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动量结构补位与状位句位选择机制及跨语言比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语动量结构补位与状位句位选择机制及跨语言比较](https://www.shukui.net/cover/3/34526929.jpg)
- 周娟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484022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现代汉语-句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语动量结构补位与状位句位选择机制及跨语言比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本课题的题旨及选题缘由1
1.1.1 本课题的题旨1
1.1.2 选题缘由2
1.2 动量结构补状句位研究综述5
1.2.1 补位的研究状况6
1.2.2 状位的研究状况8
1.2.3 研究展望8
1.3 本课题的理论基础9
1.4 研究思路、方法、语料及符号10
1.4.1 研究思路10
1.4.2 研究方法11
1.4.3 语料11
1.4.4 符号11
第二章 汉语动量结构补位与状位的句法特征及其比较13
2.1 对动量词的选择及其比较13
2.1.1 汉语动量词的分类13
2.1.2 对补位动量词的选择17
2.1.3 对状位动量词的选择及其比较18
2.2 对数词的选择及其比较20
2.2.1 补位“num+动量词”对num的选择20
2.2.2 状位“num+动量词”对num的选择24
2.3 对“num+动量词”语法形式的选择及其比较28
2.3.1 “num+动量词”在补位的形式表现28
2.3.2 “num+动量词”在状位的形式表现32
第三章 补位动量结构对VP的语义选择38
3.1 “num+次”对V的语义选择38
3.1.1 关于“重复”的内涵39
3.1.2 重复动词的有界性及有界动词与“num+次”的选择性40
3.1.3 V与“num+次”组配的外部调控41
3.2 “num+时间动量词”对V的语义选择44
3.2.1 已有的研究和存在的问题44
3.2.2 动词V的语义分类及其与“num+时量词”的语义选择49
3.3 “num+工具动量词”对V的语义选择54
3.3.1 “num+C器官”对V的语义选择54
3.3.2 “num+C器械”对V的语义选择56
3.3.3 小结58
3.4 “num+结果动量词”对V的语义选择58
3.4.1 “num+步/圈/程”对V的语义选择59
3.4.2 “num+笔/划/画”对V的语义选择65
3.4.3 “num+声/曲”对V的语义选择66
3.5 “num+多义动量词”对V的语义选择71
3.5.1 “num+遍”对V的语义选择71
3.5.2 “num+场1”对V的语义选择78
3.5.3 “num+场2”对V的语义选择80
3.5.4 “num+下2”对V的语义选择83
3.5.5 “num+顿”对V的语义选择84
3.6 “num+情态动量词”对V的语义选择88
3.6.1 “num+番”对V的语义选择88
3.6.2 “num+通”对V的语义选择91
3.6.3 “num+气2”对V的语义选择95
3.6.4 “num+下3”对V的语义选择99
3.6.5 “num+把2”对V的语义选择100
3.7 小结102
第四章 状位动量结构的语义功能及其对VP的语义选择104
4.1 “num+次”的语义功能及其对VP的语义选择104
4.1.1 状位“num+次”的语义功能104
4.1.2 状位“num+次”对VP的语义选择110
4.1.3 小结114
4.2 “num+时间动量词”的语义功能及其对VP的语义选择115
4.2.1 状位“num+时间动量词”的语义功能115
4.2.2 状位“num+时间动量词”对VP的语义选择123
4.2.3 小结128
4.3 “num+工具动量词”的语义功能及其对VP的语义选择129
4.3.1 “一+动量词工具”的语义功能129
4.3.2 “一+动量词工具”对VP的语义选择133
4.3.3 “台球模式”与“一+动量词工具+VP”的句法语义表现135
4.3.4 “一+动量词工具+VP”的语用倾向138
4.3.5 小结140
4.4 “num+结果动量词”的语义功能及对VP的语义选择140
4.4.1 “一声”的语义功能及对VP的语义选择141
4.4.2 “一圈”的语义功能及对VP的语义选择142
4.4.3 “一步”的语义功能及对VP的语义选择144
4.5 “num+多义动量词”的语义功能及对VP的语义选择145
4.5.1 “一+顿”的语义功能及对VP的语义选择145
4.5.2 “一+遍”的语义功能及对VP的语义选择147
4.5.3 “一+场1”的语义功能及对VP的语义选择148
4.5.4 “一+场2”的语义功能及对VP的语义选择149
4.6 “数词+情态动量词”的语义功能及对VP的语义选择150
4.6.1 “一番”的语义功能及对VP的语义选择150
4.6.2 “一通”的语义功能及对VP的语义选择152
4.6.3 “一气2”的语义功能及对VP的语义选择153
4.7 状位“一量动量动”的语义功能及其认知解释154
4.7.1 前人的有关研究154
4.7.2 状位“一AA”的语义功能及语法意义155
4.7.3 状位“一AA”语法意义的认知解释167
4.7.4 小结170
第五章 动量结构补位与状位的句位选择机制171
5.1 补位的计量性与状位的描述性171
5.1.1 补位的计量性171
5.1.2 状位的描述性175
5.2 补位的结果性与状位的伴随性177
5.3 补位的动量性与状位的事量性179
5.4 补位的独立动量性与状位的非独立动量性181
5.5 补位的主观情状性与状位的客观情状性183
5.6 小结187
第六章 汉藏语系其他量词型语言动量结构使用情况考察及与汉语的比较188
6.1 汉藏语系的内部分类188
6.2 藏缅语族动量词和动量结构使用情况考察及与汉语的比较189
6.2.1 动量词的数量及使用特点190
6.2.2 动量结构与动词的组合顺序194
6.2.3 动量结构的状位重叠式210
6.3 苗瑶语族动量词和动量结构使用情况考察及与汉语的比较213
6.3.1 动量词的数量及使用特点213
6.3.2 动量结构与动词的组合顺序214
6.3.3 动量结构的状位重叠式218
6.4 壮侗语族动量词和动量结构使用情况考察及与汉语的比较218
6.4.1 动量词的数量及使用特点219
6.4.2 动量结构与动词的组合顺序220
6.4.3 动量结构的状位重叠式227
6.5 关于汉语与汉藏语系其他量词型语言中动量词与动量结构使用的类型学规律228
6.5.1 关于动量词的种类、数量及用法228
6.5.2 关于动量结构与动词的组合顺序230
6.5.3 关于汉语与汉藏语系其他量词型语言中动量结构使用的类型学规律232
参考文献235
后记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