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养老基金支付能力分析基金缺口应对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养老基金支付能力分析基金缺口应对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4570498.jpg)
- 张秋秋,金刚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07921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20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养老基金支付能力分析基金缺口应对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基本理论框架1
1.1 人口转变理论1
1.2 养老保险经济效应的相关理论2
1.2.1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与经济动态效率2
1.2.2 养老保险对储蓄率的影响8
1.2.3 养老保险对福利的影响11
1.3 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相关理论11
1.3.1 养老保险制度类型划分11
1.3.2 现收现付制向基金制养老保险转轨的理论12
1.3.3 转轨方式与成本偿付时间13
1.3.4 转轨成本的资金筹集方式13
1.4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相关理论14
1.4.1 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14
1.4.2 养老保险对资本市场的促进作用19
1.4.3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政府管制20
1.5 公司治理与股利政策的相关理论21
1.5.1 公司治理理论21
1.5.2 养老金参与公司治理22
1.5.3 股利政策23
本章小结24
第2章 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与转轨成本测算26
2.1 中国渐进式经济转轨26
2.1.1 中国经济转轨模式26
2.1.2 经济转轨中的国有企业改革27
2.2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29
2.2.1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29
2.2.2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动因分析32
2.2.3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成本分析34
2.3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成本及国有资产对转轨成本负债规模测算40
2.3.1 测算模型40
2.3.2 测算结果44
本章小结46
第3章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支付能力测算48
3.1 养老保险制度支付能力分析48
3.1.1 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的支付能力48
3.1.2 基金制养老保险制度的支付能力49
3.1.3 统账结合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支付能力分析49
3.2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支付能力测算51
3.2.1 政府社会养老保险契约履行压力51
3.2.2 测算模型52
3.2.3 测算结果53
本章小结56
第4章 延迟退休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效应57
4.1 中国退休年龄现状及退休年龄规定存在的问题57
4.1.1 中国退休年龄的现状57
4.1.2 中国退休年龄规定存在的问题59
4.2 世界各国退休年龄的现状与比较62
4.2.1 各国退休年龄现状62
4.2.2 发达国家退休年龄变动趋势63
4.3 延迟退休年龄的基本动因与必要性66
4.3.1 延迟退休年龄是人均预期寿命延长的必然要求66
4.3.2 延迟退休年龄是应对人口结构转变的有效措施67
4.3.3 延迟退休年龄是减轻养老金支付压力的重要途径68
4.3.4 延迟退休年龄是发挥人力资本的重要举措69
4.3.5 延迟退休年龄是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客观要求69
4.4 延迟退休年龄可能面临的问题70
4.4.1 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差异70
4.4.2 延迟退休年龄的条件与合理起始时间72
4.5 延迟退休意愿实证分析——以辽宁省为例79
4.5.1 辽宁省人口结构与实行延迟退休政策的必要性79
4.5.2 延迟退休意愿调研——以辽宁省沈阳市为例81
4.5.3 实施延迟退休政策面临的主要难题83
4.6 延迟退休年龄方案、效应及可行性85
4.6.1 延迟退休年龄方案设计85
4.6.2 延迟退休年龄的效应86
4.6.3 延迟退休年龄三种方案比较及可行性95
本章小结96
第5章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名义账户制及经验借鉴98
5.1 名义账户制及经验借鉴99
5.1.1 名义账户的含义99
5.1.2 名义账户制国家的经验借鉴101
5.2 中国实施名义账户制改革的条件及优势103
5.2.1 中国实施名义账户制改革的条件103
5.2.2 名义账户制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的作用106
5.2.3 名义账户制的设计及选择107
5.3 名义账户制在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中的实证分析108
5.3.1 假设条件108
5.3.2 名义账户制条件下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测109
本章小结124
第6章 传统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应对方式的困境125
6.1 经济动态无效率与福利改进125
6.1.1 黄金律资本存量水平的界定125
6.1.2 戴蒙德代际交叠模型与经济动态无效率126
6.2 中国经济动态效率判定127
6.3 动态效率经济中传统提高养老保险支付方式的福利效应困境129
6.3.1 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养老保险对稳态资本存量的影响129
6.3.2 财政资金与发行国债方式对资本存量的影响132
6.3.3 动态效率经济中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福利效应困境134
6.4 提高缴费率及税收、国债方式的现实操作困境137
6.4.1 提高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缴费率的负面影响137
6.4.2 税收和国债方式补充养老保险基金与财政风险139
本章小结140
第7章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研究142
7.1 加入国有资产的代际交叠模型142
7.1.1 加入国有资产的代际交叠模型的均衡142
7.1.2 加入国有资产后的消费水平144
7.2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146
7.2.1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的定义147
7.2.2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对资本积累的影响148
7.2.3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对私人消费水平的影响149
7.2.4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与传统养老保险筹资方式的福利效应比较151
7.3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福利增进效应的数值模拟验证154
7.3.1 减持国有资产支付养老金的福利效应154
7.3.2 国有资产收益用于支付养老金的福利效应155
7.3.3 数值模拟分析结论156
本章小结157
第8章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实现方式与效应158
8.1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发展158
8.1.1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概述158
8.1.2 养老储备基金国际比较159
8.2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实现方式选择166
8.2.1 划转国有股方式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166
8.2.2 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国际经验171
8.3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效应测算174
8.3.1 假设条件175
8.3.2 测算结果175
本章小结186
第9章 政策建议187
9.1 养老保险制度参数的调整187
9.1.1 提高实际缴费率187
9.1.2 逐步提高覆盖率188
9.1.3 审慎调整平均替代率189
9.2 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189
9.2.1 有步骤地推行延迟退休政策189
9.2.2 适时向名义账户制转变192
9.3 配套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193
9.3.1 发展壮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政策建议193
9.3.2 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195
9.3.3 建立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197
本章小结204
参考文献205
后记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