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
  • 卡尔·J.达尔曼(Carl J.Dahlman),让-艾立克·奥波特(Jean-Eric Aubert)著 熊义志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5282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7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04页
  • 主题词:知识经济(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知识经济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追赶先进国家1

1.1 一些国家或地区在全球GDP中的比重(0--19984年)1

1.1 一些国家或地区人均GDP比较(0-1998年)1

1.2 中国人均GDP:走向趋同2

前方棘手的挑战2

利用知识促进中国发展3

构建知识经济的基础3

中国在全球知识革命中的定位3

1.1 知识经济的关键要素4

转换政府职能4

本书结构5

注释7

2.1 主要国家的经济规模、人均GDP(PPP,1998年美元)和高等教育入学率比较11

第二章 确保中国的发展11

第一部分 中国未来的挑战11

2.2 中国占世界贸易比重的增长12

四次连续的转型12

2.3 中国产出结构(1978--2020年)12

2.4 中国就业结构(1978-2020年)13

四个方面的严峻挑战14

2.1 中国“十五”计划(2001-2005年)概要15

缩略语与货币换算16

2.1 制造业工人数量和比重17

棘手的国内挑战17

概要17

2.2 粮食亩产量18

2.5 农业劳动生产率与人均GDP:中国以及其他国家1979-1981年期间与1996--1998年期间比较18

迎接全球知识革命的挑战19

2.7 中国劳动生产率(1987--1997年)19

2.6 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与人均GDP:1980--1984年期间与1995--1999年期间比较19

调整中国的发展战略20

改革经济激励机制与制度20

2.2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须进行的重大转变20

2.3 中国出口结构21

提高教育和学习水平22

2.5 中国综合竞争力22

2.4 中国十大出口商品(1997-1998年)22

2.7 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家庭收入差距变化趋势比较23

2.6 中国的地区收入差距(1998年)23

建立信息基础设施23

在整个经济范围内传播技术23

2.8 中国与世界人均自然资源比较24

加强研究与开发体系24

必须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24

2.9 以知识战略应对挑战25

利用全球知识25

2.3 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26

2.1 环境变化与收入增长(1981-1998年)26

专栏图26

采取行动26

注释27

附表27

2.1 中国城市就业结构的变化(1990--1999年)27

专栏27

1.迈向知识经济的重点措施27

第三章 中国在全球知识革命中的定位29

知识革命与全球竞争29

3.1 知识产权保护在上升:美国专利局授权专利数30

3.1 贸易占全球GDP比重的增长30

与日俱增的知识重要性31

3.3 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就业持续低迷32

3.2 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的增加值32

3.1 各国知识战略33

3.4 R D支出占GDP比重34

世界正在发生什么:知识的全球趋势34

3.2 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34

3.5 一些国家R D强度35

3.6 无形资产超过有形资产36

3.2 世界范围内的技术转让和许可费用(1979-1999年)37

3.7 技术转让和许可费用上的支出与收入的不平衡37

3.8 25-64岁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分布(1998年)38

中国知识发展评估38

3.3 中国和美国知识得分比较40

3.3 国家创新系统43

3.9 中国各省知识的巨大差异(1998年)44

中国的知识发展差距44

3.10 中国7省人均GDP增长及其来源(1978-1995年)45

注释45

3.1 全球经济的外国直接投资46

3.1 知识评价工具47

附专栏47

3.2 中国高科技产业就业情况48

第二部分 奠定知识经济基础51

第四章 改革经济激励机制和制度51

4.1 中国的治理情况52

4.1 治理的内容:无效的政策管理部门如何阻碍经济增长52

建立更加正式和透明的法治53

加强竞争与监管框架55

4.2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与管理制度56

发展民营企业57

4.1 就业结构58

4.1 中国民营部门发展59

4.3 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60

改革国有企业61

4.2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益经验61

加强社会安全网62

增加劳动力的灵活性62

加强金融部门63

4.3 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银行部门64

4.4 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股票市场发展65

4.4 发展风险投资的关键问题66

注释67

第五章 投资于中国的人力资本69

5.1 传统型与新型教育战略和工作岗位之间的差异69

战略目标和问题70

5.1 各国入学率70

5.2 教育支出占GDP比重(2000年)71

5.1 中国教育体系概况71

5.2 教育成效的衡量72

增加基础教育的适应性73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75

5.3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1998年)76

建立以技术为基础的国民教育体系79

5.3 摩托罗拉在中国的培训项目79

5.4 英国的国民学习计划80

建立大规模再培训项目81

注释82

中国的信息与通讯技术市场概况85

第六章 建立信息基础设施85

6.1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信息与通讯技术普及情况86

中国信息与通讯技术的监管87

6.1 中国电信管理规章--2000年9月88

6.3 一些国家和地区电信业务的竞争环境89

6.2 中国电信部门的市场结构89

6.2 电信监管:美国和加拿大的经验90

6.4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电信价格结构91

6.5 WTO的要求和电信部门外国投资时间表92

发展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内容93

发展高效电子商务95

应用信息与通讯技术来加强公共服务97

注释98

第三部分 提高经济的科技水平105

第七章 在整个经济中扩散技术105

技术弱点和差异性105

7.1 中世纪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是怎样错过工业革命的106

7.1 工业企业效益,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107

7.1 几个国家钢铁部门的生产率(1996年)108

7.2 中国各地区稻谷单位产量(1999年)108

加强技术推广市场109

重新定位科技相关的政策109

7.2 改善技术标准的基础设施110

重新部署政府的技术推广项目110

7.3 高科技园区的发展111

7.4 有效的技术推广项目的条件112

刺激企业的技术创新114

7.6 从军事技术到民用技术116

7.5 企业的知识管理116

促进创新区和创新群117

7.7 苏州科技园119

7.8 企业群对OECD经济的重要性120

注释121

7.1 中国各类科技项目概况122

8.1 中国R D支出状况123

8.2 中国R D支出状况与世界水平比较(1996年)123

中国研究与开发(R D)体系简介123

第八章 改善研究与开发体系123

8.1 中国R D投入的国际比较124

中国R D体系的变化126

8.3 开展R D的机构的支出情况127

8.4 参与R D的人员情况127

8.1 政府研究机构的转型128

政府R D计划的重组128

8.5 政府投资的R D计划(1997年)129

增加政府对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的资助130

8.2 对863计划的评估131

8.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2

8.4 中国农业研究的下滑133

8.5 中国名牌大学在知识经济中的角色134

加强高等教育机构对R D的贡献作用135

激励企业部门从事R D活动136

8.6 企业部门内部R D资金投入情况137

改进对R D资助的评估、预测和监督138

注释139

第九章 利用全球知识141

吸引外国直接投资141

9.1 外国投资产生国内企业142

9.1 外国直接投资总额:最多的五国143

9.2 分部门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及流量情况144

9.1 中国服务部门外资进入障碍145

9.3 中国外国直接投资来源情况146

9.2 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地区间的分布情况147

9.2 诺基亚的全球扩张148

9.3 按部门划分的进口额(1985--1998年)149

参与国际技术贸易149

9.4 各国支付技术使用许可费用占GDP比重和占进口商品额比重150

9.5 中国大中型企业使用本国R D与进口国外技术支出比较151

研究和科学创新领域的国际合作151

9.6 中方人员参与国际科技合作情况153

开发海外华人人才资源153

9.7 在美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决定留在美国的外国留学生154

9.3 现行有关海外华人人才的政策155

9.8 海外华人占居住国人口和GDP的比重(部分国家)156

注释156

确定优先领域及相关预算157

第十章 结论:行动计划157

10.1 为实现知识经济而进行的大规模培训159

在最高层协调下采取综合战略162

10.2 芬兰与韩国知识战略的实施情况163

发动地方政府164

10.1 上海的知识战略165

10.3 中国西部开放的优惠政策166

扩大试点和评估167

注释168

结论168

参考文献1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