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办公设备与微机实用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办公设备与微机实用指南](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3273692.jpg)
- 裘实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18996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91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4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办公设备与微机实用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办公自动化设备1
第一章 办公自动化概述1
1.1办公自动化的意义1
1.1.1办公自动化的概念1
1.1.2办公自动化的特点2
1.1.3办公自动化的发展趋势3
1.2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3
1.2.1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成3
1.2.2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与维护5
1.2.3应注意的几个问题6
第二章 办公自动化的硬件构成7
2.1微型计算机系统简介7
2.1.1主机7
2.1.2视频卡与显示器8
2.1.3键盘和鼠标9
2.1.4其他设备10
2.1.5计算机配置10
2.2磁盘的使用10
2.3键盘的使用12
2.4配置软件13
2.5安装计算机15
2.5.1安装主机15
2.5.2计算机的加电自检16
2.5.3使用软盘16
第三章 办公自动化的重要设备——静电复印机17
3.1静电复印机的分类17
3.2静电复印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8
3.2.1静电复印机的主要构成及核心部件18
3.2.2静电复印机工作原理及复印过程18
3.3静电复印机的选择与安装18
3.3.1静电复印机的选择18
3.3.2复印机的安装环境20
3.3.3静电复印机的安装20
3.4静电复印机面板上的各种标志和功能21
3.4.1常用英文标志的中文译名21
3.4.2操作面板上的操作标志符号23
3.5静电复印机的使用26
3.5.1操纵复印机的注意事项26
3.5.2复印机的操作程序26
3.5.3复印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与处理27
3.6复印技巧27
3.6.1曝光量27
3.6.2感光鼓电位28
3.6.3曝光缝28
3.6.4自动送稿器28
3.6.5自动分页器29
3.6.6插入复印和停止键29
3.6.7双面复印30
3.6.8去除原稿污迹30
3.6.9显影浓度30
3.6.10反向复印和制作教学投影片31
3.7静电复印机的维护与保养31
3.7.1保养维护前的注意事项31
3.7.2复印机维护与保养的内容和顺序32
3.7.3复印机部件的清洁与润滑33
3.7.4复印品全黑与图像底灰的原因及排除34
3.7.5复印品图像浓度不均匀和产生黑条的原因及排除36
3.7.6复印品产生白条的原因及排除38
第四章 办公自动化的通信设备——传真机39
4.1传真机的功能和特点39
4.1.1传真机39
4.1.2传真机的功能与特点39
4.1.3传真机的分类40
4.2传真机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42
4.2.1传真机(G3)的基本结构42
4.2.2传真机的基本工作原理42
4.2.3传真机的发送和接收43
4.3传真机的安装43
4.3.1传真机对安装环境的要求43
4.3.2安装传真机时的注意事项44
4.3.3对稿件的要求与安装稿件时的注意事项45
4.4传真机的收发步骤与方法45
4.4.1TOSHIBA TF-211传真机的收发步骤与方法45
4.4.2PANAFAX UF-2EXC收发步骤与方法48
4.5传真机的维修与保养51
4.5.1传真机的日常维护与保养51
4.5.2传真机收发装置故障的检修顺序52
4.6传真机产品简介52
第五章 办公自动化的其他设备53
5.1打印机53
5.1.1针式打印机53
5.1.2激光打印机54
5.1.3喷墨打印机55
5.1.4选购打印机的注意事项55
5.2桌面印刷系统57
5.2.1桌面印刷系统的概念与构成57
5.2.2桌面印刷系统的特点57
5.2.3选购桌面印刷系统设备应注意的问题58
5.3缩微复制技术及设备59
5.3.1缩微摄影59
5.3.2缩微摄影技术62
5.3.3全息超缩微技术62
5.4无线寻呼系统63
5.5“大哥大”与“二哥大”65
5.6配页机66
5.7碎纸机66
5.7.1碎纸机66
5.7.2碎纸机作用66
5.7.3几种碎纸机的技术性能67
5.7.4碎纸机的使用68
5.7.5碎纸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68
5.7.6纸屑的清理68
5.7.7操作碎纸时的注意事项68
第二部分 微机中文平台71
第六章 磁盘操作系统.DOS71
6.1DOS概述71
6.1.1DOS功能概述71
6.1.2DOS的发展71
6.1.3DOS的结构71
6.2DOS基本概念72
6.2.1盘符72
6.2.2文件及文件名72
6.2.3设备名72
6.2.4文件分类72
6.2.5目录73
6.2.6路径73
6.2.7命令74
6.2.8DOS提示符74
6.2.9通配符74
6.2.10当前盘和当前目录75
6.3常用键、控制键和编辑键75
6.3.1常用键75
6.3.2控制键75
6.3.3编辑键76
6.4DOS常用命令76
6.4.1清除屏幕76
6.4.2显示DOS版本号76
6.4.3设置当前盘(内部命令)76
6.4.4显示文件目录77
6.4.5建立子目录77
6.4.6改变当前目录77
6.4.7文件复制78
6.4.8显示文件内容78
6.4.9重命名文件78
6.4.10删除文件79
6.4.11删除子目录79
6.4.12格式化磁盘79
6.4.13全盘复制软盘79
6.4.14修改系统提示符80
6.4.15设置系统日期80
6.4.16设置系统时间81
6.4.17设置外部命令路径81
6.4.18文件和目录批拷贝81
6.4.19磁盘备份81
6.4.20从备份盘上恢复文件82
6.4.21系统复制命令82
6.5打印83
6.6CONFIG.SYS和AUTOEXEC.BAT83
6.6.1CONFIG.SYS83
6.6.2AUTOEXEC.BAT4
第七章 中文平台软件UCDOS 5.085
7.1UCDOS的主要功能特点85
7.1.1UCDOS 5.0的功能特点85
7.1.2UCDOS 6.0的新增功能88
7.2UCDOS 5.0的安装88
7.2.1系统运行环境88
7.2.2系统安装89
7.3UCDOS 5.0的基本操作95
7.3.1UCDOS 5.0启动95
7.3.2退出UCDOS 5.097
7.3.3系统功能键97
7.4系统设置与优化101
7.4.1术语解释101
7.4.2UCDOS 5.0优化原则102
7.4.3静态设置103
7.4.4动态设置117
7.4.5网络环境设置118
第八章 中文之星2.0/2.0+123
8.1中文之星2.0/2.0+概述123
8.1.1主要功能特点123
8.1.2软件组成123
8.1.3运行环境124
8.2安装和启动124
8.2.1安装124
8.2.2启动与退出126
8.3链形菜单管理器127
8.3.1链形菜单管理器的组成和功能127
8.3.2改变链形菜单管理器的位置和显示方式127
8.3.3按钮功能简介128
8.3.4系统设置129
8.3.5输入法设置133
8.4汉字输入法提示窗口136
8.4.1提示窗口的组成136
8.4.2功能按钮详解136
8.4.3重码区翻页137
8.4.4提示窗口关闭/打开切换键137
8.4.5移动提示行窗口137
8.4.6自动隐藏提示窗口138
8.5汉字和其他符号的输入138
8.5.1输入法概述138
8.5.2选择输入法方法138
8.5.3五笔字型输入法139
8.5.4拼形码输入法139
8.5.5国标/区位输入法139
8.5.6英中输入法140
8.5.7中文符号的输入140
8.5.8智慧新拼音汉字输入法141
8.6动态翻译器148
8.6.1基本使用方法148
8.6.2修改字典149
8.7艺术汉字处理器152
8.7.1艺术汉字处理器的启动153
8.7.2输入字符153
8.7.3艺术变换153
8.7.4字体选择154
8.7.5段落格式154
8.7.6阴影和立体效果154
8.7.7旋转度155
8.7.8设置图案大小155
8.7.9颜色设置155
8.7.10菜单条156
8.8天工补字程序157
8.8.1启动天工补字程序157
8.8.2基本功能158
8.8.3新造字符的使用161
8.8.4模拟显示与打印输出161
8.9新笔字处理程序161
8.9.1NPS启动与退出162
8.9.2NPS文件类型162
8.9.3NPS字处理163
8.9.4WDT图文混排172
8.10文本转换器177
8.10.1转换已有文件177
8.10.2剪贴板转换178
8.10.3转换特定格式的文件178
8.11汉字图形转换器179
8.11.1启动179
8.11.2输入汉字179
8.11.3选择中文字体179
8.11.4选择版面格式180
8.11.5转换汉字180
8.11.6存盘180
8.12WIN-DOS实用程序181
8.13英汉大字典182
8.13.1启动182
8.13.2字典操作182
8.14通用码表编译器182
8.14.1编辑、生成码表源文件183
8.14.2码表文件的转换183
8.14.3使用自定义输入法183
8.15轻松表格程序184
8.15.1启动184
8.15.2术语184
8.15.3基本表格操作184
8.15.4表格单元选择186
8.15.5斜线框单元的操作186
8.15.6高级表格线操作187
8.15.7文字输入操作188
8.15.8文字编排189
8.15.9模板191
第三部分 Windows速成192
第九章 中文Windows 3.2入门192
9.1启动Windows192
9.2熟悉鼠标193
9.3使用菜单和对话框194
9.4窗口操作194
9.5帮助功能199
9.6退出Windows202
第十章 自定义窗口203
10.1控制面板的使用203
10.2鼠标的特性203
10.3桌面设计205
10.4颜色配置207
第十一章 安装中文Windows 95210
11.1安装中文Windows 95的软硬件要求210
11.2安装前的注意事项210
11.2.1内存管理程序与磁盘缓存程序210
11.2.2防病毒与防病毒软件210
11.2.3中文版升级211
11.3安装步骤211
11.3.1查找并修复硬盘问题211
11.3.2运行磁盘扫描程序时的问题211
11.3.3升级安装211
11.3.4初始安装212
第十二章 快速熟悉中文Windows 95桌面214
12.1中文Windows 95的启动214
12.2“开始”菜单215
12.2.1“开始”菜单的几个选项215
12.2.2从“开始”菜单退出216
12.3中文Windows 95桌面219
12.3.1“我的电脑”220
12.3.2“回收站”221
12.3.3“收件箱”221
12.3.4Microsoft网络221
12.3.5“任务栏”221
12.4怎样运行应用程序223
12.4.1启动“MS-DOS方式”223
12.4.2启动“资源管理器”223
12.4.3启动中文Windows 95附件225
12.5怎样得到帮助233
12.5.1显示与窗口有关的帮助信息233
12.5.2显示单词或词组的含义235
12.5.3关闭帮助窗口235
12.5.4显示与对话框有关的帮助信息236
第十三章 快速熟悉Windows 95操作238
13.1中文Windows 95基本操作238
13.1.1从“开始”菜单开始238
13.1.2用“任务栏”或键盘在窗口间切换239
13.1.3“我的电脑”窗口239
13.1.4最大化、最小化及关闭窗口241
13.1.5中文Windows 95菜单242
13.1.6按钮、对话框和控件242
13.1.7如何关闭中文Windows 95243
13.2中文Windows 95桌面的调整244
13.2.1移动窗口244
13.2.2设置窗口大小244
13.2.3滚动条244
13.2.4用键盘操作Windows 95246
13.2.5在桌面上布置窗口247
13.2.6在桌面上布置对象249
13.2.7任务栏249
13.3文档操作250
13.3.1同时打开程序和文档251
13.3.2打开最近使用过的文档251
13.3.3如何操纵文档251
13.4捷径操作255
13.4.1创建磁盘驱动器捷径255
13.4.2创建打印机捷径256
13.4.3使用创建捷径向导256
13.4.4在桌面文件夹里组织捷径257
13.5自动启动程序259
13.6文档打印260
13.6.1拖放打印260
13.6.2检查和改变打印机工作状态261
13.6.3快速打印和发送文件262
13.7编辑操作262
13.7.1剪切和粘贴技术262
13.7.2把剪贴板上的信息存盘263
13.7.3拖放技术263
13.7.4剪贴图片信息264
13.8找出用户使用的字体264
13.9中文Windows 95快捷键266
第十四章 在Windows 95中输入中文268
14.1中文输入法的安装与设置268
14.1.1GBK(扩展GB2312-80国标内码)268
14.1.2安装中文Windows 95输入法268
14.1.3切换中文输入法269
14.1.4安装Windows 3.x输入法270
14.1.5输入法生成器272
14.2输入中文274
14.2.1中文Windows 95输入法的使用274
14.2.2设置输入法特性276
14.2.3手工造词277
第十五章 中文Windows 95的网络功能279
15.1网络软件的安装279
15.2共享资源的设置280
15.3在网络中标识自己的计算机281
15.4访问控制282
15.5设置具体的共享资源283
15.5.1共享文件夹的设置283
15.5.2共享打印机的设置284
15.6利用其他计算机的资源285
第十六章 Windows 95的电子通信与传真286
16.1Microsoft Exchange的功能特点286
16.2Microsoft Exchange的安装287
16.3Microsoft Exchange的启动和使用287
16.3.1关于配置文件288
16.3.2Exchange窗口288
16.3.3Exchange的使用290
16.4Microsoft Network290
16.4.1怎样登录到MSN292
16.4.2MSN简介292
16.5连入Internet网293
16.6收发传真294
16.6.1Windows 95电话界面294
16.6.2发送传真295
16.6.3传真选项295
16.6.4接收传真296
16.6.5发送传真的封面页297
16.7拨号网络299
16.7.1拨号网络的连接方法299
16.7.2创建“拨出”连接300
16.7.3改变连接设置301
16.7.4远程连接303
16.8超级终端304
16.8.1超级终端特性304
16.8.2启动超级终端304
16.8.3使用联机服务306
16.8.4发送和检索信息307
16.9直接电缆连接308
16.9.1在途中使用Windows 95309
16.9.2延迟打印310
16.9.3与其他计算机直接连接311
16.10公文包312
16.10.1创建“公文包”312
16.10.2向“公文包”里复制文件312
16.10.3移动“公文包”里的文件314
16.10.4在途中编辑“公文包”里的文件315
16.10.5“公文包”的同步问题315
16.10.6协调途中修改的文件316
第四部分 多媒体计算机318
第十七章 计算机基本组成318
17.1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318
17.1.1冯·诺依曼原理318
17.1.2计算机硬件组成319
17.1.3计算机之魂320
17.2计算机的各物理部件321
17.3CPU与Pentium321
17.4内存——RAM和ROM322
17.5母板与总线体系结构323
17.6硬盘与软盘324
17.7电源与机箱325
第十八章 计算机常见外设326
18.1输入设备326
18.1.1轨迹球326
18.1.2触摸屏326
18.1.3磁卡编码器和阅读器327
18.1.4图形输入板327
18.1.5扫描仪327
18.1.6条码识别器327
18.1.7红外线遥控装置328
18.1.8语音识别系统328
18.1.9数字化照相机328
18.1.10计算机视觉328
18.2输出设备328
18.2.1打印机329
18.2.2绘图仪330
18.2.3投影仪330
18.3通信设备330
18.3.1调制解调器331
18.3.2网络338
第十九章 光盘和光驱339
19.1什么是CD-ROM339
19.1.1数据CD-ROM339
19.1.2音频CD-ROM340
19.1.3数据CD-ROM与音频CD-ROM之间的区别341
19.1.4彩皮书:第一个CD-ROM标准341
19.2什么是CD-ROM驱动器342
19.2.1内置式驱动器和外置式驱动器342
19.2.2传输速度343
19.2.3CD-ROM驱动器的标准344
19.2.4CD-ROM XA标准344
19.2.5使用SCSI接口的CD-ROM344
19.2.6使用IDE接口的CD-ROM345
19.2.7有关CD-ROM的注意事项346
19.3CD-ROM的优点347
19.3.1容量347
19.3.2经久耐用347
19.3.3兼容性的交互平台347
19.3.4CD音响功能347
19.3.5廉价的CD-ROM驱动器347
19.3.6低价复制348
19.3.7一次性写入功能348
19.3.8可提供的CD-ROM商品348
19.4CD-ROM的应用348
19.4.1学习349
19.4.2图书馆349
19.4.3用作影集的CD-ROM驱动器349
19.4.4健康与医疗349
19.4.5娱乐350
19.4.6公司350
19.4.7无纸办公350
19.5CD-ROM的工作原理350
19.5.1密度350
19.5.2磁道350
19.5.3扇区350
19.5.4旋转速度351
19.6CD-ROM展望351
19.6.1CD-ROM驱动器进入笔记本351
19.6.2CD-ROM盘的未来352
19.6.3CD-ROM,未来的信息工厂352
19.6.4CD-ROM驱动器353
19.6.5CD-ROM录制机353
第二十章 声音技术354
20.1什么是声音354
20.2数字化声音的产生355
20.3多媒体系统的声音355
20.4声音输入技术355
20.5自动语音356
20.6为什么要购买声卡356
20.7声卡的组成357
20.8声卡的功能358
20.9声卡的种类358
20.10麦克风359
20.11耳机和头戴送/受话器359
第二十一章 视频技术360
21.1显示器360
21.1.1扫描速率360
21.1.2显示器的刷新361
21.1.3控制光束361
21.1.4单色显示器与彩色显示器361
21.1.5点间距361
21.1.6像素362
21.1.7分辨率362
21.1.8驱动程序363
21.1.9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363
21.1.10显示器的真彩色364
21.1.11显示器屏幕尺寸364
21.1.12控制开关365
21.1.13其他问题365
21.2视频卡365
21.2.1视频卡的分辨率365
21.2.2刷新速率366
21.2.3颜色366
21.3视频图像367
21.3.1图像来源367
21.3.2图像格式369
21.3.3图像分辨率370
21.3.4图像的色彩深度371
21.3.5图像准备环境的建立372
21.3.6图像的捕捉和准备374
21.3.7图像压缩378
21.4视频动画379
21.4.1动画的原理380
21.4.2动画的基本知识380
21.4.3动画标准380
21.4.4动画制作381
第二十二章 计算机升级384
22.1MPC标准384
22.2需要多少钱385
22.3CPU升级386
22.4增加一个数学协处理器387
22.5增加高速驱动器芯片387
22.6增加内存388
22.7磁盘驱动器升级389
22.7.1IDE对抗SCSI389
22.7.2硬盘表现(IDE对照SCSI)390
参考文献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