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颜色信息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颜色信息工程
  • 徐海松编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4512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颜色-信息系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颜色信息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光与颜色1

1.1 光与光源1

1.1.1 可见光1

1.1.2 光源及其光谱分布3

1.1.3 黑体辐射及其光谱分布3

1.2 光度学的基本概念5

1.2.1 光度量的定义及其单位5

1.2.2 光度基准及其发展9

1.2.3 光度学基本定律11

1.3 物体的光谱特性15

1.3.1 光的透射和吸收15

1.3.2 光的反射17

1.3.3 光的散射21

1.3.4 荧光22

1.4 颜色的感知22

1.4.1 眼睛的构造23

1.4.2 人眼的适应性和光谱光视效率25

1.5.1 颜色视觉机理29

1.5 颜色视觉29

1.4.3 光度量与辐射量之间的转换关系29

1.5.2 颜色的表示与感知特性32

1.5.3 颜色的对比35

1.5.4 色适应与颜色恒常性37

1.5.5 记忆色与喜好色38

1.5.6 色觉异常39

第2章 CIE标准色度系统40

2.1 颜色匹配40

2.1.1 颜色匹配实验40

2.1.2 颜色的矢量表示与匹配方程41

2.1.3 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42

2.2 CIE1931 RGB色度系统43

2.3 CIE1931 XYZ标准色度系统45

2.3.1 色度系统的转换46

2.3.2 CIE1931 RGB系统向CIE1931 XYZ系统的转换49

2.3.3 CIE1931 XYZ色品图52

2.4 CIE1964补充标准色度系统53

2.5 色温与相关色温56

2.5.2 色温57

2.5.3 相关色温57

2.5.1 分布温度57

2.6 标准照明体和标准光源59

2.6.1 标准照明体59

2.6.2 标准光源62

2.7 CIE色度计算方法65

2.7.1 CIE三刺激值和色品坐标的计算65

2.7.2 物体色计算实例66

2.7.3 光源色计算实例70

2.7.4 颜色相加的计算71

2.8.1 主波长74

2.8 主波长和色纯度74

2.8.2 兴奋纯度和色度纯度75

第3章 均匀颜色空间及颜色差异的评价77

3.1 均匀色品图77

3.2 均匀明度标尺82

3.3 均匀颜色空间84

3.3.1 CIE1964均匀颜色空间84

3.3.2 CIE1976均匀颜色空间85

3.4.1 色差的视觉判断88

3.4.2 色差研究的指导原则88

3.4 色差的评价88

3.4.3 色差公式90

3.5 一维颜色标尺100

3.5.1 黄度标尺100

3.5.2 白度标尺101

3.6 同色异谱颜色及其评价103

3.6.1 同色异谱颜色的概念103

3.6.2 同色异谱颜色的分析104

3.6.3 照明体同色异谱程度的评价107

3.6.4 观察者同色异谱程度的评价111

3.7 光源显色性的评价114

3.7.1 光源的显色性115

3.7.2 CIE光源显色性指数的计算方法115

3.7.3 光源显色性指数计算流程119

第4章 色序系统121

4.1 颜色立体121

4.2 孟塞尔颜色系统122

4.2.1 孟塞尔颜色立体123

4.2.2 孟塞尔新标系统125

4.2.3 孟塞尔颜色图册的应用132

4.3.1 自然色系统颜色立体134

4.3 自然色系统134

4.3.2 自然色系统的应用137

4.3.3 孟塞尔颜色系统与自然色系统的评述及其比较138

4.4 美国光学学会均匀颜色标尺系统141

4.5 其他颜色系统142

4.5.1 奥斯瓦尔德颜色系统142

4.5.2 德国DIN系统145

4.5.3 颜色体系统146

4.5.4 亨特系统147

4.5.6 日本实用颜色坐标系统148

4.5.5 颜色曲线系统148

4.5.7 中国颜色体系149

4.5.8 “555”色调分类系统150

第5章 颜色的预测与再现151

5.1 颜色的混合151

5.1.1 混色的种类151

5.1.2 加法混色及其计算方法152

5.1.3 减法混色及其计算方法155

5.2 色适应159

5.2.1 色适应过程159

5.2.2 沃恩·克里斯色适应预测公式161

5.2.3 CIE色适应预测公式163

5.3 颜色视觉模型166

5.4 颜色再现的目标169

5.5 基于加色法的颜色再现171

5.6 基于减色法的颜色再现173

5.7 颜色再现性的评价175

第6章 颜色测量及测色仪器179

6.1 颜色测量的基本原理179

6.2 目视测色180

6.3.1 双球法原理182

6.3 仪器测色的色度基准及其量值传递182

6.3.2 色度基准183

6.4 仪器测色的几何条件184

6.4.1 CIE标准照明与观察几何条件184

6.4.2 多角几何条件188

6.5 分光光度测色仪器189

6.5.1 机械扫描式分光光度测色仪190

6.5.2 电子扫描式分光光度测色仪192

6.5.3 分光光度测色仪器波长标尺的校正198

6.6.1 光电积分式色度计199

6.6 光电积分式测色仪器199

6.6.2 彩色亮度计204

6.6.3 色差计205

6.6.4 光电积分式测色仪器的校正208

6.7 其他测色仪器212

6.7.1 扫描仪212

6.7.2 数码相机215

6.8 测量的精确性与准确度217

6.8.2 精确度的评估218

6.8.1 校正与检验218

6.8.3 准确度的评估219

6.9 荧光材料的颜色测量221

6.10 色温的测量226

6.10.1 光谱功率分布法226

6.10.2 双色法229

第7章 颜色信息技术的应用231

7.1 彩色电视231

7.1.1 彩色电视系统的基本原理231

7.1.2 彩色电视的白场选择与调试235

7.1.3 彩色电视三原色的选择及其转换236

7.1.4 彩色电视系统理想光谱特性的实现239

7.1.5 彩色电视颜色复现质量的评价242

7.2 彩色摄影与彩色印刷243

7.2.1 彩色摄影243

7.2.2 彩色印刷244

7.3 颜色灯光信号245

7.4 计算机自动配色248

7.4.1 综述248

7.4.2 计算机颜色匹配的理论基础249

7.4.3 色料的配方预测252

7.4.4 颜色匹配的技术条件257

7.4.5 计算机配色在纺织印染工业中的应用258

7.4.6 计算机配色在其他行业中的应用262

7.5 颜色信息管理264

7.5.1 图像的颜色匹配264

7.5.2 设备无关色与设备相关色265

7.5.3 颜色管理系统266

附表272

参考文献3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