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增长预测与发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增长预测与发展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30380298.jpg)
- 张建平,舒燕飞,王飞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1492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民族地区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增长预测与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1
第一节 改革开放30多年少数民族地区总体经济增长显著1
一、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经济地位进一步提升1
二、财政收支大幅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4
三、产业结构优化明显,资源优势作用明显6
四、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带动经济繁荣7
五、对外贸易激增,民族特色凸显9
六、民生工程效果显著11
七、环保工作加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2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地区重要经济指标发展情况13
一、地区生产总值情况13
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
四、财政收入32
五、物价指数35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不足之处42
第二章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探索45
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模型构建及分析45
一、少数民族地区家庭行为分析47
二、少数民族地区企业行为分析51
三、相图分析54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宏观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57
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突变点分析57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收敛分析61
三、投资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62
四、民族习俗和自然禀赋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65
五、简要结论67
第三章 少数民族地区宏观经济内在规律探索69
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区宏观经济内在规律探索的经济基础69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宏观经济内在规律实证分析70
一、建模思路70
二、具体模型的构建70
三、实证分析72
四、综合比较分析88
五、预测89
六、结论与建议93
第三节 中国民族地区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98
一、地区生产总值分析与预测100
二、投资总额104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
四、物价指数111
五、财政收入116
附录1 预测方法119
附录2 数据来源131
附录3 民族八省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预测值134
第四章 少数民族地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141
第一节 各省区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141
一、青海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141
二、西藏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144
三、内蒙古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147
四、新疆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150
五、宁夏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153
六、广西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155
七、贵州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158
八、云南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160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总体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162
一、地区消费需求对GDP影响的总体回归分析162
二、地区消费需求变化特点分析163
三、地区经济增长预测165
第三节 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166
一、主要影响因素分析166
二、促进地区消费需求增长的一些建议167
第五章 少数民族地区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169
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区投资情况分析170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172
一、基于投资乘数的分析172
二、基于人均资本占有量的分析174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投资变化具体分析175
一、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且贡献率高176
二、新疆——固定资产增速慢,投资贡献率高179
三、云南、青海、西藏——投资增长快,但投资贡献率不高180
四、广西、责州、宁夏——投资增长率、投资贡献率处在中等水平182
第四节 改善民族地区投资情况的途径183
一、提高民族地区储蓄—投资转化率183
二、加快资本从东部向西部民族地区流动185
三、提高对外资的吸引力185
四、加大财政支出力度186
五、注重劳动者素质提升,提高科技投入186
第六章 全要素生产率及产业结构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189
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测算189
一、测算方法190
二、数据选取及处理方法190
三、计算结果192
四、结果分析193
五、简要结论及建议197
第二节 产业结构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199
一、经济部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模型分析200
二、地区产业结构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模型结论208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预测和政策启示211
一、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预测211
二、政府政策启示213
第七章 民族地区的二元经济结构217
第一节 民族地区二元经济结构的表现与成因217
一、民族地区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表现217
二、民族地区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主要原因223
第二节 历史和理论240
一、民族地区工业发展史240
二、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极化理论242
第三节 消除民族地区二元经济结构的思考249
一、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249
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逐步消除小农经济250
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公共服务均等化251
四、降低非正式制度的约束力252
附表253
第八章 民族地区贫困与反贫困255
第一节 民族地区贫困的主要特点255
一、贫困人口分布相对集中256
二、贫困呈现多元化态势257
三、返贫现象严重260
第二节 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61
一、扶贫标准设置不合理262
二、民族贫困地区财政困难263
三、民族地区小额信贷机制不完善265
第三节 对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的思考267
一、“效率”与“公平”是反贫困的根本问题267
二、更应注重资金管理问题268
三、要切实考虑贫困人口的需求269
第四节 反贫困的历史、理论与经验借鉴270
一、中国反贫困历程概述270
二、反贫困理论综述273
三、国外反贫困历史经验借鉴278
附录1 贫困线的确定方法283
附录2 附表285
第九章 民族地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87
第一节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87
一、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288
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不完善,资源补偿不到位290
三、资源“流失”会激化民族矛盾291
四、资源不合理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292
五、发展权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293
六、资源型城市“矿竭城衰”的困境295
七、资源开发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矛盾296
第二节 历史与理论297
一、民族地区资源产业发展历史297
二、资源开发、外部性与可持续发展理论300
第三节 国外的实践304
一、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分配——美国的实践304
二、资源开发中的利益补偿——德国的实践305
三、排污权交易——美国的实践306
四、碳交易——欧盟的实践308
第四节 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310
一、改革矿产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以反映环境成本310
二、完善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利益补偿机制312
三、建立民族地区的排污权交易体系314
四、构建生态补偿长效机制315
五、建立资源产业接替发展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316
附录1 中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317
附录2 附表319
参考文献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