4.2.8 直角焊接接管751
4.2.9 焊接式管接头接管751
4.3 卡套式管接头规格752
4.3.1 卡套式端直通管接头和接头体、卡套式端直通长管接头752
4.3.2 卡套式锥密封组合弯通管接头754
4.3.3 卡套式锥螺纹直通管接头755
4.3.4 卡套式锥密封组合三通管接头756
4.3.5 卡套式直通管接头757
4.3.6 卡套式可调向端弯通管接头758
4.3.7 卡套式可调向端三通管接头759
4.3.8 卡套式锥螺纹弯通管接头760
4.3.9 卡套式锥螺纹三通管接头761
4.3.10 卡套式直角管接头762
4.3.11 卡套式过板直通管接头764
4.3.12 卡套式隔壁直角管接头765
4.3.13 卡套式铰接管接头766
4.3.14 卡套式压力表管接头767
4.3.15 卡套式组合弯通管接头767
4.3.16 卡套式焊接管接头768
4.4 扩口式管接头规格769
4.4.1 扩口式端直通管接头769
4.4.2 扩口式锥螺纹直通管接头770
4.4.3 扩口式直通管接头771
4.4.4 扩口式锥螺纹弯通管接头772
4.4.5 扩口式锥螺纹三通管接头773
4.4.6 扩口式直角管接头、扩口式三通管接头、扩口式四通管接头774
4.4.7 扩口式可调向端直角管接头、扩口式可调向端三通管接头、扩口式可调向端直角三通管接头775
4.4.8 扩口式组合直角三通管接头、扩口式组合三通管接头776
4.4.9 扩口式焊接管接头778
4.4.10 扩口式隔壁直通管接头、扩口式隔壁直角管接头778
4.4.11 扩口式组合直角管接头780
4.4.12 扩口式压力表管接头781
4.5 锥密封焊接式方接头782
4.5.1 锥密封焊接式直通管接头782
4.5.2 锥密封焊接式直通圆柱管螺纹管接头782
4.5.3 锥密封焊接式直通圆锥管螺纹管接头783
4.5.4 锥密封焊接式直通锥螺纹管接头783
4.5.5 锥密封焊接式90°弯管接头784
4.5.6 锥密封焊接式圆柱管螺纹90°弯管接头784
4.5.7 锥密封焊接式50°密封圆锥管螺纹90°弯管接头785
4.5.8 锥密封焊接式60°密封圆锥管螺纹90°弯管接头785
4.5.9 锥密封焊接式直角管接头786
4.5.10 锥密封焊接式三通管接头786
4.5.11 锥密封焊接式隔壁直角管接头787
4.5.12 锥密封焊接式隔壁直通管接头787
4.5.13 锥密封焊接式压力表管接头788
4.6 液压软管接头788
4.6.1 扩口式软管接头788
4.6.2 卡套式软管接头789
4.6.3 焊接式或快换式软管接头789
4.7 快换接头790
4.8 旋转接头791
4.9 螺塞791
4.9.1 外六角螺塞792
4.9.2 内六角螺塞792
4.9.3 液压气动用球胀式堵头安装尺寸793
4.10 法兰794
4.10.1 直通法兰794
4.10.2 中间法兰794
4.10.3 法兰盖795
4.10.4 直角法兰796
4.11 管夹796
4.11.1 塑料管夹(B型)尺寸796
4.11.2 塑料管夹(B系列Ⅰ型)组合安装尺寸797
第4篇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800
第1章 液压系统设计800
1 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800
2 明确技术要求801
3 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801
3.1 初选系统工作压力801
3.2 计算液压缸尺寸或液压马达排量802
3.3 作出液压缸或马达工况图803
4 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803
5 液压元件的选择804
5.1 液压执行元件的选择804
5.2 液压泵的选择804
5.3 液压控制阀的选择805
5.4 蓄能器的选择805
5.5 管路的选择806
5.6 确定油箱容量806
5.7 过滤器的选择806
5.8 液压油的选择807
6 液压系统性能验算807
6.1 系统压力损失计算807
6.2 系统效率计算808
6.3 系统发热计算808
6.4 热交换器的选择809
7 液压装置结构设计810
7.1 液压装置结构概述810
7.2 液压装置结构设计810
8 液压泵站设计815
8.1 液压泵站概述815
8.2 液压泵站设计815
8.2.1 液压泵站的组成及分类815
8.2.2 油箱及其设计817
8.2.3 液压泵组的结构设计818
8.2.4 蓄能器装置的设计820
9 液压集成块设计821
9.1 集成块设计概述821
9.2 液压集成块设计要点821
10 全面审核及编写技术文件826
第2章 典型设计及应用实例828
1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实例828
1.1 机床液压系统设计实例828
1.2 油压机液压系统设计实例829
1.3 注塑机液压系统设计实例831
1.4 钢水包绞车液压系统设计实例832
1.5 挖掘机液压系统设计实例833
2 液压系统应用实例835
2.1 开放式造型线的插装阀液压系统835
2.2 液态模锻液压机系统836
2.3 大功率闪光焊机液压系统839
2.4 曲轴感应淬火机床液压系统841
2.5 农用车发动机连杆销压装机液压系统842
2.6 板坯连铸机液压振动台系统844
2.7 轧机液压压下系统846
2.8 人造板热压机液压系统847
2.9 飞机多执行器液压系统848
2.10 地空导弹发射装置849
第5篇 液压系统安装、调试及故障处理第1章 液压系统的安装854
1 概述854
2 对液压系统安装方面的要求854
2.1 液压泵装置的安装要求854
2.2 液压油箱的安装要求854
2.3 液压阀的安装要求855
2.4 液压辅件的安装要求855
2.5 液压执行元件的安装要求855
3 液压系统的安装856
3.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856
3.2 液压设备的就位856
3.3 液压配管856
3.4 管道的处理858
3.4.1 管道酸洗859
3.4.2 管路酸洗工艺859
3.5 管路的循环冲洗860
3.5.1 循环冲洗的方式860
3.5.2 冲洗回路的选定861
3.5.3 循环冲洗主要工艺流程及参数861
3.5.4 循环冲洗注意事项861
3.6 各类液压系统清洁度指标862
3.6.1 ISO 4406油液污染度等级标准862
3.6.2 (美国)NAS 1638油液污染度等级标准862
第2章 液压系统的调试与维护864
1 液压系统调试864
1.1 液压系统调试前的准备工作864
1.2 液压系统调试步骤864
1.2.1 调试前的检查864
1.2.2 启动液压泵864
1.2.3 系统排气865
1.2.4 系统耐压试验865
1.2.5 空载调试865
1.2.6 负载试车865
1.3 液压系统的验收865
2 液压设备的维护865
2.1 油液清洁度的控制865
2.1.1 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865
2.1.2 控制污染物的措施866
2.1.3 油液的过滤867
2.2 液压系统泄漏的控制867
2.3 液压系统噪声的控制868
2.4 液压系统的检查和维护869
2.5 检修液压系统时的注意事项870
第3章 液压系统的故障处理872
1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消除方法872
1.1 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872
1.1.1 简易故障诊断方法872
1.1.2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法872
1.1.3 其他分析法873
1.2 系统压力不正常的消除方法873
1.3 系统流量不正常的消除方法873
1.4 系统噪声、振动大的消除方法874
1.5 液压系统冲击大的消除方法874
1.6 执行机构运动不正常的消除方法875
1.7 系统油温过高的消除方法876
2 液压件常见故障及处理876
2.1 液压泵常见故障及处理877
2.2 液压马达常见故障及处理881
2.3 液压缸常见故障及处理882
2.4 压力阀常见故障及处理885
2.4.1 溢流阀常见故障及处理885
2.4.2 减压阀常见故障及处理887
2.4.3 顺序阀常见故障及处理887
2.5 流量阀常见故障及处理888
2.6 方向阀常见故障及处理889
2.6.1 电(液、磁)换向阀常见故障及处理889
2.6.2 多路换向阀常见故障及处理890
2.6.3 液控单向阀常见故障及处理890
2.6.4 压力继电器(压力开关)常见故障及处理891
第6篇 检测与测试894
第1章 流体参数的测量894
1 流速测量894
1.1 流速测量概述894
1.2 毕托静压管894
1.3 热线、热膜风速计895
1.4 激光流速计895
2 流量测量896
2.1 流量测量概述896
2.1.1 流量测量方法及常用流量计的分类896
2.1.2 流量测量必须注意的问题897
2.2 稳态流量的测量897
2.2.1 容积式流量计897
2.2.2 差压式流量计899
2.2.3 面积式流量计900
2.2.4 涡轮流量计901
2.2.5 电磁流量计901
2.2.6 超声波流量计901
2.2.7 旋涡流量计902
2.3 动态流量的测量902
3 压力测量903
3.1 液柱压力计903
3.2 弹性式压力计904
3.3 压力变送器906
3.3.1 膜片电感式压力变送器906
3.3.2 电容式压力变送器907
3.3.3 气动式压力变送器907
3.3.4 压力变送器的发展908
3.4 压力传感器908
3.4.1 电阻式压力传感器908
3.4.2 应变式压力传感器908
3.4.3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909
3.4.4 压电式压力传感器910
3.4.5 集成一体化压力传感器911
3.5 压力测试仪表的标定911
3.5.1 静态标定和重锤式压力计912
3.5.2 压力传感器的动态标定912
3.5.3 压力仪表的选用和安装913
4 温度测量914
4.1 接触式温度测量915
4.1.1 玻璃温度计915
4.1.2 电阻温度计915
4.1.3 热电偶温度计916
4.1.4 双金属温度计917
4.2 非接触式温度测量918
4.2.1 光学高温计918
4.2.2 辐射式高温计918
4.2.3 红外辐射温度计919
5 黏度测量920
5.1 基本概念920
5.2 毛细管黏度计920
5.3 旋转黏度计921
5.4 落体式黏度计921
5.5 振动黏度计922
5.6 恩氏黏度计922
6 密度测量922
6.1 基本概念922
6.2 液体密度的测量923
6.2.1 比重瓶法923
6.2.2 浮子式密度计923
6.2.3 浮计(浮标)测量法924
6.2.4 振动式密度计924
6.3 气体密度的测量924
7 湿度测量925
7.1 基本概念925
7.2 几种测量湿度的仪器925
7.2.1 干湿计925
7.2.2 毛发湿度计926
7.3 湿度传感器926
7.3.1 电解湿度传感器(吸湿膜片法)927
7.3.2 电容式湿敏元件927
第2章 液压试验928
1 概述928
1.1 有关液压试验技术的一些概念928
1.1.1 液压试验技术928
1.1.2 液压试验设备928
1.1.3 液压试验设计928
1.1.4 液压试验工作环境的要求和条件929
1.1.5 试验报告的撰写929
1.1.6 液压试验的分类930
1.1.7 试验标准930
1.2 液压试验设备931
1.2.1 液压源931
1.2.2 试验台、油箱及试验辅助装置933
2 液压泵的试验937
2.1 试验回路937
2.1.1 定量泵或单向变量泵的开式和闭式试验油路937
2.1.2 双向变量泵的试验油路938
2.2 试验方法与特性曲线938
2.2.1 泵的空载排量Vpk的测定938
2.2.2 流量的测量938
2.2.3 输入转矩的测量939
2.2.4 恒压变量泵恒压静特性曲线的自动连续描绘的试验方案939
2.2.5 液压泵性能试验的CAT939
3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试验940
3.1 试验回路940
3.2 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940
3.2.1 气密性检查和跑合940
3.2.2 型式试验941
3.2.3 出厂试验942
3.3 数据处理942
3.4 记录表和特性曲线942
4 液压缸的试验943
4.1 试验装置和试验条件943
4.1.1 试验装置943
4.1.2 试验用油943
4.1.3 稳态工况944
4.2 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945
4.2.1 试运行945
4.2.2 启动压力特性试验945
4.2.3 耐压试验945
4.2.4 耐久性试验945
4.2.5 泄漏试验945
4.2.6 缓冲试验945
4.2.7 负载效率试验945
4.2.8 高温试验946
4.2.9 行程检验946
4.2.10 型式试验946
4.2.11 出厂试验946
4.3 试验报告946
5 溢流阀的试验947
5.1 试验回路947
5.2 试验方法947
5.2.1 试验装置947
5.2.2 试验条件948
5.2.3 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949
5.3 特性曲线951
5.3.1 进口压力—内泄漏量曲线951
5.3.2 流量—卸荷压力曲线951
5.3.3 流量—压力损失曲线951
5.3.4 等压力特性曲线951
5.3.5 调节压力—调节力矩曲线951
5.3.6 测试系统方框图951
5.3.7 流量阶跃变化时被试阀4的进口压力响应曲线951
5.3.8 建压、卸荷特性曲线952
6 单向阀和液控单向阀的试验953
6.1 试验回路953
6.2 稳态压差—流量特性试验953
6.3 直接作用式单向阀的最小开启压力p0min试验953
6.4 液控单向阀控制压力px试验954
6.4.1 试验目的954
6.4.2 测试方法954
6.5 泄漏量试验954
6.5.1 直接作用式单向阀954
6.5.2 液控单向阀954
7 电磁换向阀的试验955
7.1 试验回路955
7.2 试验方法955
7.3 特性曲线955
7.3.1 流量—压力损失曲线955
7.3.2 压力—内泄漏量曲线955
7.3.3 工作范围图955
7.3.4 测试系统方框图955
7.3.5 阀芯位移—时间瞬态响应曲线955
7.3.6 出口压力—时间瞬态响应曲线956
8 多路换向阀的试验957
8.1 试验回路957
8.2 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957
8.2.1 耐压试验957
8.2.2 出厂试验957
8.2.3 型式试验957
8.3 特性曲线960
9 调速阀的试验961
9.1 试验回路961
9.2 试验方法961
9.2.1 试验装置961
9.2.2 试验条件962
9.2.3 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963
9.3 特性曲线966
9.3.1 开度—流量特性曲线966
9.3.2 进口压力—内泄漏量曲线966
9.3.3 出口压力—外泄漏量曲线966
9.3.4 进口压力变化—调节流量影响曲线967
9.3.5 出口压力变化—调节流量影响曲线967
9.3.6 流量—反向压力损失曲线967
9.3.7 油温变化—调节流量影响曲线967
9.3.8 流量—调节力矩特性曲线967
9.3.9 瞬态特性曲线967
10 电液伺服阀试验968
10.1 静态特性的测试方法968
10.1.1 静态特性968
10.1.2 静态特性的测试方法及油路970
10.2 动态特性测试方法971
10.2.1 频率特性试验测试法的理论基础971
10.2.2 电液伺服阀的频率特性的试验油路及方法972
11 过滤器的试验974
11.1 试验回路974
11.2 试验方法974
12 蓄能器的试验975
12.1 试验回路975
12.2 试验方法975
13 胶管总成的试验976
13.1 耐压试验976
13.2 长度变化试验976
13.3 爆破试验976
13.4 低温弯曲试验976
13.5 脉冲试验977
13.6 泄漏试验977
参考文献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