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设新课程 从理解到行动 走向校本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建设新课程 从理解到行动 走向校本发展](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4776044.jpg)
- 杨九俊,吴永军主编;彭钢,董洪亮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ISBN:753436654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课程-教学改革-中小学-师资培训-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设新课程 从理解到行动 走向校本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校本发展1
第一节 “校本”兴起的背景1
一、教育重建:“校本”兴起的国际背景1
二、课程改革:“校本”兴起的国内背景6
第二节 “校本”的内涵与要素9
一、西方教育文献中的“校本”概念9
二、如何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11
三、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所包含的要素14
第三节 校本发展中应处理好的两对关系17
一、集权与分权18
二、封闭与开放20
第二章 校本课程开发24
第一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基本理念24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24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27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31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与局限33
第二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36
一、“校本的课程开发”方式37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38
一、个性:在“校本课程”中生长45
第三节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45
二、让学生有健康的心理53
第三章 校本培训59
第一节 校本培训的几点认识59
一、校本培训是学校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的培训59
二、校本培训可以是几个学校联合与互动的培训60
三、校本培训与非校本培训62
四、新课程的校本培训与传统的校本培训64
一、实践性原则:校本培训应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65
第二节 校本培训的基本原则65
二、主体性原则:校本培训应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66
三、个性化原则:校本培训应该有利于教师的个性表现68
四、问题性原则:校本培训应该基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69
第三节 校本培训的操作环节71
一、问题的确定71
二、方案的制订73
三、培训的形式74
四、具体实施77
五、考核与评价79
一、学校校本培训方案80
第四节 校本培训案例80
二、让教师在校本培训中不断提升自己84
三、中学校本培训制度的建立与实践90
第四章 校本教研100
第一节 校本教研的内涵与特点100
一、何谓校本教研100
二、校本教研的特点101
第二节 校本教研的性质与价值103
一、校本教研是校本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03
二、校本教研是学校创特色的重要支撑104
三、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力量105
第三节 校本教研的实施策略106
一、借助“教研活动”的运作模式106
二、以“行动研究”引导教师走上研究之路107
三、让“校际联动”成为推进校本教研的制度保障109
四、让“专业引领”为校本教研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110
五、让教研室改革转型成为校本教研的服务导向111
第四节 校本教研案例113
一、以课题研究为核心的校本教研113
二、凸显“人本”的校本教研117
一、校本发展中人凸现的时代背景124
第一节 审视:校本发展中的人124
第五章 校本主体124
二、校本发展中人的本质特征129
三、校本发展中人的角色分析131
第二节 校长:以职业发展为推动力引领校本发展134
一、努力走校长职业化之路134
二、实施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管理137
三、校长也要学会经营学校139
第三节 教师:以专业发展为核心支撑校本发展142
一、催生新的教育教学观念142
二、让教师成为教育研究者144
三、在专业引领下不断发展146
第四节 学生:以个性表达为目标体现校本发展的价值148
一、让学生主动地发展149
二、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151
三、让学生尽量获得较为全面的提高153
第六章 校本资源开发155
第一节 教育转型与校本教育资源开发155
一、新知识观赋予教育资源新的内涵156
二、学校自主发展打破了教育资源的供给机制159
三、新课程的实施需要以校本教育资源开发为基础160
第二节 校本教育资源开发的理念和要求162
一、科学地开发和使用教材163
二、充分挖掘地方资源的教育价值164
三、增强教育的适用性、针对性和选择性165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166
五、引导学生自主发展166
第三节 校本教育资源开发的策略167
一、社区融合167
二、家校互动169
三、教师协同170
四、同伴学习172
五、资源建库173
六、校际共享175
一、广东地域文化资源的课程价值及其开发策略176
第四节 校本资源开发案例176
二、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优化配置,积极开发,提高应用效益179
三、有差异地开发学生资源185
四、湖北黄石市第三中学:服装流行色的研究189
第七章 校本评价193
第一节 校内评价存在的问题193
一、方向严重偏差194
二、缺少实施空间194
三、缺少内部需要194
四、缺少完整实践194
一、校本评价是一种发生在学校内部的自主性评价198
第二节 校本评价的内涵与特质198
二、校本评价是以促进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的评价199
三、校本评价是基于学校理念和学校特色的评价200
第三节 校本评价的基点和理念203
一、校本评价应更好地体现基础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标203
二、校本评价应促进学校形成自主发展意识,全面提高学校效能204
三、校本评价应促进学校和教师努力提高校本评价能力205
第四节 校本评价的过程与方式208
一、校本评价体系的建构208
二、校本评价的实施过程210
三、校本评价方式与方法的选择211
第五节 校本评价案例214
一、“没有数学脑子”与“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215
二、美国乔特高中的学生评价217
三、哈佛大学破格录取汤玫捷220
四、表现性评价观察工具的开发224
五、档案袋评价法在学科中的应用228
第八章 校本管理233
第一节 课程改革使校本管理势在必然233
一、课程目标的素质化挑战传统的学校管理思想233
二、课程结构的综合化挑战传统的学校管理方式234
三、课程实施的本土化挑战传统的学校管理制度235
四、校本管理是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236
第二节 校本管理的内涵和基本原理237
一、校本管理是学校管理制度向“人”的回归237
二、校本管理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改革实践240
三、校本管理的基本原理242
第三节 校本规划244
一、校本管理是学校发展个性化、特色化的必然要求244
二、学校发展的个性化、特色化需要进行校本规划245
三、校本规划是长远与阶段相结合,总体与专项相配套的系统工程246
一、学校人力资源及其开发250
第四节 学校人本管理250
二、人本管理的基本要求253
第五节 学校形象设计256
一、学校形象设计的意义256
二、学校形象的基本要素258
三、学校形象设计的大致过程261
四、学校形象设计的基本要求268
第六节 学校规划与设计案例270
一、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办学模式探索270
二、江苏海安县实验小学2002—2004年教师培训方案(试行稿)275
三、江苏宝应翔宇教育集团板块式教职工例会设计282
第一节 对学校文化的认识290
第九章 校本发展与学校文化建设290
一、物质文化293
二、制度文化293
三、课程文化294
四、精神文化295
第二节 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295
一、建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学校文化296
二、建立一种体现鲜明时代性的学校文化297
三、建立一种体现创新和特色的学校文化298
第三节 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过程和原则299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过程300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则301
第四节 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重点308
一、学校文化建设与学习型学校建设308
二、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310
三、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制度文化的重建312
第五节 学校文化建设和数字化校园313
一、数字化校园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增长点313
二、“数字校园”承载的学校文化带来新的思考315
三、数字校园和人文校园的共建317
后记319